学术投稿

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观察

杨艳

关键词:前置胎盘, 剖宫产, 宫腔填纱,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则运用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妇科疾病10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妇科疾病手术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05例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盆腔疼痛、纵隔子宫、盆腔包块等疾病,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治疗宫腔、腹腔内疾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 术后2~5 d出院, 没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诊断及治疗宫腔、腹腔内的异常情况, 疗效满意,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翼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医护理措施在外感发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外感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外感发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1 h后的退热效果以及不同时间段的退热效果.结果 护理后1 h观察组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持续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外感发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 可以有效的为患者退热, 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洪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在孕妇中晚期自我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在孕妇中晚期自我监护的效果.方法 96例初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孕妇自我监护情况、分娩情况和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对自我监护知识的掌握程度、顺产率和新生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妇中晚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护意识, 减少难产发生率, 有利于婴儿身体健康, 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侏儒症患者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侏儒症患者行亲属活体肾移植(LRDKT)术的安全性、可行性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移植中心自开展移植技术以来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侏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供受体手术全部成功, 受体术后5 d肌酐恢复正常值(1~5 d分别为782、395、158、146、118μmol/L), 肾功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结论 自我国开展器官移植技术以来,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针对一些特殊的供受体, 只要在术前充分评估了解,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 也能改善特殊受体的生存质量与状态.

    作者:葛亚辉;杨云锐;蔡丽霞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治疗胫骨大块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治疗胫骨大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8例胫骨大块骨缺损患者, 取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到胫骨骨缺损处, 游离血管与临近下肢血管吻合提供血供.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 其中显效11例, 占39.29%, 有效16例, 占57.14%, 无效1例, 占3.57%, 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治疗胫骨大块骨缺损, 具有改善骨折处血液循环、加速骨愈合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宫腔填纱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则运用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宫腔填纱止血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社区自我管理后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社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 社区自我管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次/周、全程6次的自我管理小组培训, 持续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措施.1年后将相关体检等结果 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及血糖控制等情况.结果 社区自我管理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症状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自我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婉华;周志昭;陈文静;张江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社区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中老年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分析中老年慢性病和高危人群应用健康管理模式的相关情况.方法 服务社区中给予健康管理模式的中老年慢性病和高危人群1000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择往期服务社区中不进行任何干预的中老年慢性病和高危人群10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中老年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并对管理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超重和肥胖发病率高, 其次为高血压、高血脂症.观察组在干预后平均腰围为(90.4±3.6)cm、体质量指数(24.8±2.1)kg/m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1±3.9)cm、(25.5±2.3)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 应加强中老年居民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提高慢病控制效果.

    作者:陈韦冰;徐小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采用心脑舒通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采用心脑舒通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例.观察组采用心脑舒通联合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缬沙坦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室肥厚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患者以心脑舒通、缬沙坦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曲艳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链球菌感染756例患儿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链球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56例链球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 尤其是除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以外的各系统疾病情况.结果 756例患儿中, 发现急性肾小球肾炎60例(7.9%), 风湿热6例(0.8%), IgA肾病6例(0.8%), 过敏性紫癜145例(19.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1.6%), 肾病综合征4例(0.5%), 川崎病2例(0.3%), 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0.7%), 硬皮病1例(0.1%), 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0.1%), 心肌炎6例(0.8%), 心律失常13例(1.7%), 关节炎20例(2.6%), 癫痫症2例(0.3%), 脑血管病2例(0.3%), 急性脊髓炎2例(0.3%), 情绪障碍4例(0.5%),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0.1%), 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例(0.3%), 面神经炎1例(0.1%), 中毒性脑病61例(8.1%), 皮肤病7例(0.9%), 骨髓炎1例(0.1%), 化脓性脑膜炎37例(4.9%), 上呼吸道感染100例(13.2%), 下呼吸道感染255例(33.7%).各疾病抗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2,P<0.001), 其中肾脏疾病高, 关节炎次之.抗O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呈正相关(r=0.083、0.116,P<0.05), 抗O与C3呈负相关(r=-0.259,P<0.05).结论 链球菌感染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及青春期小儿为主, 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需积极抗链球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钧菲;冯一川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结石手术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在双镜联合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 手术时间为2 h左右, 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 d, 3例患者出现胆漏, 经1周左右的引流予以拔除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 双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飞;邬匡杰;蔡兵;毕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6.7%,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9.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

    目的 对比二甲双胍及拜糖平两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上具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2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研究组给予拜糖平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副作用.结果 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服药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37.04%, 对照组为44.4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不良反应率相近, 临床可酌情联合用药.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临床探讨

    目的 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临床探讨.方法 120例难治性大咯血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疗法, 研究组采用胸外科急诊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大咯血患者采用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后, 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车忠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乌司他丁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6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8例.乌司他丁组(UTI组)转流前经中心静脉泵入乌司他丁5000 U/kg, 10 min内完成;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平衡液.分别于转流前和转流后从中心静脉采血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①与转流前相比, 转流后C组MDA含量明显升高, 而SOD明显减少(P<0.05);②组间比较, 转流前两组的MDA和SOD含量变化不明显, 转流后C组MDA含量明显高于UTI组, 而SOD含量显著低于UTI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婴幼儿CPB手术中氧自由基的产生,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董向阳;李文静;翟波;王鹏高;陈忠建;陈振良;崔亚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妊娠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的变化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135例健康体检的早中期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 同期13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 所有妇女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等血清甲状腺功能(甲功)五项指标情况,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检查指标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G、A-T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提高, 应注意加强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

    作者:刘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 24名关节外科护士,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2名)实施常规管理, 观察组(12名)实施分层次管理,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可促使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影像资料, 探讨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X线、CT和核磁共振检查等资料.结果 58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都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面积与塌陷程度有关.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应推广使用, 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兰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中痴呆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4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PD组, 8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 分别进行痴呆诊断、认知量表的测评、运动功能损害及其他非运动症状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 PD组患者痴呆发生率为39.5%, 高于对照组的2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伴痴呆组(PDD组)平均年龄略低于PD无痴呆组(P<0.05).PDD组计算力、记忆力及语言功能损害更为明显, 帕金森病评估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显著高于PD无痴呆组(P<0.05).两组便秘、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D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低于PD无痴呆组(P<0.05).结论 PD痴呆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损害均显著重于非痴呆PD患者, 影响了其日常生活, 应该早期关注PD患者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顾英;姚文艳;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