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小儿肺炎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胸片结果 的改善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胸片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67%, 而对照组仅为70.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 针对性护理对于治疗小儿肺炎优势更为明显, 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荣凤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颅内消淤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颅内消淤汤;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血肿体积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5±3.4)d、血肿体积(22.4±5.7)m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平均住院时间(18.9±2.0)d、血肿体积(56.4±9.7)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消淤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显著改善症状, 加快颅内血肿的吸收, 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化;王忠安;黎开谷;陈明颖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期饮用新鲜梨汁对骨外科术后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方法 62例下肢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除护理常规外, 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给予鲜梨汁150 ml饮用, 2次/d, 连续跟踪62例骨折患者14 d的排便情况, 记录患者每天排便情况, 判断患者有无便秘.结果 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90.32%,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9.03%.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饮用鲜梨汁对骨外科术后卧床患者便秘有防治效果,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双;陈如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结石手术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在双镜联合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 手术时间为2 h左右, 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 d, 3例患者出现胆漏, 经1周左右的引流予以拔除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 双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飞;邬匡杰;蔡兵;毕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84例妇科手术后导尿管留置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对照组者给予传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2.38%, 满意率高达97.62%, 且其导尿管留置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可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 缓解患者留置尿管的不适症状, 利于预后,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行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23 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且顺利出院, 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此手术难度大, 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学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与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 以期达到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0例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细菌性腹膜炎组患者退出率20.7%, 死亡率15.7%.晚期拔管的死亡率风险比2.6.真菌性腹膜炎组退出率100.0%, 死亡率30.0%;3例死亡的患者拔管后均未进行规律抗真菌治疗.结论 在细菌性腹膜炎中, 早期拔管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临床预后差, 提示拔管后进行规律抗真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明亮;张辉;韦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保健知识掌握率, 根据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 综合评价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保健知识掌握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产妇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可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优化妊娠结局及提高妊娠安全性, 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可作为产妇的首选护理方案之一.
作者:张彩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36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8例.乌司他丁组(UTI组)转流前经中心静脉泵入乌司他丁5000 U/kg, 10 min内完成;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平衡液.分别于转流前和转流后从中心静脉采血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①与转流前相比, 转流后C组MDA含量明显升高, 而SOD明显减少(P<0.05);②组间比较, 转流前两组的MDA和SOD含量变化不明显, 转流后C组MDA含量明显高于UTI组, 而SOD含量显著低于UTI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婴幼儿CPB手术中氧自由基的产生,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董向阳;李文静;翟波;王鹏高;陈忠建;陈振良;崔亚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9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对其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有效的急救和临床护理, 68例(72.34%)痊愈, 12例(12.77%)有效, 5例(5.32%)致残, 5例(5.32%)植物人, 4例(4.25%)死亡, 总有效率为85.11%(80/94).结论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 除了临床上的及时救治, 还应该加强临床护理, 才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促进患者的迅速康复.
作者:王豫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周围神经炎病变的护理体会.方法 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全部给予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定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结果 经治疗, 20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12例, 部分缓解6例, 病情稳定1例, 存在轻微反应1例, 病情完全缓解率为60%.所有患者都存在不良反应, 感染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4例、周围神经感觉异常5例、乏力疲劳7例、胃肠道反应6例.结论 使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同时辅助适当的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病情的完全缓解率, 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迎庆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开胸术后患者应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对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120例开胸手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指导, 在拔除胸部引流管后, 进行适量活动.观察组患者在病情允许下, 将引流瓶放置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上, 进行早期床下活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住院费用少、患者舒适满意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应用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舒适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5年第35期
许多药物由于其药理学或毒理学特征, 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及病理方面的变化, 从而影响临床化验结果 .所以, 对部分化验结果 有影响的临床药物进行分类并记录, 通过了解和研究药物对化验结果 的影响, 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更科学的判断检验结果 , 提高医疗质量, 改进化验方法 .
作者:连文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86.7%,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9.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 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注射用胸腺肽α1,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0.0%高于对照组的3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治疗前提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化疗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化疗有效率, 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作者:汤月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相关特征进行分析, 并找到措施进行预防.方法 使用临床前瞻性调查和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970例患者医院感染几率、感染部位、病原菌检查和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3970例患者中, 出现医院感染158例(3.98%);其中65例出现呼吸道感染、42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33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18例出现其他感染;129例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 检查出88株(68.22%)病原菌, 其中有47株革兰阳性球菌、31株革兰阴性杆菌、10株真菌;患者年龄较大、侵入性操作、其他疾病以及住院时间较长是导致感染出现的主要因素.结论 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 切实做好预防性措施, 控制侵入性操作, 减少剖宫产率;根据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的几率.
作者:孙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影像资料, 探讨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X线、CT和核磁共振检查等资料.结果 58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都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面积与塌陷程度有关.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应推广使用, 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兰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戒烟对不同烟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120例高血压患者, 按照烟龄分为第一组(0~15年)和第二组(15~30年), 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 并注重指导患者戒烟, 将时间控制在3个月左右.在戒烟前3个月与戒烟后3个月, 对两组患者戒烟前后血压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第二组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为(126.26±4.41) mm Hg(1 mmHg=0.133 kPa), 低于第一组的(139.12±3.06) mm Hg (P<0.05);第二组治疗3个月后舒张压为(81.81±2.09) mm Hg, 低于对照组的(90.66±3.25) mm Hg (P<0.05);第二组治疗后血压差值为(25.68±5.46) mm Hg, 高于第一组的(12.27± 4.82) mm Hg (P<0.05).结论 高血压发病率较高, 且吸烟对高血压的影响已得到肯定, 为了提高高血压防治效果, 临床上应该大力提倡患者戒烟.
作者:周蕾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中痴呆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4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PD组, 8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 分别进行痴呆诊断、认知量表的测评、运动功能损害及其他非运动症状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 PD组患者痴呆发生率为39.5%, 高于对照组的2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伴痴呆组(PDD组)平均年龄略低于PD无痴呆组(P<0.05).PDD组计算力、记忆力及语言功能损害更为明显, 帕金森病评估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显著高于PD无痴呆组(P<0.05).两组便秘、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D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低于PD无痴呆组(P<0.05).结论 PD痴呆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损害均显著重于非痴呆PD患者, 影响了其日常生活, 应该早期关注PD患者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顾英;姚文艳;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索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5年内复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 按照血尿酸水平不同分为正常尿酸组(114例)和高尿酸组(46例).使用前瞻性随访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随访5年调查, 统计患者5年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资料, 并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有34例患者复发脑梗死, 其中高尿酸组19例, 复发率41.3%, 正常尿酸组15例, 复发率13.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5年内复发脑梗死有着明显的关联性, 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封野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