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张国峰;孙晓芬;赵瑞力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的患病率,研究伴有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MPS)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92例≥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第3部分缩写版本评定MPS。将研究对象分为MPS组和无MPS组,比较MCI患病情况,分析MPS与MCI之间联系。结果 MPS组较无MPS组的年龄大,糖尿病比例、遗忘型MCI (MCI-amnestic, A-MCI)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S与MCI的发生关系密切,不同类型MPS对MCI影响不同。
作者:陈念东;杜娟;杨永;立伟;徐连宝;张雪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210例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组)和对照组104例(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半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及血糖控制[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的FBG、2 h PBG及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远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作者:兰洁;孙红霞;马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 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鸿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技术在霉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3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3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石帅;庄晓玲;庄汉;王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急性喉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两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高于对照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36期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重症监护室中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检验指标,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要求采血速度要快,准确率高。特别是对于肥胖、哮喘、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不能平卧的患者,采集股动脉血标本,有一定的困难。而桡动脉位置表浅,肥胖患者也容易触及,而且不管任何体位、不需要脱去衣服就可以采取动脉血标本,而且按压方便,按压时间短,节省了人力,特别是在监护室夜班,护士短缺的情况下,桡动脉是好的选择。另外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常常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长时间上呼吸机,每天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检测来调节呼吸机参数,用5 ml注射器抽取股动脉需要抽取较多的血,而用1 ml注射器抽取桡动脉或肱动脉只需抽取0.2 ml,减少贫血的发生几率,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上臂活动度较小,护士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来抽取,不需他人帮忙就可完成,而且穿刺处可以用棉球胶带加压包扎;下肢活动度大,需要他人协助固定腿,而且抽取后不易按压固定,加上新生儿带有尿不湿,出血后不易观察到,所以桡动脉在临床护理治疗中,值得大家推广。
作者:董巧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疗效。方法60例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治疗尿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CO2激光治疗,长柄镰状电刀治疗和放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5年生存率分别是90%、90%、95%。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85%、80%。三组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何种方法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对于基层医院,支撑喉内镜下长柄镰状电刀方法具有并发症少、经济、易于推广的优点。
作者:周洁;张国峰;孙晓芬;赵瑞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盆腔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口服泛影葡胺的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128例胃肠道盆腔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对患者行PET-CT检查中口服泛影葡胺进行专业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所占比例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盆腔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口服泛影葡胺后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几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慧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评价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方法包括常规康复疗法、辨证施针、关节处外敷黑鬼豆油等;采用除针灸外其他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3.86%、痊愈率+显效率71.93%高于对照组23.00%、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致病原因众多,除卒中外,致病因素还可能包括自身骨病、脏腑不调、长期卧床造成的经脉壅塞,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有助于调理气机,尽快解除痉挛,活血化瘀,解除关节受限,终促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36期
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了探讨,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现代制剂、单方、验方等形式加大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抗菌药物整治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寇战利;施大为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分别为(57.4±6.1)mm、(34.3±6.3)mm, LVEF为(58.3±7.2)%,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作者: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为了降低青光眼患者手术之后引发白内障的风险,对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发生白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方法198例青光眼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98例患者中手术前患有白内障的有102例占51.52%,手术后眼压过低引起白内障的患者有86例占43.43%,手术感染引发白内障的患者有10例占5.05%。并发白内障的平均时间为(9.3±1.2)d。结论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深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是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志强;张日新;侯瑞昌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治疗中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影响疗效进行,均顺利完成疗程。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钟广时;邓裕朋;王少博;杨仕光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低视力致病原因,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从临床就诊患者、公共卫生均等化老年人体检和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人群中筛选出年龄≥60岁、能配合视力检查的老年人401例,对其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记录佳矫正视力和所患眼病,统计分析所患眼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低视力的病因中,眼底病变占首位为37.16%;其次是老年性白内障27.18%;屈光不正19.45%;角膜病变8.48%。城镇与农村在低视力原因分布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2, P=0.028)。结论眼底病变和老年性白内障应成为老年低视力的防治重点,农村老年低视力患者是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中应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方法600例儿科病房的患儿家属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有效率分别为98.00%、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满意度100%,其中很满意达到95.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率,保证健康教育方案执行的正确性,大大提高了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避免了护患纠纷。
作者:牛晓桂;张晓丽;高贵霞;李化娉;王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前失眠及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外科手术前发生失眠及焦虑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足疗、穴位按压等中医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对SAS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术前失眠及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心理压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存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电针加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54例,并与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比较,有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江波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工作中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3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度分别为161例(84.7%)和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苗;马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6期
2004~2014年十年的时间,研究生中医药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培养环节、保持专业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教材作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一部分,是贯彻教育思想、体现教育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万佼 刊期: 2014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