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135例报告

伍伯聪;吕联辉;傅长德

关键词:早泄, 癃闭舒胶囊, 舍曲林
摘要:目的:探讨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135例早泄患者,给予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5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后有效118例(87.0%),其中比较有效31例(23.0%),明显有效17例(12.5%)。有38例持续服用至16周(包括原有疗效不明显者17例),结果全部有效,有效的病例得以巩固。所有患者服药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本组患者之前有37例单独使用舍曲林效果不佳。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口服治疗早泄,是一种有效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方法,无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

    目的:考察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8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结扎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0.5%,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2, P=0.016)。结论穴位结扎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和优势。方法7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创口恢复时间快,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小,属于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苏杭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利用无创正压通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谭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510例妊娠中期孕妇75 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对妊娠中期孕妇的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糖尿病筛查的妊娠中期孕妇510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血糖异常患者11例(52.38%),口服葡萄糖1 h后血糖异常患者17例(80.95%),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异常患者15例(71.43%)。结论妊娠中期孕妇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结合孕妇口服葡萄糖1 h和2 h的血糖水平即可作出糖尿病的诊断。

    作者:倪玲玲;卫东琴;施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传统单侧开颅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飞;唐永峰;吴国培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甲状腺肿45例,甲状腺癌41例,均行MSCT检查,观察病灶发病部位、形态、数量、密度等特征。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钙化、晕环、单发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比例均显著低于甲状腺癌(P<0.05);两种病变CT强化、平扫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昌伟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4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包括大咯血时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7.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孙桂娟;王立华;王金博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吉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调查报告

    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广泛,受危害人口众多。从1964年首次发现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到成功打了第一眼防氟井至今已经历50年,经过几代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原因、范围等已基本查明,以改饮用安全水为主要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方法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在6个市(州)16个县(市、区),3171个村屯,氟骨症患者5.5万余人,氟斑牙患者66.3万余人,受威胁人口约163.6万余人。为解除病区群众病痛,预防氟中毒,吉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为准确掌握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作者:佟建冬;王平;张秀丽;姜爽;于丽萍;张诗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401例老年人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低视力致病原因,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从临床就诊患者、公共卫生均等化老年人体检和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人群中筛选出年龄≥60岁、能配合视力检查的老年人401例,对其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记录佳矫正视力和所患眼病,统计分析所患眼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低视力的病因中,眼底病变占首位为37.16%;其次是老年性白内障27.18%;屈光不正19.45%;角膜病变8.48%。城镇与农村在低视力原因分布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2, P=0.028)。结论眼底病变和老年性白内障应成为老年低视力的防治重点,农村老年低视力患者是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第三产程的不同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干预方式对第三产程结局的影响。方法3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自然等待的方法,即胎儿娩出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等待胎盘自然剥离并娩出;第二组在胎儿肩部娩出后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后等待胎盘的剥离及娩出;第三组在胎儿肩部娩出后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同时在宫底部给予适当力量的按摩子宫直至胎盘娩出。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记录三组产妇产时及产后2h的出血量,并准确记录第三产程的时间。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在产后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组及第三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上及产后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三产程进行积极按摩子宫并给予缩宫素能够明显缩短第三产程的时间和减少产后2h的出血量。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分别为(57.4±6.1)mm、(34.3±6.3)mm, LVEF为(58.3±7.2)%,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作者: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疼痛的评估及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人们寻求医疗卫生保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疼痛已被列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来评估和处理。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意在综述疼痛的评估及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希望促进对疼痛实施综合管理的研究和时间更深入,为广大患者解决疼痛问题,促进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蓉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对妇科开腹术后镇痛影响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阿片类药物对妇科开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9例)和B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负荷量氟比洛芬酯60 mg,接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给药配方:A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6 mg+氟比洛芬酯90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20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背景剂量2 ml/h,自控给药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4.03±1.12)次, B组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7.15±1.63)次,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4, P<0.05)。A组术后6、12、24及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同时刻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8.16%(4/49)、恶心发生率6.12%(3/49)、呕吐发生率10.20%(5/49);B组分别6.12%(3/49)、14.29%(7/49)和18.37%(9/49),两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镇痛效果好,并且不增加静脉自控镇痛的不良反应。

    作者:车银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的综合探讨

    在整个医疗用药保健中,用药安全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药学服务是指药师提供的为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合理用药的服务。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将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陈素文;高建滨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医院药学从业人员素质的调查与研究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医药市场对药学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药学人才越来受到医药行业的重视,医院受历史的制约,普遍面临着药学从业人员待遇不高,药学人才培养困难,为了了解医院药学人员的专业素质,药材科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医院药学人员的素质和培养,作者对本集团公司药学人员进行了质量调查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医院药材科的发展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关会卿;范崇威;李寿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135例报告

    目的:探讨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135例早泄患者,给予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5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后有效118例(87.0%),其中比较有效31例(23.0%),明显有效17例(12.5%)。有38例持续服用至16周(包括原有疗效不明显者17例),结果全部有效,有效的病例得以巩固。所有患者服药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本组患者之前有37例单独使用舍曲林效果不佳。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舍曲林口服治疗早泄,是一种有效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方法,无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作者:伍伯聪;吕联辉;傅长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中应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方法600例儿科病房的患儿家属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有效率分别为98.00%、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满意度100%,其中很满意达到95.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率,保证健康教育方案执行的正确性,大大提高了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避免了护患纠纷。

    作者:牛晓桂;张晓丽;高贵霞;李化娉;王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与观察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提高治疗效果,增进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改善护患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52例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开腹胆囊手术(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6±2.3)d,手术时间(55.9±10.4)min,发生术后肠粘连2例(6.67%),与开腹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患者医源性创伤较开腹手术显著减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传统开腹胆囊手术具有显著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宇;吴克松;吴振宏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138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经验总结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较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死亡。猝死是直接危害人类生命的首要杀手,据报道全球每年猝死人数高达800~900万人,美国每年死亡人数可达30~40万人,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54万余人。在欧美等国猝死的平均生还率只有2%~3%。而在我国,由于公共卫生条件尚不健全,猝死者的平均生还率比欧美国家要低。由于绝大部分猝死发生于院外,多半发生在夜间的睡眠过程,所以如何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当前院前急救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中心近两年来所救治的猝死病例,以期总结经验,科学有效地提高猝死的院前综合救治能力。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