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中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

周岩;彦彤

关键词:急救, 护理人员, 突发事件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护理培训对护士应急救治能力的提高.方法 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培训.结果 提高对患者紧急状态下采取急救措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结论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长期、反复的基础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及考核,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作用的思考

    通过分析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地市级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几点构想,为各级药品检验所更好的发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作用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患儿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于常规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均给予富路通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则均给予维生素E片和丹参片口服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神智异常情况、智力低下情况、肢体活动情况、视力情况、CT检查结果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抽搐情况、听力情况和语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患儿的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富路通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缓解率31.43%,疾病控制率65.71%,不良发生率65.71%.对照组临床总缓解率8.57%,疾病控制率48.57%,不良发生率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8例儿童频繁瞬目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频繁瞬目的 可能原因.方法 对108例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检查视力、眼睑、结膜、角膜、眼底、屈光状态等.结果 结膜、角膜炎症占54例,38例电视电脑观看时间过长,屈光不正16例.结论 儿童频繁瞬目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的眼科常见病,受眼部疾病、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张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观察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房颤患者8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患者两周内的转复率为80﹪(32/40),总有效率为85﹪.平均左房内径为(42.5±5.5) mm,LVEF为(48.5±4.5)﹪,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两周内的转复率为60﹪(24/40),总有效率为70﹪.平均左房内径为(46.5±5.6)mm,LVEF为(53.5±4.6)%,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转复率、总有效率、平均左房内径、LVEF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3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疼痛和月经改善的疗效.方法 对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1年观察患者疼痛和月经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痊愈31例(79.5%),好转8例(20.5%),所有患者月经平均减少52.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陈井丽;郭历琛;宋玉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治疗Arnold-ChiariⅠ畸形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ChiariⅠ畸形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40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20人(A组):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对照组20人(B组):后颅窝减压加小脑扁桃体疝切除术.结果 2组手术方法均可达到治疗ChiariⅠ畸形的目的,并无明显疗效差异.但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2组后颅窝减压术均可达到治疗Arnold-ChiariⅠ畸形的目的,且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可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朱润峰;李蕊;关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

    目的 通过口腔颌面癌肿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化疗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口腔颌面肿瘤患者60例,在化疗之前活检切取肿瘤标本,用改良MTT法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敏检测,这8种药物包括顺铂(CDDP)、长春地辛(VDS)、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平阳霉素(PYM)、氨甲喋呤(MTX)、紫杉醇(Taxol) 以及替尼泊甙(Vm-26) 等.针对60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案的化学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化疗方案所用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标准,有16例患者超过50%,且临床化疗结果全部有效; 有26例患者在30%至50%之间,21例有效;18例患者低于30%,6例有效.结论 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平均生长抑制率与临床化疗有效率呈正相关.

    作者:罗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药物咨询对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探讨

    目的 对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进行探讨,以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的必要性、措施及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更有效地开展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 开展药物咨询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保障,并有利于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从而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药学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在新形势下,只有坚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并将之规范化、体系化,才能使医院药学服务与时俱进.

    作者:吕敏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母血FE3、hPL检测胎盘功能对慢性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孕妇血清游离雌三醇(FE3)和胎盘泌乳素(hPL) 检测胎盘功能对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2例晚期妊娠(≥32周)孕妇进行胎盘功能检查,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FE3和hPL,其中1项或2项低于正常值者为胎盘功能低下.结果 612例晚期妊娠孕妇经过FE3和hPL检测确定胎盘功能低下组例数31例,无胎盘功能低下组581例;经过临床诊断为慢性胎儿窘迫者43例,无慢性胎儿窘迫569例;胎盘功能低下、慢性胎儿窘迫双阳性者25例.结论 FE3、hPL检测胎盘功能低下对慢性胎儿宫内窘迫有特异性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淑莉;齐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5-305 min,平均手术时间(205.45±34.65)min;术中失血量230~640 ml,平均失血量(285.64±23.74)ml.2例患者术后死亡,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在确保身体的耐受力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到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与CT肝脏密度减低及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影像学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中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护理培训对护士应急救治能力的提高.方法 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培训.结果 提高对患者紧急状态下采取急救措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结论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长期、反复的基础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及考核,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岩;彦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儿童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和家长满意.方法 收集了2012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小儿静脉输液的21 起护理投诉,进行分析投诉原因,讨论预防结果.结果 ①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②护士巡视不到位,输液外渗未及时发现.③服务意识淡漠、缺乏沟通技巧.④家长对静脉外渗缺乏认识.⑤社会现状.⑥护士工作环境差,超负荷工作.结论 提高儿科输液的护理质量,减少投诉率,要具备一支静脉穿刺技术和服务质量过硬的护理队伍;为护士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压力;还要有合理的护理编制,使护士保持健康的身心.

    作者:薛莹莹;孙瑞平;赵祖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特点对照,以提高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比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影像学特征与32例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正常新生儿颅脑CT显示脑白质密度较低,脑灰质较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颅脑CT显示脑实质内存在低密度灶,合并颅内出血.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可提高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确诊率,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戴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探究普外科手术中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方法 本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外科手术患者3912例.回顾分析其中90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因素.结果 患者肥胖、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和住院时间是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中,患者切口感染因素非常多,因此在手术中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戴鹏;林平;艾秋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女职工营养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大学女性教职员工饮食、运动和人体成份、握力、上臂肌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营养和运动干预措施.结果 体脂能更确切反应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骨骼肌不足占49.6%,运动量不达标者占40%,奶类摄入不足者占65%,豆类摄入不足者占70%,骨量不达标者占56.9%,水果摄入不足者较蔬菜摄入不足者多.结论 该校女性教职员工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营养宣教,积极进行营养和运动干预,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郭亚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本文讨论的是重型颅脑受伤患者的急诊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办法.共有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处理,在迅速的诱导插管以后,对静脉注射异丙酚3~7 mg/(kg·h)或者芬太尼2~5 μg/(kg·h)即可保持患者在麻醉状态,间断把维库溴铵注入到静脉,从而让患者的呼吸得到有效控制并使呼吸系统保持正常.所有40例患者在诱导期都较为平稳,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躁动等情况,接入插管呼吸机以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在97﹪以上,手术期间没有死亡病例出现.全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时都带有气管导管,手术后有11例气管切开,术后有6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作者认为,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强化麻醉检测等,是控制患者颅内高压、预防脑水肿和减小手术麻醉风险的有力措施.

    作者:金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囊内头下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关节活动好,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加之患者均为老年人,因此护理的内容多,要求高,必须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护理不当,将会给患者造成痛苦,乃至手术失败.我科自2008~20010年期间,共收治28例患者,经过3~4年的随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所致腹泻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分为轮状病毒感染60例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GOT)水平比较,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4、6.32、6.32、5.16、6.1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使心肌受损.

    作者:梁琰;李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