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民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一期治疗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近10年间120例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例中有3例乙状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死亡2例;2例为经肛门高压气冲击伤;3例为多发伤合并左半结肠损伤,死亡1例;1例为慢性贫血营养不良患者;3例为手术失误及操作不当,死亡1例.结论 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吻合口漏与病例的选择、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症及手术操作等密切相关.
作者:甘亮珠;刘艳芳;赵国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具有完整性临床资料的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本院紧张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的25例患者施行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的25例患者施行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两种不同方法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子宫切除术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动脉栓塞手术平均时间为(43.25±8.00)min,手术时出血量为960 ml左右.子宫动脉结扎手术平均时间为(72.38±13.00)min,平均出血量为1400 ml左右.结论 用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可以保留子宫、而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文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方法 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以减少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口腔科感染控制的管理与监控,没有引起护理人员自身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重点,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对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Pim-1、Bcl-2、CyclinD1基因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T-29细胞,分别加入100 mg/L、200 mg/L、400 mg/L、800 mg/L原花青素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Bcl-2、CyclinD1 mRNA表达.结果 24 h时,各浓度组原花青素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 (4.28±0.34)%、(10.05±0.61)%、(16.67±0.63)%、(28.16±0.91)%;48 h时,各浓度组原花青素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47±1.53)%、(17.65±1.21)%、(30.82±1.99)%、(44.48±2.18)%,对Pim-1、Bcl-2、CyclinD1 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P< 0.05),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原花青素体外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m-1、Bcl-2、CyclinD1表达有关.
作者:魏国丽;郑学宝;周宇;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有效方法的探讨,使患者早日康复,尽早顺利地出院.方法 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13例喉癌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护理加以观察,总结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查找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实践发现气管切开术后常见问题的主要是:切口处容易感染、气管内有出血现象、气管套管有脱管现象、气管内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呼吸困难等.经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抗感染、吸痰等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除 1 例喉癌患者因为拔管困难将管携带出院外,其余 12例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不但要对患者出现各种常见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做到有效处理,还必须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原因有所了解,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通过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能更好的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余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房颤患者8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患者两周内的转复率为80﹪(32/40),总有效率为85﹪.平均左房内径为(42.5±5.5) mm,LVEF为(48.5±4.5)﹪,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两周内的转复率为60﹪(24/40),总有效率为70﹪.平均左房内径为(46.5±5.6)mm,LVEF为(53.5±4.6)%,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转复率、总有效率、平均左房内径、LVEF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长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糜烂、炎症、溃疡、Barreet食管,甚至食管癌变,还可引起食管外组织损害及相应疾病.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还有一些合并非典型症状如哮喘、喉痉挛、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和声音嘶哑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的发展,不少学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越来越重视.目前药物治疗为该病的主要方法,但难以维持疗效.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选择微创治疗是一种首选.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11年4月至12月开展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青年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所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方式将其划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患者各计60例,针对两组患者胃癌基本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与对比.结果 从胃癌临床表现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腹痛、腹水,老年组胃癌临床表现集中为上消化道出血、贫血;从肿瘤发病部位方面来看,青年组中胃癌临床发病多集中于胃窦部位,老年组集中于胃底贲门部位.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人及老年人胃癌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实践中应通过应用胃镜的方式提高确诊率,及时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胡志平;徐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肺癌患者、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肺癌组、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各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以及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组NSE、CEA、CYFRA21-1,以及SCCAg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NSE、CEA、CYFRA21-1,以及SCCAg等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丹;程相铎;梅海豫;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的不同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孕中期确诊为糖尿病,对照组66例患者在孕34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终止方式、新生儿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产妇做好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黄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全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胃癌手术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上述患者中行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共49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患者实施胃全切除术,作为观察组.查阅所选90例患者相关住院病例,总结分析每例患者胃癌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对上述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生存情况、3年生存情况和5年生存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2.9%,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81.6%,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78.0%,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71.4%,观察组3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65.8%,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59.1%,观察组5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疗效显著.
作者:丁海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药产品本身具有特殊性,其在运输、储存等物流过程中极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医药物流企业必须承担起药品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责任,通过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从而规避药品质量风险.基于此点,本文对医药物流企业药品质量监测与控制进行浅谈.
作者:魏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C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CGEA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12 h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GEA组术后1 h、4 h、8 h、12 h及 24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CA组疼痛程度评分(均P<0.05).术后12 h,CGEA组重度疼痛发生率、吗啡用量明显低于GA组(P<0.0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显著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小吗啡等镇痛药用量,效果安全可靠,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较为一种理想的复合麻醉方式.
作者:蒋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应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并加以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5名,分成A、B组,A组43名对象为治疗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医治;B组32名对象为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注射液医治.结果 A组对象发热、喘憋以及喘鸣音消失等病症改善时间低于相比于B组较少,有效率相比于B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对象.结论 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较高.
作者:金德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疼痛和月经改善的疗效.方法 对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1年观察患者疼痛和月经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痊愈31例(79.5%),好转8例(20.5%),所有患者月经平均减少52.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陈井丽;郭历琛;宋玉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72例)和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治疗组,74例,厄贝沙坦150 mg/d),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 共146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大小无明显变化,6个月后治疗组左房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作者:范宇鸣;李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关节疾病后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DR平片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存在四肢关节疾病的患者98例,给予螺旋CT薄层扫描和进行多平面重建,观察四肢关节是否存在病变.结果本组患者98例,经检查后发现骨折86例、未发生骨折12例,阳性率为87.8%,所有患者均发现关节腔不同程度积液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 通过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立体的观察,能够及时的发现隐匿存在的关节病变、有效的防止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保证和依据.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许允发;王琦;崔铁昆;孙雪莲;初照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近年来我国阿尔兹海默病相关心理学研究的文献报道,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总结,为未来更好的针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及相关人员开展相应的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郑亚楠;甘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鹅管石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我们选用10批鹅管石药材样品,采用严格的操作方法,进行性状比较和理化鉴别,每批做3遍.结果 用稀盐酸、氢氧化钙、草酸铵和醋酸试剂对钙盐的鉴别为明确.结论 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Balanophyllia SP.或笛珊瑚Sysingora SP.的石灰质骨骼为鹅管石药材的正品.
作者:陈世平;陈倩;林静;赵化玉;李华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