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电视胸腔镜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王德刚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治疗,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thoracic surgery, 胸外科疾病, 二十世纪末, 应用范围, 微创, 革命, 方法
摘要: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简称VATS)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 ,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自问世以来 , 受到广大医患的认可 ,迅速的发展 , 已成为治疗胸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对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AFS分期 -Ⅳ )采用腹腔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中 76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 30~150min,行异位病灶电凝术 32例,粘连松解术 27例,输卵管造口术 1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 65例,单侧附件剥除术 36例,双侧附件剥除术 13例,其中 4例因盆腔广泛粘连操作困难,转开腹手术.随访观察得知,74例患者痛经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有效,具有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宋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分服与顿服米非司酮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相同剂量米非司酮分服与顿服在终止 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2年 1月至 2013年 1月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 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分服组 (100例 )与米非司酮顿服组 (100例 ),分服组:口服米非司酮 50 mg,12 h后再服 25 mg,连服 2 d,共150 mg;顿服组:在第一天直接口服米非司酮 150 mg.两组都在第 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 600 μg.服药前后各禁食 2 h以促进药物吸收.观察两组疗效并随访,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分服组与顿服组相比,胚囊排出时间较少且临床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其余各方面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结论 分服米非司酮与顿服米非司酮在流产效果上相比较,优势明显.

    作者:林艳;程丽师;李粤娜;朱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有效的健康宣教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再次低血糖的效果评价

    低血糖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 ,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2.8 mmol/L称为低血糖 , 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 , 叫低血糖症 ,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 , 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 , 诊断标准为:男<50mg/dl(<2.78 mmol/L), 女 <40 mg/dl(<2.5 mmol/L)(饥饿 72 h后正常男性 , 女性低值 ), 当血糖浓度低于 45mg/dl时 , 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如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 , 晚期可出现昏迷、惊厥及意识障碍 , 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特别是患者第一次出现低血糖后 , 如果调适不当容易反复的出现低血糖 , 容易被家属忽视 , 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苏东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通过本科室 2012年 10月至 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将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从中抽出 50名,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以及患病程度的轻重本院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也从中体会到虽然是同类型的患者,但是因为其疾病发展的时期不同所以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同的,这样才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娅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出血性脑梗死80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0年 5月至 2013年 5月收治的 8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仔细观察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办法.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常由于患者原患有心房纤颤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病而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在脑梗死发病后一周后很可能会发生内出血转化的临床症状.在 CT和 MRI等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主要是表现为非血肿型.结论 研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起因是血压和脑血栓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患者的血压有助于脑栓塞和较大面积的脑梗死的病情缓解.采用影像学的资料和方法动态观察病情,以脱水和止血为主的治疗方法是脑梗死出血后的首选.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一起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

    2012年 7月 5日下午 18:00时市疾控中心接到市妇婴医院电话:该院目前收治 20余例来自某幼儿园腹泻、腹痛、发热、恶心患儿.接到报告后市疾控立即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 经核实该幼儿园 7月 4日起 , 即有部分幼儿出现腹痛、腹泻症状, 市疾控中心按照<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中毒调查、处理.经过核实调查 , 确定这是一起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毕璇;许文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带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带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并溃疡创面患者 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6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带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保守治疗.结果 观察组 26例患者移植皮瓣血供情况均良好,皮瓣均成活,创面均达到甲级愈合,随访 12个月,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良好,患者行走正常,22例患者足背外侧有轻微麻木感.对照组 26例患者中,12例患者创面愈合,14例保守治疗失败,终选择手术进行治疗后创面愈合,术后 3例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不佳.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 P<0.05).结论 带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可以有效地修复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还可以部分恢复患者的修复处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罡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0年 6月 -2011年 6月接受诊治的 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予以双极电凝止血、局部填塞和鼻腔结构处理来进行治疗,分析本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再出血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 6个月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66例羊水过少胎心监测图分析

    目的 降低孕产妇因羊水过少分娩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 分析 2008~2011年胎心监测资料中羊水过少的 66例胎心监测图型,观察与低氧的关系.结果 图型异常的有 22例,其中胎心发生晚期减速者 10例,基线变异消失者 8例,变异减速 4例.结论 分析羊水过少患者的胎心监测图型,可判断胎儿宫内低氧状况,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蒋蕊;施颖;李巍;张玉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4687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 24687例进行 TCT检查的病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有相应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的 338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4687例 TCT样本中,阳性病例 680例,有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者 338例.其中 TCT检查结果为 ASC-US者 267例,经活检证实为阳性者 107例 (40.1%),其余ASC-H、LSIL、HSIL分别为20/23(87.0%),38/44(86.4%),4/4(100%).结论 TCT检查判断为 ASC-H,LSIL及 HSIL者,与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较高,ASC-US阳性的病例与活检符合率稍低,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吕京澴;宋芳;许伟伟;王凤;陈世荣;赵一平;樊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3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对患者的脑部CT、MR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本组患者继发癫痫的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皮层损害是导致患者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缺血、缺氧治疗,降低患者的皮层损伤程度,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周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32例胃心综合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胃心综合症的临床症状、诊治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32例胃心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及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后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抗 (HP)等胃部疾病的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患者临床体征消夫,心电图正常,胃镜复查溃疡消失黏膜无异常改变者 28例 (87.5%);其余 4例增加疗程后状症得到改善,3个月后回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临床诊断时患者既往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关键,确诊后对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子宫切割器在乳腺纤维腺瘤小切口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切割器在乳腺纤维腺瘤小切口手术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微创、美容效果.方法 对入组 42例采用子宫切割器辅助下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手术病例的手术操作、切口选择、创伤情况及美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在小切口下显露良好,该方法操作便捷,在子宫切割器辅助下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诊无复发及哺乳功能受损.结论 在较大的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应用子宫旋切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以达到很好的微创、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启才;张铭;陈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50例高龄老年患者 ERCP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高龄老年患者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术前及术后个体化的护理经验,减少 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50例年龄大于 70岁伴有多脏器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ERCP术前及术后的个体化临床观察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高龄老年人 ERCP术后应进行个体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必需的.

    作者:刘丹红;孟宪强;赵杨苏;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汀类调脂药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 2级并血脂正常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16 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 58例) 和对照组(5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 10 mg,1 次 /d,疗程 8 周,测定血压、血脂及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EID),比较治疗 8周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2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有相关性 ( P<0.05).结患者的血压,该作用与其降脂作用无关.

    作者:荆素敏;陈魁;何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使用电视胸腔镜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简称VATS)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 ,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自问世以来 , 受到广大医患的认可 ,迅速的发展 , 已成为治疗胸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王德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对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探讨

    本文探讨了临床中药学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其发展需与多学科联系,利用现代科学实验数据开展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并规范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在以中医理论指导下,拓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范畴,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吕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68例急性胰腺炎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奥曲肽 +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 2012年 2月至 2013年 2月收治的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奥曲肽 +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48例治愈,12例有效,7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5%.结论 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奥曲肽 +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宗敬;范猛;郭培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成人多囊肾17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 17例成人多囊肾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认为详细询问家族史及 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对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小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致恶性心律失常32例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2年 6月 ~2013年 1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致恶性心律失常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结果 药物疗效观察中,观察组总有效 30例 (93.75%);对照组总有效 25例(78.1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不良反应观察中,对照组出现 3例低血压、1例嗜睡;观察组出现 3例消化道反应.讨论采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