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

毕璇;许文艳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食物中毒事件, 调查情况, 疾控中心, 幼儿园, 调查报告, 专业人员, 诊断标准, 技术处理, 腹泻, 腹痛, 总则, 症状, 医院, 现场, 患儿, 发热, 恶心, 电话
摘要:2012年 7月 5日下午 18:00时市疾控中心接到市妇婴医院电话:该院目前收治 20余例来自某幼儿园腹泻、腹痛、发热、恶心患儿.接到报告后市疾控立即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 经核实该幼儿园 7月 4日起 , 即有部分幼儿出现腹痛、腹泻症状, 市疾控中心按照<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中毒调查、处理.经过核实调查 , 确定这是一起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目的 对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方法进行探索,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本站红细胞悬液 4℃保存 9 d以内 20u,随机分成甲组 10u,加甘油速度 40滴 /分和乙组10U加甘油速度 120滴 /min,分别进行甘油化,-80℃冰冻及用 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解冻.甘油化处理,进行质量检测:甲组游离血红蛋白 (0.14±0.05) g/L;乙组游离血红蛋白 (1.01±0.02) 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甲乙两组其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方法高效高质,值得推广.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自制复位装置治疗早期小儿肠套叠19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和探讨自制装置治疗早期小儿肠套叠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2 月至 2012年 4月收治的19 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早期肠套叠患儿均痊愈.结论 自制简易装置治疗早期小儿肠套叠,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整复成功率高.

    作者:张卫星;邱福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促进骨科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

    创伤后成长是指亲历者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骨科患者多因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造成躯体创伤 , 甚至残疾、丧亲等严重后果.心灵与肉体的创伤, 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 影响治疗和康复.

    作者:田增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PICC导管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PICC 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它在临床适用于肿瘤化疗 , 胃肠外营养 , 中长期输液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1 年 5 月至 2013 年 4 月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置管 90 例次 , 置管后用药顺利 , 达到预期疗效 , 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适用效果好, 具体应用及护理如下.

    作者:庄曼贤;余淑贤;林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患者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目的 观察并对比会阴切开术与未行会阴切开术对术者产后恢复情况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 150例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头位的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会阴切开术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 (n=75)产妇行会阴切开术,对照组 (n=75)产妇未行会阴切开术;对照分析 2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愈合情况、产后 3~6个月性生活满意率、产后 6个月性生活中女方主动率均优于观察组 ( P<0.05).结论 会阴切开术可以减少会阴前部组织损伤,但是会阴切开的危害是明确的且缺乏证据支持预期益处,临床医生应该避免滥用此术,采用分娩镇痛技术能够让产妇更加安全、更少痛苦地完成正常分娩.

    作者:胡守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9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行 B超检查确诊,26例 I型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3例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 T管引流术及胆肠内引流.术后出现胆漏 1例,胆管炎 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首选术式是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张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非特异性阴道炎行乳酸杆菌与双唑泰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与双唑泰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 10月至 2012年 11月收治的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 3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给予乳酸杆菌与双唑泰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乳酸杆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 132例,总有效率为 93.75%,对照组治愈 96例,总有效率为 82.50%,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乳酸杆菌与双唑泰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轶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肝癌与放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与放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 -2012年 1月本院采用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的单发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 42例行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42例行肝脏局部放射治疗.结果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 42例肝癌中,肿瘤 <3 cm者 5例 CT显示全部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 ;肿瘤 3~5 cm者 14例,CT显示 11例 (78.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肿瘤 5~10 cm者 23例,CT显示 16 例 (69.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69.4%.放疗组 42例肝癌中,无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5%、26.1%.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是治疗肝癌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宋岩;王跃辉;杨孟华;李兵强;国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1年 3月至 2013年 3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哮喘患儿共 103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住院部病房收治的哮喘患儿共 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5 d后,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90.3%,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97.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②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1);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有效缓解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但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明显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作者:苏锦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析医疗设备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医疗设备风险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刘昊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呼吸机依赖撤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呼吸机依赖撤机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呼吸机依赖患者 36例,随机分成 2组 a组患者撤机时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为患者创造一个佳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心境,撤机成功率达94.44%.结论 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撤机的成功率及疾病的康复.

    作者:吴小静;白秀奎;韦士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出血性脑梗死80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0年 5月至 2013年 5月收治的 8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仔细观察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办法.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常由于患者原患有心房纤颤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病而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在脑梗死发病后一周后很可能会发生内出血转化的临床症状.在 CT和 MRI等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主要是表现为非血肿型.结论 研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起因是血压和脑血栓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患者的血压有助于脑栓塞和较大面积的脑梗死的病情缓解.采用影像学的资料和方法动态观察病情,以脱水和止血为主的治疗方法是脑梗死出血后的首选.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状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或咽拭子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份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 20.3% (50/246);男性占 11.4% (28/246),女性占 8.9% (22/246).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本区域并不少见,65岁以上老年患者感染率高达 23.2%.肺炎支原体培养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金标准,建议采用快速培养法对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患者进行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以协助早期诊治.

    作者:解春洁;郑美兰;金香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分服与顿服米非司酮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相同剂量米非司酮分服与顿服在终止 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2年 1月至 2013年 1月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 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分服组 (100例 )与米非司酮顿服组 (100例 ),分服组:口服米非司酮 50 mg,12 h后再服 25 mg,连服 2 d,共150 mg;顿服组:在第一天直接口服米非司酮 150 mg.两组都在第 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 600 μg.服药前后各禁食 2 h以促进药物吸收.观察两组疗效并随访,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分服组与顿服组相比,胚囊排出时间较少且临床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其余各方面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结论 分服米非司酮与顿服米非司酮在流产效果上相比较,优势明显.

    作者:林艳;程丽师;李粤娜;朱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通过本科室 2012年 10月至 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将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从中抽出 50名,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以及患病程度的轻重本院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也从中体会到虽然是同类型的患者,但是因为其疾病发展的时期不同所以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同的,这样才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娅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管状胃的制作及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管状胃的制作及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89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实施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术后随访,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 64例患者中,无胸 -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及胸 -胃漏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作者:孟庆山;唐东方;李昌盛;周永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注射用盐酸格拉斯琼氯化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替代鲎试剂法.方法对药厂生产的注射用盐酸格拉斯琼氯化钠采用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结果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比鲎试剂动物检查的方法更安全、灵敏.结论用该方法使结果更安全、准确.

    作者:梁永红;王晓梅;阿达来提·依迪热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无保护接生1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方法和效果,降低分娩住院费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年 10月月本院采用新式无保护接生法接生的初产妇 185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以2012年 8月采用传统接生法的初产妇 18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未作会阴侧切,会阴仅有 121例一度裂伤,45例二度裂伤,19例会阴均完好无创口,对照组会阴侧切 112例 (60.54%),22例一度裂伤,41例二度裂伤,7例会阴无创口.结论 新式无保护接生理念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对会阴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顾春美;胡金菊;刘娟;陈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12年下半年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院门急诊 2012年下半年抽查处方的点评,了解本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 2012年 7月至 12月门急诊处方 600张,对抽查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张处方中,人均用药 2.0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注射剂使用率为37.83%,基本药物使用率为 10.1%,单张处方金额为 240.88元,处方合格率为83.8%.结论 本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加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宁鑫;韩铭;李清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 10月至 2012年 10月期间,本院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 4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护理干预 ),每组各 24例,平均随访 6个月,对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脊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曹丹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