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岩岩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行为神经评分<35分的比率明显降低,而>35分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对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有积极意义,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吴海霞;厉吉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目前我国在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促进其职能转变.方法 对笔者所在地区15家正规医院的在院药师工作现状及临床工作对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考察分析,探索药师职能的体现.结果 在院药师每天要面临大量的调配任务,其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与提高,专业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临床知识的匮乏促成了行业职能的缺失.结论 医药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医院药学转型,药师提高自身素质,从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上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作者:张传英;王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谈讨产后出血的预防、观察与急救护理.方法 对我院从2006年至2011年124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和优质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谭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的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以及神经元内纤维缠结、大脑淀粉样血管病和神经元凋亡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尤其是锌离子在大脑Aβ沉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AD的发病进程.本文就锌离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湛;王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72例四肢主动脉损伤修复术、术前术后护理分期,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防止漏诊.术后注意观察防止再发生大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肢体缺血.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6个月至5年随诊,5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8例肢体成活残留功能障碍,2例因就诊较晚当即截肢,3例术后继发感染、血管栓塞肢体坏死.结论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密切观察非常重要,经认真细致的护理康复,可使术后肢体成活并获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林文霞;杨凤云;张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进行记录,因精神患者的特殊性,一般无陪人,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都要靠护士记录下来.在举证倒置情况下,一旦发生医疗信息纠纷,护理记录就是维护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在精心护理患者的同时,更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做好各项记录.我院自从用电脑录入护理记录开始,笔者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录入存在着不少的缺陷,现将发生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并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乔桂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降低分娩室助产士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助产士专业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环境消毒管理、免疫接种等.结论 通过加强分娩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淑军;钱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作者:陈汝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在临床给予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对比效果.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主要采用两种心理护理治疗方法,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的行为.结果 NOSIE总分第二次、第三次均较第一次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积极因素的社会兴趣因子分明显提高,消极因素的易激惹因子分明显头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增加服药的依从性,增加疗效,减少复发和再住院次数.帮助患者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改变不良习惯,增加人际交往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王延杰;胡桂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与措施.方法 总结2009~2011年12月份对接收至我院急诊观察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方案.结果 52例中48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刘桂红;杨正华;唐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跟骨牵引,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小腿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患肢试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放置于布鲁斯架上,行跟骨牵引.适时拍床头X线片了解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必要时放置纸压垫纠正残余移位.待骨折端达纤维愈合时,去除骨牵引,行小腿管型石膏外固定.结果 30例小腿骨折,疗效评价:10例优(解剖复位),19例良(功能复位),1例差(有一向前20°成角).以上全部病例无过牵及短缩畸形,总优良率达96.7%.结论 跟骨牵引,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小腿不稳定性骨折具有不手术(也避免了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术),愈合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更适合县级以下基层医院,农村,城市社区及家庭病房推广.
作者:乔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锤状指是由于伸指肌腱终腱与末节指骨的连续性中断导致末节手指主动背伸障碍,末节手指屈曲畸形.弹性外固定支架[1,2]具有弹性固定远侧指间关节于过伸位,同时绝对固定近侧指间关节于屈曲位,以使伸指肌腱侧键束及终腱松弛,便于将末节指骨撕脱的骨折块复位或吻合断裂的伸指肌腱终腱.虽然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仍有不足,比如由于近指间关节绝对固定于屈曲位,可致后期关节僵硬,影响功能恢复.为此,我们对临床应用的弹性外固定支架[2]进行改进,设计了近指间关节可以做功能练习的弹性功能练习支架替代原有的弹性外固定支架,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世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外耳道的胆脂瘤称外耳道胆脂瘤,又称为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有人认为外耳道胆脂瘤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未得到公认.亦有称之为表皮病或角化不良[1].本文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5年间收治30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6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创伤出血诱发DIC的原因及预防DIC重要意义.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吉林市中心医院结直肠外科4例直肠癌根治术中出现DIC的临床资料,通过个体化,全面有步骤的心肺复苏、抗休克及DIC治疗,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患者痊愈.结果 表明,对于外科危重患者,预防重于治疗,输血成分应合理搭配,并给予纠正低温,大出血及感染.一旦DIC发生,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还应积极治疗DIC.
作者:祝晓涛;王刚;孙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路径中变异因素的分析提出适合实际的临床路径改进建议和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三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的执行率,分析路径的变异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论 在临床路径中通过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和网站平台的开发,可以增加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和降低变异率,从而真正使临床路径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作者:董秀琴;徐国明;徐鑫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支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支持治疗,包括给予止痛、利尿、护肝、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能量、抗感染等各项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2 mg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续治疗直到病情进展时停药.结果 观察组CR1例,PR7例,SD14例,PD8例,总有效率26.7%,临床获益率73.3%.对照组SD11例,PD19例,总有效率0%,临床获益率36.7%.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 2.8个月.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3.8个月,对照组TTP为1.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5例,稳定12例,下降13例,良好者共计17例,良好率56.7%;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0例,稳定8例,下降22例,良好者共计8例,良好率26.7%.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良好率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使用奥曲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很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皮下注射局部有疼痛,均仅为轻度,不需停药或特殊处理.结论 在常规支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够有效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细胞检验是指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不但为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因此,血常规检测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防止临床诊疗中出现误诊及漏诊,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作者:舒立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初发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已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的患2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 组和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 组.记录治疗前后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而CSⅡ组治疗后稳定期血糖明显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Ⅱ组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小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8例孕妇进行自评量表(SDS)的评定.抑郁症筛查阳性者此后每周进行1次SDS的评定,直至分娩前.然后总结及归纳抑郁症筛查阳性者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后6周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孕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抑郁症筛查的阴性者的4.460倍,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方面.结论 孕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同时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及时纠正及重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彭敏;陈燕桢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