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

舒立云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 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
摘要:血细胞检验是指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不但为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因此,血常规检测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防止临床诊疗中出现误诊及漏诊,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老年内分泌疾病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内分泌患者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20例内分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静脉穿刺前30 min以穿刺点为中心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穿刺中的疼痛程度、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穿刺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内分泌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谢明菊;汪敏;蔡仿玲;范晓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72例四肢主动脉损伤修复术、术前术后护理分期,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防止漏诊.术后注意观察防止再发生大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肢体缺血.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6个月至5年随诊,5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8例肢体成活残留功能障碍,2例因就诊较晚当即截肢,3例术后继发感染、血管栓塞肢体坏死.结论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密切观察非常重要,经认真细致的护理康复,可使术后肢体成活并获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林文霞;杨凤云;张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59例诊治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病因,以利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5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诊断为不同类型的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占85%),胃癌4例(占7%),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占5%),胃黏膜下血管畸形2例(占3%).其中,保守治疗42例,治愈40例,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手术治疗17例,死亡2例.结论 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8例孕妇进行自评量表(SDS)的评定.抑郁症筛查阳性者此后每周进行1次SDS的评定,直至分娩前.然后总结及归纳抑郁症筛查阳性者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后6周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孕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抑郁症筛查的阴性者的4.460倍,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方面.结论 孕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同时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及时纠正及重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彭敏;陈燕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模拟临床医院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课间实训教学中模拟医院标准化模型及妇产科器材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我校模拟医院教育引入医学生临床课间实训教学,08级、09级临床医学班100人尝试模拟临床医院及妇产科标准化模型及医学模拟器材应用于学生的课间实训过程为实验组,2007级临床医学班98人传统教学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如问卷调查,病史的采集能力、妇产科操作能力等.结果 试验组的问卷调查,病史的采集能力、妇产科操作能力的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一年的模拟医院妇产科教学实践,在我校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妇产科临床技能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周晓辉;王宏丽;马鹏;陈昕昕;费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枢椎骨巨细胞瘤1例报道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又称破骨巨细胞瘤(osteoclastoma),是一种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年龄20~40岁,脊柱骨巨细胞瘤占脊柱肿瘤2%~3%[1],脊柱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骶椎,其次为腰椎、胸椎、颈椎.我科收治1例枢椎骨巨细胞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刘峰;张勇;赵爱彬;朱庭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5例患者其中伤后2 d内出现精神症状16例,一周内出现精神症状23例.情绪低落6例,妄想4例,幻觉3例,躁狂5例,定向认知障碍5例,采取保守配合镇静及手术治疗.结果 单纯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5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8例,钻孔引流7例,治疗后精神症状持续5~60 d,2例因严重精神症状转入精神病医院外其余均全部治愈.结论 颅脑损伤后早期精神症状发生率在闭合性脑损伤中较高,损伤部位主要在额颞叶.

    作者:李万义;孙余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耳道胆脂瘤30例临床分析

    外耳道的胆脂瘤称外耳道胆脂瘤,又称为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有人认为外耳道胆脂瘤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未得到公认.亦有称之为表皮病或角化不良[1].本文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5年间收治30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致大咯血1例

    大咯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如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所致的大咯血多青少年发病,且起病凶险,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呼吸科于2005年收治一名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致大咯血青年患者,今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做一临床报告.

    作者:康玲;王婉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35例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行一期标准结肠癌根治术、肠吻合术16例,一期造口、二期切除吻合术9例,姑息性切除7例,永久性造口或肠短路吻合术4例.痊愈出院31例(88.6%),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5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术后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及肿瘤位置选择正确手术方式.

    作者:李远松;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国在院药师职能转变的紧迫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目前我国在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促进其职能转变.方法 对笔者所在地区15家正规医院的在院药师工作现状及临床工作对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考察分析,探索药师职能的体现.结果 在院药师每天要面临大量的调配任务,其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与提高,专业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临床知识的匮乏促成了行业职能的缺失.结论 医药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医院药学转型,药师提高自身素质,从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上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作者:张传英;王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胶体果胶铋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7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胶体果胶铋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对症及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对76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100 mg,4次/d,克拉霉素片0.5 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作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HP阴性率达94.66%.结论 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吴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附56例报告)

    目的 观察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方法 年龄大于75岁,伤前能够独立行走,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2.5年.结果 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髋内翻,钉道感染5例,处置后愈合.螺钉松动3例.结论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满意.

    作者:李国辉;张作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需要在体外循环,血液在体外与不同材料接触易导致血栓形成,在静脉壶内与空气接触,激活了凝血过程内在的瀑布反应,造成体外循环中,主要是透析器中空纤维内,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沉积,更易发生凝血,导致透析器功能受损、堵塞,严重的甚至可造成透析终止.为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透析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剂,应用抗凝剂的目的在于:①保持良好的体外循环状态.②预防因体外循环诱发的凝血活化导致的机体合并血栓性疾病的危险.③减少血液细胞与透析膜接触诱发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进行.目前,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局部枸橼酸抗凝、类肝素、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和阿加曲班)、血小板抑制剂(前列腺素和萘莫司他)等,现就主要几种抗凝剂进行简述.

    作者:李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胎儿宫内窘迫492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指征及其降低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92例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行剖宫产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实施剖宫产的几率在逐年上升,临床主要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指征就是胎心率异常,其次为羊水污染,手术前诊断宫内窘迫的正确率约为16%,手术前未诊断出的占剖宫产的20%.结论 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时候要根据综合资料进行判断,而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部分患者在手术前并未检查出宫内窘迫,但是术中则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这在临床上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作者:齐晓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结果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4.18%;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泌尿道系统疾病占30.00%、消化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 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以及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作者:翟存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加味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配合常规口服卡马西平片、甲钴胺片.对照组单纯以卡马西平片加甲钴胺片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锌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的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以及神经元内纤维缠结、大脑淀粉样血管病和神经元凋亡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尤其是锌离子在大脑Aβ沉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AD的发病进程.本文就锌离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湛;王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他汀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完全同治疗组.观察两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他汀治疗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除了常规用于降血脂治疗,还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张宁;王振华;陈玉珺;秦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