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锌与阿尔茨海默病

王湛;王振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锌, 锌转运体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的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以及神经元内纤维缠结、大脑淀粉样血管病和神经元凋亡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尤其是锌离子在大脑Aβ沉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AD的发病进程.本文就锌离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更年期功血患者267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以及服用甲羟孕酮,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观察1组明显低于观察2组.结论 服超低剂量米非司酮能诱导更年期功血患者闭经,月经规则或经量减少,副反应小,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马俊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微机录入缺陷分析及措施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进行记录,因精神患者的特殊性,一般无陪人,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都要靠护士记录下来.在举证倒置情况下,一旦发生医疗信息纠纷,护理记录就是维护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在精心护理患者的同时,更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做好各项记录.我院自从用电脑录入护理记录开始,笔者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录入存在着不少的缺陷,现将发生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并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乔桂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分析,总结长期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大多数患者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周到细致的观察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十分重要.

    作者:董南顺;金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膳食营养及心理发育状况探讨

    目的 对儿童的膳食营养及其心理发育状况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治接受儿童发育健康检查的100例儿童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及心理发育测试,分析其的测试结果.结果 在这100例儿童患者中,有60例儿童心理发育正常,处于中等水平,30例发育偏差,10例发育低下.结论 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与其的心理发育密切相关,重视儿童营养问题,合理改善儿童的膳食结构,适当补充钙、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有效促进儿童的心理及智力发育.

    作者:张夕秋;张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出血少,美观,对肠道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在妇科的应用日益普及,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宽,但腹腔镜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即使有良好的腹腔镜手术技术,也不能绝对避免并发症发生,因此医师都必须熟悉腹腔镜手术可能发生并发症,认识和重视,才会尽可能性防治和减少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阐述常见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作者:樊岩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防治对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78例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占35.9%,高血压占21.8%,风湿性心脏病占19.2%,其他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等只占一部分比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占33.3%,持续性心房颤动占66.7%,结论 老年人心房颤动常见原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久性房颤比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作者:代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析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经精心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由于疾病本身症状的影响,使患者忽略了足部问题的存在,使得糖尿病足逐步形成并恶化.通过临床综合处理及精心护理,可达到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及截肢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8例孕妇进行自评量表(SDS)的评定.抑郁症筛查阳性者此后每周进行1次SDS的评定,直至分娩前.然后总结及归纳抑郁症筛查阳性者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后6周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孕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抑郁症筛查的阴性者的4.460倍,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方面.结论 孕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同时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及时纠正及重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彭敏;陈燕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乙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性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诊治的慢性乙性肝炎198例,进行HBV DNA 定量并与HBeA g定量、HBsA g定量进行观察.结果 HBV DNA 定量HBV DNA ≥107 cop ies/ml时HBeA g定量(1.0616±1.3656)NCU/ml;107> HBV DNA ≥105时HBeAg定量(0.2892±0.5854)NCU/ml.结论 HBV DNA 定量与HBeA g定量呈正相关性.

    作者:许世琴;田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措施

    目的 为了降低分娩室助产士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助产士专业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环境消毒管理、免疫接种等.结论 通过加强分娩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淑军;钱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35例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行一期标准结肠癌根治术、肠吻合术16例,一期造口、二期切除吻合术9例,姑息性切除7例,永久性造口或肠短路吻合术4例.痊愈出院31例(88.6%),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5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术后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及肿瘤位置选择正确手术方式.

    作者:李远松;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胎儿宫内窘迫492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指征及其降低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92例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行剖宫产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实施剖宫产的几率在逐年上升,临床主要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指征就是胎心率异常,其次为羊水污染,手术前诊断宫内窘迫的正确率约为16%,手术前未诊断出的占剖宫产的20%.结论 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时候要根据综合资料进行判断,而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部分患者在手术前并未检查出宫内窘迫,但是术中则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这在临床上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作者:齐晓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和恢复12例,死亡3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艳辉;赵艳杰;李迎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与护理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6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门诊治疗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低血糖影响因素排在首位是监测不到位,依次是缺乏饮食知识、缺乏药物使用知识、不恰当的运动以及年龄因素.结论 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风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瘀血证的辨证论治

    目的 探讨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具体特点.方法 总结瘀血证的病因病机、证侯特点及治疗常用方药.结果 瘀血证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科,如内科心血管疾病、急腹症、妇产科、皮肤科及各类慢性疾病等,但治疗方法相同,即所谓证同治亦同.结论 必须在理论上对有关瘀血证治,有深刻的认识,分清疾病症候的实质,弄清病因病机,并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灵活贯通配方,或联合组方,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奥曲肽治疗3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支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支持治疗,包括给予止痛、利尿、护肝、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能量、抗感染等各项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2 mg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续治疗直到病情进展时停药.结果 观察组CR1例,PR7例,SD14例,PD8例,总有效率26.7%,临床获益率73.3%.对照组SD11例,PD19例,总有效率0%,临床获益率36.7%.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 2.8个月.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3.8个月,对照组TTP为1.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5例,稳定12例,下降13例,良好者共计17例,良好率56.7%;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0例,稳定8例,下降22例,良好者共计8例,良好率26.7%.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良好率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使用奥曲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很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皮下注射局部有疼痛,均仅为轻度,不需停药或特殊处理.结论 在常规支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够有效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作者:张大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60例患者均安全出院.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 h~10 d,故应高度警惕产后子痫的发生;因产前大量应用解痉、镇静剂,可致宫缩乏力,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防止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郝转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管介入协同手术治疗肌间血管瘤

    目的 探讨肌间血管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用介入方法,术前注入平阳霉素碘油并明胶海绵堵塞供血血管后手术切除血管瘤.结果 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结论 血管介入平阳霉素加碘油注射后栓塞主干血管后手术切除血管瘤治疗肌间血管瘤是比较彻底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贤;梁杰;卫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