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森;王凤田;丁淑军;裴耀文;林艺;孙大鹏;王建醒;王显军
目的 了解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规律,为疾病预防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3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日报告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山东省分别报告手足口病141 468例、95 843例、88 844例和72 211例,发病水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年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9月;每年周末的报告数低于周五和周一,且周五的报告数也低于周一.结论 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说明人类活动短期周期性变化给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连森;王凤田;丁淑军;裴耀文;林艺;孙大鹏;王建醒;王显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际有效率为100%的非劣效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推断方法.方法 分别介绍获得率差的传统正态近似方法和Newcombe-Wilson得分方法的基本理论,再通过实例计算两组率为100%时的率差及合理的试验设计.结果 Newcombe-Wilson得分方法解决了两组有效率都为100%率差置信区间的计算问题;实例采用传统近似正态进行试验设计,保守估计成功率为98%,非劣效界值取10%时,每组样本为33例, 当实际成功率都为100%,两组率差点估计和95%置信区间估计为0.0%(-10.4%,10.4%),试验失败.结论 Newcombe-Wilson得分方法能够计算非劣效临床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都为100%率差的置信区间;在高成功率非劣效试验设计中还应考虑Newcombe-Wilson得分方法进行试验设计.
作者:唐欣然;黄耀华;王杨;李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8抗体(antibody against Interleukin 18,anti-IL-18)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serologic assay,ELISA)对328例煤工尘肺患者、230例观察对象、309例接尘者及39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抗体及R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观察对象组及接尘组人群血清IL-18抗体及R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贰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IL-18抗体的表达水平高于壹期尘肺患者(P=0.019),叁期尘肺与壹期尘肺相比患者血清IL-18抗体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7).不同X线分期患者血清R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6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中IL-18抗体与RF间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IL-18抗体及RF均存在高表达,且在一定范围内随X射线胸片表现分期的增高表达升高;但是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提示IL-18抗体及RF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煤工尘肺发生发展.
作者:杨雯;姚武;郝长付;刘素娜;程远博;暴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急性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损害作用.方法 30只健康成年CD-1雄性小鼠被随机分入对照组和LPS组.LPS处理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给予LPS(1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LPS处理后不同时点(3h、6h、12h和24h)分批剖杀小鼠.称量睾丸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睾丸病理组织学损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以观察睾丸间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LPS处理后12h和24 h小鼠的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处理后12h和24 h小鼠睾丸内生精上皮结构破坏,生精细胞数量减少;LPS处理后3h、6h和12 h小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F=5.24,P=0.004);LPS处理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单次腹腔注射LPS(1 mg/kg)可引起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血清睾酮含量.
作者:杨露露;王华;姬艳丽;陈远华;王颖;胡永方;徐德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分析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类滚雪球法招募男男性行为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男男性行为者的人口学、行为学信息,并采集8 ml静脉血液进行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招募研究对象472名,HIV抗体阳性率为8.9%(42/472),梅毒抗体阳性率6.6% (31/47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6个月从未使用安全套(OR=3.83,95% CI:1.27 ~ 11.54,P=0.017)、性取向中双性恋(OR =0.42,95% CI:0.19~0.93,P=0.033)、梅毒抗体阳性(OR=4.19,95% CI:1.59 ~ 11.00,P=0.004)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影响HIV感染的因素广泛存在,应积极采取相关防制措施,控制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扩散和蔓延.
作者:张琬悦;章任重;王珏;王玲;潘颂峰;李佑芳;贾曼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新研究方法的涌现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现代流行病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近期研究表明,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难以用成年期的暴露状态来完全解释.综合的、动态的生命历程研究框架的提出,为探索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病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生命历程流行病学整合了成人生活方式模型与胎生起源学说,并将其扩展到生物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以促进个人和群体远期健康水平.本文对生命历程流行病学的定义、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以及它在慢性病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生命历程流行病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郑媛;何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型别.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9 903例,重症3 071例,死亡108例.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1.44%,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8.87%.发病高峰在4~7月,西安、渭南、咸阳是主要的高发地区.全省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6 603例,其中普通病例4 872例,重症1 673例,死亡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原构成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4.81%,18.87%和36.31%.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不同(x2=622.46,P<0.001).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病原学构成以EV71、CoxA16为主,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
作者:郑媛;周步宇;关路媛;魏菁;马萍;余鹏博;徐艺;李红蕾;朱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新确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HIV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台州地区2012-2013年新确诊的所有≥18岁的HIV感染者进行pol基因扩增并测序.运用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核酸序列库,判定HIV基因亚型.根据WHO耐药突变位点列表(2009年)并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耐药突变位点及其对各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有507名HIV感染者纳入研究,成功扩增416例(82.1%)患者血浆HIV的pol基因,共发现7种HIV基因亚型,分别是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CRF01 _AE/B、CRF01_BC和CRF06_cpx,以CRF01_AE为具优势的亚型,占49.8%;其次是CRF07_BC,占32.0%.13例感染者具有WHO推荐的耐药突变位点,耐药率为3.1%.结论 浙江省台州地区的HIV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低水平状态,然而,潜在耐药突变率较高,随着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进一步推动,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作者:张星灿;吴琼海;沈伟伟;丁盈盈;林海江;何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网络直报后实施的管理措施对乙肝诊断报告的影响.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终审报告的乙肝病例的发病趋势、分类、实验室确诊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天津实施措施前后和国家同期比较,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网络直报初期天津与国家发病趋势一致(t=1.00,P=0.421),均上升,建立报告标准后天津发病趋势改变(x2趋势=924.84,P<0.001),与国家趋势不同(t=9.74,P<0.001);统一标准后发病数(率)下降的主要以慢性乙肝为主;通过设立肝炎监测点能够提高乙肝分类率、实验室诊断率和肝炎分型率等主要诊断指标质量.结论 设立肝炎监测点能够提高乙肝诊断和报告质量,制定明确统一的乙肝报告标准是结束混乱报告及保证连续监测有效的根本措施.
作者:吴伟慎;陈静;何海艳;赵莹;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嘉兴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现状和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嘉兴市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服药情况等,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3例艾滋病患者过去一个月的抗病毒治疗总服药依从性为58.54%,不饮酒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饮酒的患者好(OR =6.81,95% CI:2.09~22.12,P =0.001),而具有良好的服药知识的患者较不具备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OR=4.02,95% CI=1.674~9.65,P=0.002),有工作的患者比无工作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OR =2.41,95% CI=1.04~5.57,P=0.040).结论 根据相关因素建立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可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葛锐;罗建勇;徐文贤;朱武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发达的制造业使东莞市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截至2012年末,东莞常住人口达829.2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达642.21万人[1].作为这座城市的庞大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在为该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身体健康却得不到保障.为此,通过调查该人群的健康现状及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发现健康隐患进而探索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
作者:卢楚虹;汤松涛;钟健湖;林伟权;王培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探讨激素及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为SLE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广州市SLE患者进 行研究,经实验室确诊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者为感染组,没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运用Epi Data 3.02双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2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34.23%.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SLEDAI评分、受累系统数量等方面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有关(均有P<0.05).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与SLE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无关(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贫血(OR(95% CI):4.17(1.33~13.16))、病程长(OR(95% CI):2.35(1.07~5.18))、SLEDAI评分(≥10) (OR(95% CI):15.88(5.83 ~43.22))等.激素治疗(>40 mg/d)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1.07(0.49 ~2.35),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0.96(0.50~ 1.85)(均有P>0.05).结论 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无关.积极控制感染和贫血,减少受累器官的数量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曾转萍;廖日房;庾永基;姚振江;周俊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安庆农村地区男性人群吸烟状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8月6日~24日在安庆地区农村人群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受试者简易精神状态(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吸烟信息和其他相关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吸烟与MMSE评分的关联.结果 615例男性受试者纳入终分析.调整年龄、教育程度、血压、体质指数、生活习惯、饮酒、卒中史和抑郁评分后,与从不吸烟者(24.4±5.0)相比,吸烟者(以前或现在吸烟者)(24.8±4.7)(β=0.72,sx=0.35,P=0.038) MMSE评分增加.在文盲人群,以前吸烟(22.3 ±4.6)(β=1.62,sx=0.83,P=0.05)和现在吸烟者(21.9±4.8)(β=1.36,sx=0.68,P=0.046)与从不吸烟者(20.8±4.8)相比,MMSE评分明显增加;而在不同年龄分层,二者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吸烟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且在文盲人群中更为明显.
作者:崔伟;罗静;丁昱;蒋善群;郑美丽;汪凯;谢海群;秦献辉;唐根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安徽省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简称丙肝)诊断能力的变化,分析其对丙肝病例报告的影响,并预测丙肝报告发病趋势.方法 对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网络报告病例数与具有分型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对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丙肝病例构成比进行x2趋势检验.结果 至2013年,省级医疗机构已全部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市、县区和乡级具有丙肝分型诊断能力的报告单位分别占应报医疗机构数的96.43%、77.09%和13.30%.2004-2013年,安徽省丙肝报告医疗机构数增加与报告发病数上升呈正相关(r =0.992,P<0.001).结论 安徽省丙肝报告病例数上升与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提升有关,且安徽省市、县区和乡级医疗机构丙肝报告病例数在未来将继续上升.
作者:崔利利;苏斌;程晓莉;吴建军;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皖西农村地区留守居民的饮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一系列慢性病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安徽六安三个地区抽取18个行政村,对4 040位留守居民进行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 936份.本次调查发现:(1)92.53%的农民饮食规律,98.02%经常吃蔬菜;(2)较少摄入(7.93%~28.38%)酸、甜、油炸、加工食品等食品;(3)农民饮食偏咸(98.98%),爱吃腌制食品(74.87%),米/面等谷物摄入多(80.31%),半数以上农民经常吃肉类、热烫、辛辣等食品;(4)白肉、水果、牛奶等食品摄入很少;(5)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地区分布是很多饮食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需重视农村留守居民这一个弱势群体,对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健康干预并引导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
作者:石勇;陈蓬来;柴静;王德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5-2012年南昌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的时空聚集性特征,为当地乙肝防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2005-2012年南昌市乙肝疫情报告数据,以疫情信息中的现住详细地址和诊断日期分别作为地理和时间变量,建立具有时空属性的数据库,通过SaTScan 9.1.1软件分析南昌市乙肝发病的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05-2012年南昌市乙肝的发病不是随机的,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特征.研究期间,进贤县均属于一类聚集区;西湖区在2006、2011、2012三个年度均为二类聚集区,其他区县在个别年度也有时空聚集现象.结论 南昌市2005-2012年乙肝的发病分布存在一定的时空聚集性,当地卫生机构应给予进一步关注.
作者:陈宝;李辉;刘明斌;戚京城;熊昌辉;曹飞;李譞超;黄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问卷调查技术认知、实践的角度,探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调查问卷技术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医学专业有关问卷调查技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北省2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专业五年级全体本科生进行调查,共计141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调查对象认为问卷调查技术在获取人群疾病和健康信息方面的作用“很大”或“较大”者占75.17%,认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真实”或“较真实”者占65.25%,有58.87%认为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很高”或“较高”,有62.41%认为开展问卷调查“很难”或“较难”.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作用的态度与其调查问卷测量属性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基本原则的知晓情况有关,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真实性的态度与问卷调查基本原则的知晓情况、参加问卷调查设计次数有关,参加问卷调查设计次数与学生对调查问卷工具科学性态度有关,学校、性别、调查问卷测量属性知晓情况与问卷调查研究难度态度有关.结论 预防医学医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的认知、实践水平对其问卷调查技术相关态度有影响.建议高校加强问卷调查技术跨学科综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的正向态度.
作者:左群;杨红茹;石玥;张晓宣;崔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RS/GIS技术探索性研究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的环境因素,为广西乙脑的区域性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广西各市县乙脑的病例数据、人口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等资料,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生态因素与乙脑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高程、林地构成比与乙脑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而地表温度、耕地面积构成比、建筑用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病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尚不能认为草地构成比、水域构成比和未利用土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生有关.反距离加权插值图显示乙脑发病率与环境因素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一致性.结论 广西乙脑流行的空间格局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通过RS/GIS技术可以提取和分析乙脑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而实现乙脑的生态监测,这是对乙脑流行趋势进行早期预测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秋兰;周红霞;仇小强;李峤;唐咸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影响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和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因素.方法 对句容市人民医院2008年09月~ 2013年05月的住院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肝组织病理炎症或者纤维化是否达到2级(期),把52例ALT≤2 x 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不同年龄、血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肝组织高纤维化或炎症组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低于低纤维化或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8).HBeAg阴性患者的ALT、谷草转氨酶(casparate aminotrans fer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高于阳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年龄、ALT、AST、Tbil及血清病毒载量对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无影响(均有P>0.05).结论 白蛋白水平的下降和HBeAg阴性有助于预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
作者:陈红波;张媛袁;陆晓梅;黄鹏;徐银;喻荣彬;苏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佳木斯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病例数据采集,分析该疾病发病的流行规律,寻找有效控制其流行的防控措施.方法 针对1949-2012年佳木斯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佳木斯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13.27/10万,传染源以姬鼠型为主,表现为混合疫区.人群分布男性发病率是女性3.48倍,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72%,并向多职业扩展.时间分布与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密切相关,为双峰型,秋冬峰所占比例为80年代87.89%下降至2000年以后的47.32%,呈现下降趋势,春峰所占比例为80年代6.37%上升至2000年以后的32.48%,呈现上升趋势.呈现了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主的地区分布特点.结论 佳木斯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表现为春季发病率增多趋势,但仍以秋冬为主,以农民群体向多职业扩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扩散为特点.
作者:王敬磊;赵亚双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