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与慢性脑供血不足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庞秀宇;李雪;庞秀明;庞秀玉;李颖;姜昆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黑龙江省中医院门诊确诊的新发病例142例,正常对照组142例.该病例对照研究将年龄、性别作为匹配因素进行1:1个体匹配,比较病例组、对照组CRP水平的组间差异;将CRP水平四分位分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危险度.结果 病例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Z=-3.69,P<0.001);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之后,结果表明血清CRP水平高四分位组的CCCI患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3.08倍(OR =3.08,95%CI:1.27~7.46).结论 血清CRP升高与CCCI患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梅毒、淋病病例报告影响因素,为评估梅毒、淋病疫情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淋病、艾滋病报告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比三种病例数据的变化情况,采用Excel 2007软件处理数据,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艾滋病疫情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0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0.83:1,年均增长率为36.41%,以胎传梅毒及隐性梅毒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46.37%、41.42%;2001-2012年淋病疫情呈缓慢下降态势.结论 梅毒、淋病报告病例数的变化与国家和地方的性病艾滋病相关法规相关联.采取性病艾滋病资源整合、综合防治,对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将收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苗香芬;白广义;王伟;邓祖昆;赵宏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现况

    目的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除了吸烟是其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外,近年来研究报道肺部炎症性疾病也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与肺部慢性炎症有关的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陈群霞;蔡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γ干扰素(γ Interferon,IFN-γ)、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e-2,HBD-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ant protein-1,MPC-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IL-2R、IFN-γ、HBD-2、MPC-1的含量,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同胞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SIL-2R为(344.01±92.92) pg/ml、INF-γ为(243.84±51.40) pg/ml、HBD-2为(238.24±44.26) ng/L、MPC-1为(251.01 ±64.71) n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肺结核患者中痰菌涂片阳性组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肺结核病感染的程度、演变等有关.

    作者:刘楠;毛辉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徽省MSM社群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差序格局研究

    目的 了解安徽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内不同关系层同伴(男友/固定性伴、同性偶然性伴、MSM社群普通朋友、MSM社群一般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差序格局特征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方法 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匿名调查安徽省184名HIV阳性MSM和202名HIV阴性MSM.结果 HIV阴性MSM对不同关系层的HIV/AIDS患者的羞辱和歧视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7.76,P<0.001),且这种差异呈现出关系越亲近,羞辱和歧视情况越严重的趋势.同性性伴关系层主要表现在对性要求的拒绝和排斥,而社群普通朋友和一般人员则主要表现为议论、言语羞辱和嘲笑.结论 MSM社群中普遍存在对HIV/AIDS患者的羞辱和歧视,且具有一定的差序格局特征,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作者:杨慧云;吴贻乐;孙业桓;王君;姚辉;张洪波;赵雪;陈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进展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服用达沙替尼治疗的CML进展期患者(加速期3例,急变期13例),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率,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 16例CML进展期患者中有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omplete hematologic remission,CHR),达到CHR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其中3例加速期患者中2例获得CHR,13例急变期患者中7例获得CHR,(4例急淋变患者均获得CHR,5例急粒变患者有3例获得CHR,4例急单变患者均未获得CHR);急变期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和CHR的比例较加速期无统计学差异(P=1.000),急变期患者疾病进展的发生率较加速期患者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6).急变期患者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加速期患者有所升高(P=0.518);患者2年生存率是37.5%(6例/16例),中位生存时间是12个月(95% CI:0 ~ 24.9).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CML进展期患者疗效较好,是加速期、急淋变及急粒变的患者的一个优先的治疗选择.

    作者:郭峰;陈莹莹;杨明珍;曾庆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住人口抗HAV-IgG水平现状,为政府部门制订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 ~5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中进行抽样,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和血清标本3 37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血清中抗HAV-IgG 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深圳市常住人群抗HAV-IgG阳性率为63.2%;抗HAV-IgG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深圳出生的1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AV-IgG阳性率均高于非深圳出生;但甲肝疫苗免疫效果在甲肝疫苗初种后5 ~10年后逐渐下降.结论 虽然深圳市常住人口中甲肝抗HAV-IgG阳性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应加强甲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重视6~15岁年龄组人群甲肝疫苗的补种.

    作者:路滟;廖玉学;董书贤;李晓恒;卢次勇;刘益民;王敬忠;陈戊申;程锦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0年中国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及20年间的变化规律

    目的 分析我国2010年年龄别的营养缺乏性死亡与伤残的疾病负担及20年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对中国的估计,描述了中国分年龄组人群营养不良的疾病负担现状和20年的变化规律.主要指标包括死亡率、早死导致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导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结果 中国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死亡率及DALY率在过去的20年中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壮年人群DALY率下降趋势明显.<5岁儿童及≥70岁老年人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仍值得关注,<5岁年龄组缺铁性贫血的YLD率有所上升;≥70岁老年人的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DALY率下降并不明显,缺碘与其他营养不良的DALY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按年龄分组的疾病负担更能准确地反映不同营养缺乏造成的影响,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葛辉;周脉耕;于石成;金丽珠;杜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LDH2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饮酒行为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基因(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2,ALDH2)多态性与男性饮酒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对823名正常男性ALDH2的9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 调整年龄、受教育、婚姻、收入和吸烟后,5个SNP与饮酒行为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rs671 (G> A),OR=0.35,95% CI:0.27~0.45,P<0.001;rs2283354(G>A),OR =1.61,95% CI:1.26 ~2.05,P<0.001;rs4767939(G>A),OR=1.46,95% CI:1.01 ~2.11,P=0.042;rs79073142(T>C),OR=1.71,95% CI:1.37 ~2.14,P<0.001;rs2106696(A >T),OR=1.75,95% CI:1.40 ~2.19,P<0.001).携带危险等位基因个数越多,发生饮酒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趋势性P值<0.001).SNP两两之间的交互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中国男性饮酒行为.

    作者:黄辰宇;沈伟;朱猛;王铖;马红霞;沈洪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育相关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6的分子克隆及活性分析

    目的 对克隆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6(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6,usp26)基因进行表达和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小鼠全血中扩增获得usp26基因并测定序列.将基因片段与pGEX-6p-1拼接,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使蛋白表达并利用Ub-Met-β-gal鉴定活性.用多重比对方法分析人类、小鼠及褐家鼠usp26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差异.结果 本实验克隆出usp26基因.构建出pGEX-usp26质粒,该质粒表达出GST-USP26结合蛋白并测得其活性.三个种属含有相同的赖氨酸结构域(Cys box)与组氨酸结构域(His box)特征部位氨基酸.结论 usp26基因克隆并表达成功,完成活性测定,为进一步探索usp26在男性不育机制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活性研究方法.

    作者:杜霈;赵晶晶;秘迎君;赵静;韩薇;闫静;刘殿武;田庆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徽省某省级三甲综合医院2009-2013年度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研究安徽省某省级三甲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报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例,为制定相关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性学的研究方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软件对2009-2013年期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该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 384例次,2009-2013年分别为269、1 142、1 109、1 305和1 559例次,呈逐年上升,其中男性3 426例次(占63.63%),女性l 958例次(占36.37%),15 ~ 59岁患者3 726例次(占69.21%),3 675例次为合肥市人口(占总数的68.26%).所有报告病例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2 128例次,占39.52%).5年来,各年前6位发病顺位排序基本相似,以肝炎(1 992例次)、感染性腹泻(943例次)、其他传染性疾病(891例次)、流行性腮腺炎(480例次)、肺结核(404例次)和梅毒(204例次)为主.结论 相关部门可根据该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作者:汪松;杨琍琦;赵卉;项和平;周连帮;刘瑞;丁才雨;张博;叶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柳州市2010-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西柳州市2010-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0-2013年柳州市14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监测并对学生视力不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6.67%,随年级的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 209.87,P<0.001);小学生视力不良构成比以轻度(39.99%)和中度(37.79%)视力不良为主,初中和高中生均以中度(分别为32.71%和26.19%)和重度(分别为56.19%和66.91%)视力不良为主,且2010-2013年份中小学生的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学龄段的上升而逐渐增加(x2趋势分别为1496.78,2 035.68,2 085.87,1 218.22;均有P<0.001);每年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均有P<0.00l).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加重,并呈现低龄化现象,为有效预防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卫生、教育部门及家长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意识,重视早期视力筛查.

    作者:覃忠书;覃彦香;韦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山东省莱州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莱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治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60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分布在辖区内88.24%(15/17)的乡镇、5.70%(58/1 018)的村;男性29例,女性31例,男女性别比0.94∶1.95.00%的病例为农民,98.33%的病例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时间集中在4 ~10月之间,发病高峰在每年5~7月.14例病例死亡,病死率高达23.33%;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菜州市分布范围广,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村中老年人,病例分布有明显季节性,应加强对农村中老年高危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努力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雪华;李金萍;朱金宝;邓文海;张晓梅;丁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h1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T help cell 1,Th1)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交互作用与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选择来自广西地区720例新发肝癌患者和784例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Th1细胞因子基因4个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交互作用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基因4个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个SNP位点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而携带4个Th1细胞因子危险基因型个体是携带0~1个危险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风险的1.65倍.IL-2基因-330位点和IFN-γ基因-1615位点存在SNP-SNP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OR=1.08,95% CI:1.02~1.14).结论 单个Th1细胞因子基因SNP位点可能与广西地区人群肝癌患病风险无关联,而Th1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作用及SNP-SNP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患病风险

    作者:贝春华;余红平;于祥远;谭盛葵;柏桦;仇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牙周炎与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牙周炎与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 从某医院体检人群中选取单纯牙周炎175例(轻、中、重度牙周炎分别为70例、58例和47例)和健康对照组200例为研究对象,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心理因素(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量表)及生活方式等内容.结果 轻、中、重度牙周炎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及检出率均高于健康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危险因素有抑郁情绪(OR=4.090,95% CI:1.901 ~8.800)、焦虑情绪(OR =3.311,95% CI:1.586 ~6.912)、糖尿病(OR=2.543,95%CI:1.387 ~4.665)、高血压(OR=2.505,95% CI:1.353 ~4.638)、吸烟(OR=2.262,95% CI:1.622~3.154)、不良口腔习惯(OR=1.838,95% CI:1.081 ~3.127)和饮酒(OR=1.705,95% CI:1.225 ~2.374),保护因素有刷牙时间≥3 min(OR =0.318,95% CI:0.186 ~0.544)、定期牙周检查(OR=0.374,95% CI:0.203 ~0.689)、使用牙线(OR=0.450,95% CI:0.262 ~0.772)、积极心理应对方式(OR=0.492,95% CI:0.288 ~0.840)和饮用绿茶(OR=0.674,95% CI:0.470~0.966).结论 改善牙周炎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血糖、血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戒除不良行为等,可降低牙周炎的患病率.

    作者:施六霞;段滢;朱丽君;梁伟;贺连平;金岳龙;姚应水;王祥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护群体职业紧张和职业枯竭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目的 对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和职业枯竭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地区12家综合性医院的1 5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OSI-R及其3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 sα系数)在0.887~0.934之间,分半信度在0.913 ~0.941之间,重测信度在0.558~0.755之间(P <0.001).MBI-GS的Cronbaeh's α系数为 0.875,分半信度为0.947,重测信度为0.672(P <0.001).OSI-R中大多数条目,MBI-GS中的所有条目在相应维度上的因子载荷量较理想.结论 OSI-R和MBI-GS两个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OSI-R中存在不尽合理的条目,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改,使之能更好的在医护群体中推广使用.

    作者:韩姗珊;陈娜萦;刘翘楚;黄开勇;王晓敏;杨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柳州市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眼底检查,将l 51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按眼底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发现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尿白蛋白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处于7%~、8%~、≥9%的3组糖尿病患者相对于参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发生DR的危险性均高(OR=1.431,95% CI:1.032 ~1.984;OR=1.804,95% CI:1.170 ~2.782;OR=2.612,95% CI:1.699 ~4.016);尿蛋白≥200 mg/L较参照组(<30 mg/L)发生DR风险高(OR=1.912,95% CI:1.219 ~ 2.999);病程15~年、≥20年发生DR的危险也较参照组(<5年)高(OR=1.553,95% CI:1.035~2.330;OR=2.038,95% CI:1.182 ~ 3.514);收缩压≥150 mmHg发生DR风险(OR=1.749,95% CI:1.202~2.544)高于参照组(<120 mmHg);年龄、性别、血脂、舒张压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尿白蛋白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柳珠;邹凯;陈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与慢性脑供血不足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黑龙江省中医院门诊确诊的新发病例142例,正常对照组142例.该病例对照研究将年龄、性别作为匹配因素进行1:1个体匹配,比较病例组、对照组CRP水平的组间差异;将CRP水平四分位分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危险度.结果 病例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Z=-3.69,P<0.001);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之后,结果表明血清CRP水平高四分位组的CCCI患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3.08倍(OR =3.08,95%CI:1.27~7.46).结论 血清CRP升高与CCCI患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庞秀宇;李雪;庞秀明;庞秀玉;李颖;姜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方案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 分两组,第一组分别进行200 mA、100 mA、50 mA、25mA扫描,第二组设置噪声指数为9.2、15、20、25、30扫描;测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CT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CTDIvol)、噪声指数、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CNR)数据进行客观分析,评估肺窗、纵膈窗图像主观评分.结果 第一组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肺窗和纵膈窗评分为:5.96、5.85、5.04、4.22和5.97、5.22、4.26、3.30;DLP为:126.10、66.90、33.35、16.83;CNR为0.82、0.62、0.42、0.27;CTDvol为:8.85、6.41、3.35、1.71;噪声为:13.72、17.06、23.03、30.51.肺窗、纵膈窗评分及CNR、DLP、CTDIvol随着管电流的降低明显降低,噪声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而升高.第二组随着噪声指数的增加肺窗和纵膈窗评分为6.00、6.00、5.98、5.86、4.39和6.00、5.90、5.71、4.80、4.08;DLP为:108.4、88.10、72.10、61.40、51.10;CNR为0.93、0.68、0.51、0.39、0.30. CTDIvol为:10.77、8.74、6.66、5.22、3.74.肺窗、纵膈窗评分及CNR、DLP、CTDIvol随着噪声的增加明显降低.结论 将管电流降至50 mA或将噪声指数升至30,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顾金凤;刘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湖北省2006-2012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6-2012年湖北省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湖北省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监测,对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湖北省共报告29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比例平均为4.63%;0~5岁年龄组人群在ILI中所占比重大,为50.71%;随着年龄的增长,ILI比例逐渐递减,60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低,仅为2.24%.各年龄组流感样病例比例随时间呈现季节性差异,疫情报告的时间分布主要为每年春节前后及开学季.毒株型别分布呈现交替流行态势,且除2011年外,其余年度均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流行高峰.结论 湖北省流感流行峰及优势毒株呈现季节性及交替分布态势,长期稳定的病例及病原学监测可以为流感疫情的预警、疫苗株的选择提供良好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刘琳琳;方斌;叶国军;李翔;李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农村地区人群吸烟状态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地区人群吸烟状态与血脂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5月在安庆及连云港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吸烟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实验室检查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估计吸烟与血脂指标的关联.结果 26 51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0 066人(38.0%).调整年龄、地区、体质指数、饮酒后,男性当前吸烟者的甘油三酯(β =0.37,sx=0.16,P=0.020)显著高于、高密度脂蛋白(β=-0.26,sx=0.08,P<0.001)显著低于不吸烟者,女性当前吸烟者的总胆固醇(β=1.28,Sx=0.46,P=0.005)和低密度脂蛋白(β=1.15,Sx=0.41,P =0.006)显著高于不吸烟者.按年龄分层,吸烟与血脂的关系主要见于高年龄段,低年龄时未见吸烟与血脂显著相关.结论 吸烟与血脂存在关联,吸烟者的血脂高于不吸烟者,吸烟与血脂的关系在高年龄人群中较为明显.

    作者:丁昱;罗静;崔伟;王滨燕;唐根富;臧桐华;秦献辉;汪月娟;李幼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