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情况分析

苗香芬;白广义;王伟;邓祖昆;赵宏儒

关键词:梅毒, 淋病, 流行病学方法
摘要:目的 了解梅毒、淋病病例报告影响因素,为评估梅毒、淋病疫情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淋病、艾滋病报告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比三种病例数据的变化情况,采用Excel 2007软件处理数据,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艾滋病疫情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0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0.83:1,年均增长率为36.41%,以胎传梅毒及隐性梅毒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46.37%、41.42%;2001-2012年淋病疫情呈缓慢下降态势.结论 梅毒、淋病报告病例数的变化与国家和地方的性病艾滋病相关法规相关联.采取性病艾滋病资源整合、综合防治,对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将收到双赢的效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安徽省某省级三甲综合医院2009-2013年度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研究安徽省某省级三甲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报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例,为制定相关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对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性学的研究方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软件对2009-2013年期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该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 384例次,2009-2013年分别为269、1 142、1 109、1 305和1 559例次,呈逐年上升,其中男性3 426例次(占63.63%),女性l 958例次(占36.37%),15 ~ 59岁患者3 726例次(占69.21%),3 675例次为合肥市人口(占总数的68.26%).所有报告病例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2 128例次,占39.52%).5年来,各年前6位发病顺位排序基本相似,以肝炎(1 992例次)、感染性腹泻(943例次)、其他传染性疾病(891例次)、流行性腮腺炎(480例次)、肺结核(404例次)和梅毒(204例次)为主.结论 相关部门可根据该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作者:汪松;杨琍琦;赵卉;项和平;周连帮;刘瑞;丁才雨;张博;叶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9-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流感样病例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2009-2013年普陀区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数据,分析各周次和月次的就诊百分比和病原学分型阳性率、构成比等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3年普陀区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2.50%、2.46%、2.11%、3.27%、7.15%,每年有两个季节高峰;2009-2013年,共检测标本3 656份,阳性率为27.13%,以A型为主;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共接报41起,发生地主要在中小学校.2、3、9、1 1和12月份发生起数较高,占全部事件的78%.结论 近五年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在波动中逐渐走高,每年有两个就诊高峰,尤其冬春季,需警惕学校和幼托机构的聚集性病例的发生;流行毒株每年发生变化.

    作者:崔燕;周艳冰;王瑞;孔令娜;蒋潇丽;桑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住人口抗HAV-IgG水平现状,为政府部门制订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 ~5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中进行抽样,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和血清标本3 37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血清中抗HAV-IgG 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深圳市常住人群抗HAV-IgG阳性率为63.2%;抗HAV-IgG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深圳出生的1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AV-IgG阳性率均高于非深圳出生;但甲肝疫苗免疫效果在甲肝疫苗初种后5 ~10年后逐渐下降.结论 虽然深圳市常住人口中甲肝抗HAV-IgG阳性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应加强甲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重视6~15岁年龄组人群甲肝疫苗的补种.

    作者:路滟;廖玉学;董书贤;李晓恒;卢次勇;刘益民;王敬忠;陈戊申;程锦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农村地区人群吸烟状态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地区人群吸烟状态与血脂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5月在安庆及连云港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吸烟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实验室检查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估计吸烟与血脂指标的关联.结果 26 51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0 066人(38.0%).调整年龄、地区、体质指数、饮酒后,男性当前吸烟者的甘油三酯(β =0.37,sx=0.16,P=0.020)显著高于、高密度脂蛋白(β=-0.26,sx=0.08,P<0.001)显著低于不吸烟者,女性当前吸烟者的总胆固醇(β=1.28,Sx=0.46,P=0.005)和低密度脂蛋白(β=1.15,Sx=0.41,P =0.006)显著高于不吸烟者.按年龄分层,吸烟与血脂的关系主要见于高年龄段,低年龄时未见吸烟与血脂显著相关.结论 吸烟与血脂存在关联,吸烟者的血脂高于不吸烟者,吸烟与血脂的关系在高年龄人群中较为明显.

    作者:丁昱;罗静;崔伟;王滨燕;唐根富;臧桐华;秦献辉;汪月娟;李幼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进展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服用达沙替尼治疗的CML进展期患者(加速期3例,急变期13例),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率,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 16例CML进展期患者中有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omplete hematologic remission,CHR),达到CHR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其中3例加速期患者中2例获得CHR,13例急变期患者中7例获得CHR,(4例急淋变患者均获得CHR,5例急粒变患者有3例获得CHR,4例急单变患者均未获得CHR);急变期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和CHR的比例较加速期无统计学差异(P=1.000),急变期患者疾病进展的发生率较加速期患者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6).急变期患者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加速期患者有所升高(P=0.518);患者2年生存率是37.5%(6例/16例),中位生存时间是12个月(95% CI:0 ~ 24.9).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CML进展期患者疗效较好,是加速期、急淋变及急粒变的患者的一个优先的治疗选择.

    作者:郭峰;陈莹莹;杨明珍;曾庆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梅毒、淋病病例报告影响因素,为评估梅毒、淋病疫情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淋病、艾滋病报告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比三种病例数据的变化情况,采用Excel 2007软件处理数据,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1989-2012年梅毒、艾滋病疫情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0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0.83:1,年均增长率为36.41%,以胎传梅毒及隐性梅毒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46.37%、41.42%;2001-2012年淋病疫情呈缓慢下降态势.结论 梅毒、淋病报告病例数的变化与国家和地方的性病艾滋病相关法规相关联.采取性病艾滋病资源整合、综合防治,对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将收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苗香芬;白广义;王伟;邓祖昆;赵宏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护群体职业紧张和职业枯竭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目的 对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和职业枯竭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地区12家综合性医院的1 5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OSI-R及其3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 sα系数)在0.887~0.934之间,分半信度在0.913 ~0.941之间,重测信度在0.558~0.755之间(P <0.001).MBI-GS的Cronbaeh's α系数为 0.875,分半信度为0.947,重测信度为0.672(P <0.001).OSI-R中大多数条目,MBI-GS中的所有条目在相应维度上的因子载荷量较理想.结论 OSI-R和MBI-GS两个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OSI-R中存在不尽合理的条目,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改,使之能更好的在医护群体中推广使用.

    作者:韩姗珊;陈娜萦;刘翘楚;黄开勇;王晓敏;杨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牙周炎与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牙周炎与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 从某医院体检人群中选取单纯牙周炎175例(轻、中、重度牙周炎分别为70例、58例和47例)和健康对照组200例为研究对象,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心理因素(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量表)及生活方式等内容.结果 轻、中、重度牙周炎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及检出率均高于健康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危险因素有抑郁情绪(OR=4.090,95% CI:1.901 ~8.800)、焦虑情绪(OR =3.311,95% CI:1.586 ~6.912)、糖尿病(OR=2.543,95%CI:1.387 ~4.665)、高血压(OR=2.505,95% CI:1.353 ~4.638)、吸烟(OR=2.262,95% CI:1.622~3.154)、不良口腔习惯(OR=1.838,95% CI:1.081 ~3.127)和饮酒(OR=1.705,95% CI:1.225 ~2.374),保护因素有刷牙时间≥3 min(OR =0.318,95% CI:0.186 ~0.544)、定期牙周检查(OR=0.374,95% CI:0.203 ~0.689)、使用牙线(OR=0.450,95% CI:0.262 ~0.772)、积极心理应对方式(OR=0.492,95% CI:0.288 ~0.840)和饮用绿茶(OR=0.674,95% CI:0.470~0.966).结论 改善牙周炎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血糖、血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戒除不良行为等,可降低牙周炎的患病率.

    作者:施六霞;段滢;朱丽君;梁伟;贺连平;金岳龙;姚应水;王祥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LDH2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饮酒行为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基因(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2,ALDH2)多态性与男性饮酒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对823名正常男性ALDH2的9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 调整年龄、受教育、婚姻、收入和吸烟后,5个SNP与饮酒行为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rs671 (G> A),OR=0.35,95% CI:0.27~0.45,P<0.001;rs2283354(G>A),OR =1.61,95% CI:1.26 ~2.05,P<0.001;rs4767939(G>A),OR=1.46,95% CI:1.01 ~2.11,P=0.042;rs79073142(T>C),OR=1.71,95% CI:1.37 ~2.14,P<0.001;rs2106696(A >T),OR=1.75,95% CI:1.40 ~2.19,P<0.001).携带危险等位基因个数越多,发生饮酒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趋势性P值<0.001).SNP两两之间的交互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中国男性饮酒行为.

    作者:黄辰宇;沈伟;朱猛;王铖;马红霞;沈洪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γ干扰素(γ Interferon,IFN-γ)、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e-2,HBD-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ant protein-1,MPC-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IL-2R、IFN-γ、HBD-2、MPC-1的含量,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同胞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SIL-2R为(344.01±92.92) pg/ml、INF-γ为(243.84±51.40) pg/ml、HBD-2为(238.24±44.26) ng/L、MPC-1为(251.01 ±64.71) n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肺结核患者中痰菌涂片阳性组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肺结核病感染的程度、演变等有关.

    作者:刘楠;毛辉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HIV/AIDS随访服务模式探索项目对随访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模式探索项目对随访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项目实施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在13个项目县分别对接受随访服务的约211例感染者和病人和100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艾滋病及随访服务的认识、态度、危险行为和接受随访服务情况等.结果 项目实施后感染者和病人获得随访的比例显著提高,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由51.66%增至61.61%,获得免费安全套的比例由66.35%增至79.15%,民政救助由18.48%增至27.96%,近6个月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75.00%升至86.96%;家属知晓感染者和病人感染状况后变得更加关心的比例由29.38%增至40.57%,觉得与感染者和病人一起生活没有不方便的比例由60.22%增至84.54%,近6个月家属与感染者和病人发生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40.00%升至71.79%,对随访服务的认可度显著提高.x2检验后P值均小于0.05.结论 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模式可提高随访服务质量.

    作者:余惠芬;韩瑜;徐诺雅;张小波;安晓静;张勇;贾曼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与慢性脑供血不足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黑龙江省中医院门诊确诊的新发病例142例,正常对照组142例.该病例对照研究将年龄、性别作为匹配因素进行1:1个体匹配,比较病例组、对照组CRP水平的组间差异;将CRP水平四分位分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危险度.结果 病例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Z=-3.69,P<0.001);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之后,结果表明血清CRP水平高四分位组的CCCI患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3.08倍(OR =3.08,95%CI:1.27~7.46).结论 血清CRP升高与CCCI患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庞秀宇;李雪;庞秀明;庞秀玉;李颖;姜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山东省莱州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莱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治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莱州市2011-2013年报告60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分布在辖区内88.24%(15/17)的乡镇、5.70%(58/1 018)的村;男性29例,女性31例,男女性别比0.94∶1.95.00%的病例为农民,98.33%的病例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时间集中在4 ~10月之间,发病高峰在每年5~7月.14例病例死亡,病死率高达23.33%;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菜州市分布范围广,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人群主要是农村中老年人,病例分布有明显季节性,应加强对农村中老年高危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努力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雪华;李金萍;朱金宝;邓文海;张晓梅;丁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现况

    目的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除了吸烟是其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外,近年来研究报道肺部炎症性疾病也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与肺部慢性炎症有关的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陈群霞;蔡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艾滋病疫情发现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评估浙江省台州市历年来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收集1996年1月~2014年6月报告地为“浙江省台州市”的艾滋病患者个案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HIV检测类型等.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晚发现艾滋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66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纳入本次分析,其中550例(33.1%)属于“晚发现”病例.550例晚发现病例平均年龄为(41.7±14.2)岁;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4.4%;58.0%已婚;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3.8%,同性传播占1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台州市户籍及临床就诊者检测是台州市艾滋病患者“晚发现”主要因素.结论 浙江省台州市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现象较为普遍,急需进一步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大HIV检测服务宣传,提高HIV检测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率,特别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进一步主动为患者提供HIV咨询检测服务.

    作者:林海江;陈文;许圆圆;吴琼海;丁盈盈;何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行为及控烟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行为及控烟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潍坊某医学院校抽取67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6%,男生尝试吸烟率为40.1%,女生尝试吸烟率为16.2%,医学生吸烟率为5.4%,男生吸烟率为13.1%,女生吸烟率为1.2%,不同性别学生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医学生吸烟率远低于一般人群,但尝试吸烟率较高,对控烟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控烟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作者:王瑞梅;郭继志;杨淑香;沈郁淇;张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0年中国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及20年间的变化规律

    目的 分析我国2010年年龄别的营养缺乏性死亡与伤残的疾病负担及20年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对中国的估计,描述了中国分年龄组人群营养不良的疾病负担现状和20年的变化规律.主要指标包括死亡率、早死导致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导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结果 中国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死亡率及DALY率在过去的20年中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壮年人群DALY率下降趋势明显.<5岁儿童及≥70岁老年人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仍值得关注,<5岁年龄组缺铁性贫血的YLD率有所上升;≥70岁老年人的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DALY率下降并不明显,缺碘与其他营养不良的DALY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按年龄分组的疾病负担更能准确地反映不同营养缺乏造成的影响,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葛辉;周脉耕;于石成;金丽珠;杜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h1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T help cell 1,Th1)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交互作用与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选择来自广西地区720例新发肝癌患者和784例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Th1细胞因子基因4个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肝癌患病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交互作用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基因4个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个SNP位点与肝癌的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而携带4个Th1细胞因子危险基因型个体是携带0~1个危险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风险的1.65倍.IL-2基因-330位点和IFN-γ基因-1615位点存在SNP-SNP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OR=1.08,95% CI:1.02~1.14).结论 单个Th1细胞因子基因SNP位点可能与广西地区人群肝癌患病风险无关联,而Th1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作用及SNP-SNP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肝癌患病风险

    作者:贝春华;余红平;于祥远;谭盛葵;柏桦;仇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禽类从业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通过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对禽类从业人员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和风险认知进行调查,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的健康教育及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共409名市场禽类从业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受访者中回答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全部正确的占2.93%,认为自己可能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的占48.17%,接触活禽时戴手套和洗手的占69.68%和78.73%,支持永久实施中央集中屠宰活禽的占31.78%.从业人员的知识(G=22.052,P=0.002)和态度及风险认知(G =26.205,P<0.001)与采取防护行为有显著性关系,态度及风险认知(G=27.385,P<0.001)与防控政策接受意愿有显著性的关系.结论 提高从业人员H7N9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水平,将对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接受严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促进的作用.

    作者:马晓薇;刘于飞;袁俊;刘建平;谢朝军;刘艳慧;陈建东;冯晶;狄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柳州市2010-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西柳州市2010-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0-2013年柳州市14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监测并对学生视力不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6.67%,随年级的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 209.87,P<0.001);小学生视力不良构成比以轻度(39.99%)和中度(37.79%)视力不良为主,初中和高中生均以中度(分别为32.71%和26.19%)和重度(分别为56.19%和66.91%)视力不良为主,且2010-2013年份中小学生的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学龄段的上升而逐渐增加(x2趋势分别为1496.78,2 035.68,2 085.87,1 218.22;均有P<0.001);每年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均有P<0.00l).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加重,并呈现低龄化现象,为有效预防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卫生、教育部门及家长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意识,重视早期视力筛查.

    作者:覃忠书;覃彦香;韦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