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112例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理论及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大大超过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艳红;武俊亚;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舒血宁、复方丹参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组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和营养脑细胞药物.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为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均无给予处理,一周后正常,显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疏血通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瑞斌;徐士平;严丽;郭松翔;吴祖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左下肢皮肤肿物的组织学以梭形细胞为主,呈车辐状排列,无明显的色素沉着,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极为相似,但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瘤细胞S-00、HMB-45及Melan-A阳性,诊断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多样,形态复杂,诊断时应详细了解病史,认真观察切片,加以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王晓鸿;苟新敏;郑燕璇;易先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92例多排螺旋CT诊断的小儿气管支气管阴性异物患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阴性异物90例,阴性异物种类有:花生碎粒、瓜子碎片、黄豆、毛豆、排骨碎粒、鸡骨头、哨子.结论 多排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检查时间短、无痛苦、定位准确、诊断率高的优点.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由军事训练导致的跖骨应力性骨折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3例军事训练中发生的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23例,占所有应力性骨折患者34.6%,经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3例,全部得到随访,均痊愈.结论 跖骨应力性骨折发病隐匿,放射学变现多样,诊断关键是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适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要与骨肉瘤,骨髓炎相鉴别.
作者:曹磊;李宜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胆胰间膈小切口在治疗性ERCP中困难胆管插管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在治疗性ERCP中常规困难胆管插管86例患者采用胆胰间膈小切口后再行胆管插管,对胆管插管成功率和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6例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经胆胰间隔小切口后选择性胆管插管全部成功,无严重出血,穿孔及重症胰腺炎发生.结论 胆胰间膈小切口技术在治疗性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可明显提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安全有效.
作者:邹永军;曹杰;张晓云;张丽荣;王波;禹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夜间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有效管理举措.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1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1000 mg,均为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000 mg,均为2次/d口服.疗程均为2周.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Hp根除率为90%,对照组为70%.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的PU疗效好,是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王韶轩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2:1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神经妥乐平片口服,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3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积分下降优于治疗组(P<0.05),第4周治疗组神经痛的后遗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可以较好的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者:莫仲莲;钟山;黄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5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均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结论 通过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合理护理均好转出院.
作者:彭菲;白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腰椎穿刺是获取脑脊液的常用途径,由于传统的腰穿针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儿科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6号或7号一次性头皮针代替通常应用腰穿针或注射器针进行新生儿腰穿,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膏滋药又名中药膏方,是一种煎煮剂,是经配伍的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加蜂蜜、冰糖、动物胶类煎煮而成的稠厚半流体制剂.膏方作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的特色方法,对于防病治疗、康复强身,延年益寿等方面效果明显.其工艺复杂,加工精细,成品质量对于膏方的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李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营养不良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依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两组.结果入院2周后各组均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其中首次卒中组22例,发生率为23%;非首次卒中组54例,发生率为47%,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差异.结论非首次卒中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首次卒中组.脑卒中尤其重症患者易于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早干预.
作者:张元元;秦玉瀚;任秀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儿MCA血流参数与胎儿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母婴ABO血型不合组、正常对照组,进行胎儿MCA血流参数检测,测得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血型不合组胎儿MCA的Vs、Vd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不合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MCA的PI、R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MCA血流参数测定对于预测胎儿宫内溶血性贫血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洪波;由春玲;秦加巍;张志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9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3、T4、FT3、FT4、TSH.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52周后HBV 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和HBV 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叶鹏;史保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LAVH将成为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通过教研室两年来的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采取课堂表现、见习表现、临床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闭卷考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临床医技学知识的程度进性评价,总结了成效及问题,提出今后的要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者:余修龄;何小莲;张瑾;梁肖迪;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病例资料女,64岁.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高热发作2周而入院.患者2周前因劳累后出现乏力、发热、体温高达39.5℃,伴有咳嗽及咳脓痰、胸痛、痰血等不适曾去当地卫生所就诊,应用头孢唑啉钠等药物,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20/min,血压110/80 mm Hg,呼吸25次/min.肺部听诊,左上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稍粗,叩诊呈清音.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腹部软.X线表现左中肺野,侧位相当于上叶前段处见大片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不清,其内见一圆形空洞,空洞内壁尚光整,并见一较宽液平.余肺、心、膈无重要发现.入院诊断:左肺上叶前段肺脓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 d,疗效不佳,做痰培养,药敏试验显示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均耐药,但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敏感.故给予泰能3 g/d,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用泰能第4 d,患者开始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答非所问、狂躁不安、手足乱动等严重精神症状,为防止患者的自我伤害行为,不得已使用绷带将其四肢固定.立即停用泰能,改用头孢噻肟治疗,肌内注射安定10 mg后能短时安静.血气分析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次日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既往无精神病史,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精神障碍,经分析后认为上述临床表现可能是泰能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进入睡眠,醒后症状逐渐减轻,第2 d患者精神异常症状好转,第3 d恢复正常.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的变化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刘兵;兰永玲;苗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反复住院戒酒患者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使患者了解酒精的危害,抵制酒精诱惑,重拾生活信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康复的患者80例,进行相关的心理矫正及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并在出院后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半年内未复饮者18例,占22.5%;适时适量饮酒者24例,占30%;复饮者38例,占47.5%.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酒精方面的知识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对戒酒后复饮的患者,应根据复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了解饮酒的危害-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出现危机,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患者明白酗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使患者自觉避开饮酒场合或用委婉的语言谢绝他人的劝酒,坚定戒酒的决心,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生活的目标.如果患者家庭生活和睦,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就会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温暖的怀抱中.
作者:王桂芹;栾艳;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