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皮针在临床新生儿腰穿中应用的体会

申波

关键词:一次性头皮针, 临床效果, 新生儿败血症, 腰穿针, 现报告如下, 医院儿科, 腰椎穿刺, 实践应用, 森林工业, 注射器, 损伤性, 陕西省, 脑脊液, 职工, 途径, 患儿, 出血
摘要:腰椎穿刺是获取脑脊液的常用途径,由于传统的腰穿针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儿科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6号或7号一次性头皮针代替通常应用腰穿针或注射器针进行新生儿腰穿,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就诊时间分析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50%~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病死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 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早期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2].现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24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早期就诊原因,公众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认识及全民卒中科普教育的意义.

    作者:李卫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医技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分析

    通过教研室两年来的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采取课堂表现、见习表现、临床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闭卷考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临床医技学知识的程度进性评价,总结了成效及问题,提出今后的要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者:余修龄;何小莲;张瑾;梁肖迪;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宁心宝胶囊2粒,3次/d.治疗组(32例)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以四周为1个疗程.结果 参仙升脉口服液有明显提高心率作用,疗效优于宁心宝胶囊.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高晓慧;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是糖尿病合并症之一,发病快慢不一,恢复也有急有慢,且有少数患者精神障碍持续时间长,病情重.本文作者通过对10例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由糖尿病引发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作者:张冬梅;徐威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2:1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神经妥乐平片口服,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3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积分下降优于治疗组(P<0.05),第4周治疗组神经痛的后遗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可以较好的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者:莫仲莲;钟山;黄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谈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随着近几年社区护理数量的增加、护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护理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仍然存在着社区护士缺乏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日常社区护理能力不足、居民对社区护理意识不足、护理人员的稀缺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社区护理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作者:卫莹;杨丽红;王云;刘蒙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换瓣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保健的发展,老龄人口逐年增多,老年瓣膜患者比例也在增长.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8 月共收治的15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老年患者换瓣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

    作者:闫国伟;李静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应用多巴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1例

    患者,男7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一个月为主症入院,既往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BP)120/80 mm Hg,呼吸略促,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于右肋下可触及5.0 cm质软,边缘钝,表面光滑,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浮肿;心电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胸片示两侧下肺纹理增强, 心界向左侧增大;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临床诊断确立为冠心病、缺血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Ⅳ级,经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入院主症有所缓解,可以平卧,但于入院后第四日,因活动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加重,同时伴有心前区闷痛,周身大汗,测BP 90/60 mm Hg,HR 170次/min,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余体征同前;急检心电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当时给予强心等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无改善,且胸闷气短及心前区闷痛继续加重,测BP 80/50 mm Hg,HR 180次/min,四肢末梢发绀;临时给予多巴胺20 mg加入50%葡萄糖40 ml缓解静脉推注约20 min后,该患胸闷、气短及周身发汗之症状逐渐缓解,且排尿约400 ml,病程中于推注多巴胺过程中,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两次,此后测BP为140/80 mm Hg,心率98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再次复查心电提示窦上性心动过速纠正,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在随后的治疗中,应用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10 d,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未再发生,于入院后半个月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董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秀芹;祁华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提高治疗意识,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建立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体系

    目的 通过对发现我基层部队卫勤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对评估对象特征的多项指标进行系统加工从整体上认识评估对象的优劣,相应的评估程序及指标来反映特定事物的变化与可靠性,后对基层部队卫勤保障体系的结构和结果进行评判估量.结果 在建立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体系所产生的结果,结果评价以计划实施所产生的结果为基础.结论 建立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体系,保证了部队卫生工作的持续良性发展.

    作者:张建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临床症状更明显,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左下肢皮肤肿物的组织学以梭形细胞为主,呈车辐状排列,无明显的色素沉着,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极为相似,但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瘤细胞S-00、HMB-45及Melan-A阳性,诊断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多样,形态复杂,诊断时应详细了解病史,认真观察切片,加以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王晓鸿;苟新敏;郑燕璇;易先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头皮针在临床新生儿腰穿中应用的体会

    腰椎穿刺是获取脑脊液的常用途径,由于传统的腰穿针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儿科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6号或7号一次性头皮针代替通常应用腰穿针或注射器针进行新生儿腰穿,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本科2010年3至5月份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抗病毒,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MP)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A组:大剂量冲击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连用2 d;B组:小剂量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连用2 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脉注射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亦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永忠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出血33例的微创治疗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已成型的治疗方案①内科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②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是:大脑半球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不能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小脑出血>10 ml,无明显心肺肾疾病,无手术禁忌证者.但临床观察外科开颅手术疗效并不很乐观,术前准备时间长,开颅损伤大,大量脑出血与非手术相比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呈植物人状态,故现国内大的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多数不做开颅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颅CT已明确诊断和定位出血部位,为研究此项技术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把我科微创治疗的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80例反复住院戒酒患者的复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反复住院戒酒患者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使患者了解酒精的危害,抵制酒精诱惑,重拾生活信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康复的患者80例,进行相关的心理矫正及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并在出院后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半年内未复饮者18例,占22.5%;适时适量饮酒者24例,占30%;复饮者38例,占47.5%.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酒精方面的知识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对戒酒后复饮的患者,应根据复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了解饮酒的危害-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出现危机,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患者明白酗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使患者自觉避开饮酒场合或用委婉的语言谢绝他人的劝酒,坚定戒酒的决心,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生活的目标.如果患者家庭生活和睦,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就会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温暖的怀抱中.

    作者:王桂芹;栾艳;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新上岗护士技能培训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中重要、涉及内容多、技巧性强、难度大的必修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给临床护理工作业注入了新元素.为了与时俱进,动态地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护理工作同步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进行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