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田秀芹;祁华平

关键词:颅脑损伤, 患者家属, 焦虑,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33例的微创治疗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已成型的治疗方案①内科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②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是:大脑半球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不能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小脑出血>10 ml,无明显心肺肾疾病,无手术禁忌证者.但临床观察外科开颅手术疗效并不很乐观,术前准备时间长,开颅损伤大,大量脑出血与非手术相比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呈植物人状态,故现国内大的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多数不做开颅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颅CT已明确诊断和定位出血部位,为研究此项技术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把我科微创治疗的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考虑麻醉及术者操作技术水平,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尤其是有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陈润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方法 2采取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48例,进行总结.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血脂、血糖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刻认识到,并能够长期坚持,严格按照护理干预内容进行生活调配,可以改善冠心病的预后,减少心绞痛发作,避免恶性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赵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前上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24岁,于感冒后突然出现间断性左前胸部钝痛2周,疼痛可以耐受,并能够自行缓解,病程中无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盗汗、声音嘶哑等症状,无吸烟、隐睾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7℃、R 19次/min、P 84次/min、BP 130/80 mm Hg,胸廓对称、无畸形,颈部、锁骨下、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正常,睾丸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甲胎球蛋白(AFP)10.1 μg/L,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7ng/ml.

    作者:郑家庆;时文艳;李海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少女卵巢恶性肿瘤2例临床分析

    少女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至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30年来仅发现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例1 患儿,女12岁,入院前一个月逐渐出现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急性痛苦面容来院.入院查:既往身体健康,血压120/80 mm Hg,皮肤、黏膜及睑结膜如常,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略大,心尖区未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拟及包块,表面结节状不平,腹部彩色超声,查有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物界限不清,诊断为卵巢肿瘤,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见肿瘤累及双侧卵巢,而子宫正常,可切除双侧卵巢,保留子宫,术后行化疗方案(PC)(PP),联合用药.① PC:顺铂50 mg/m2静脉滴注1次,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滴注1次.② pp: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1次,3 h滴完.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1次.以上方案每4周重复1次.

    作者:陈展华;陈郡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左侧长收肌骨化性肌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大腿上内侧包块,当时无伴发热,无疼痛,无盗汗,无消瘦,无活动受限,无跛行,无二便异常,当时未引起重视,今自觉不适,遂以左侧大腿内收肌包块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无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大腿上内侧可扪及约10 cm×4 cm×3 cm包块,质硬,与内收肌粘连明显,无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左侧髋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左下肢远端血供、外观、活动可.CT表现:左大腿长收肌略增粗,密度减低,其上端及中下部见多发性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所见层面:左侧大腿其余肌肉以及右大腿肌未见异常征象,双侧股骨骨质未见异常征象.CT提示为左侧长收肌骨化性肌炎.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医技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分析

    通过教研室两年来的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采取课堂表现、见习表现、临床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闭卷考试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临床医技学知识的程度进性评价,总结了成效及问题,提出今后的要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总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作者:余修龄;何小莲;张瑾;梁肖迪;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院药事规范化管理

    通过医院的等级评审,逐步规范医院药事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其逐步达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院的要求,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曲秀君;魏文华;张君;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宁心宝胶囊2粒,3次/d.治疗组(32例)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以四周为1个疗程.结果 参仙升脉口服液有明显提高心率作用,疗效优于宁心宝胶囊.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高晓慧;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交叉配血4种方法的比较

    对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灿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多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金葡菌71型引起[1],也可由3A、3B、3C、55型引起,但以71型多见[2],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桥粒或作为超抗原引起表皮松解,造成表皮脱落.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长春八一医院于2011年收治了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去大骨瓣术式治疗老年顽固性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后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历钻孔置管引流术二次,再次复发后,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去大骨瓣术式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途径.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 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只要选用合适的麻醉剂量.严密观察严格调整麻醉平面,预输一定容量的平衡液,使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杜继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吉安市无偿献血与临床用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供求关系,以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用血量大增,无偿献血增长较其缓慢,造成血液紧张.结论 扩大献血宣传范围,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使无偿献血深入民心,同时加大临床监管力度,杜绝滥输血液,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吴立炯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小儿手足口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年龄1~3岁者98例(76.6%),82例为幼托机构儿童(64.0%);轻症者110例(85.9%),重症者18例(14.1%),128例患儿经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本病主要好发于夏秋季,全年散发.本病预后良好.结论该病目前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治疗方面主要以抗病毒及支持对症为主,做好小儿卫生,特别幼托机构小儿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作者:第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析采供血中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学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职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就其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秦强国;李瑞丽;郑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 对院前急救纠纷43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 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作者:罗波;陈丽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临床症状更明显,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泰能致严重精神障碍1例

    1 病例资料女,64岁.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高热发作2周而入院.患者2周前因劳累后出现乏力、发热、体温高达39.5℃,伴有咳嗽及咳脓痰、胸痛、痰血等不适曾去当地卫生所就诊,应用头孢唑啉钠等药物,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20/min,血压110/80 mm Hg,呼吸25次/min.肺部听诊,左上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稍粗,叩诊呈清音.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腹部软.X线表现左中肺野,侧位相当于上叶前段处见大片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不清,其内见一圆形空洞,空洞内壁尚光整,并见一较宽液平.余肺、心、膈无重要发现.入院诊断:左肺上叶前段肺脓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 d,疗效不佳,做痰培养,药敏试验显示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均耐药,但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敏感.故给予泰能3 g/d,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用泰能第4 d,患者开始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答非所问、狂躁不安、手足乱动等严重精神症状,为防止患者的自我伤害行为,不得已使用绷带将其四肢固定.立即停用泰能,改用头孢噻肟治疗,肌内注射安定10 mg后能短时安静.血气分析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次日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既往无精神病史,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精神障碍,经分析后认为上述临床表现可能是泰能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进入睡眠,醒后症状逐渐减轻,第2 d患者精神异常症状好转,第3 d恢复正常.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