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女卵巢恶性肿瘤2例临床分析

陈展华;陈郡梅

关键词:少女, 卵巢恶性肿瘤, 静脉滴注, 双侧卵巢, 卵巢肿瘤切除术, 诊断方法, 腹部包块, 收缩期杂音, 浅表淋巴结, 女性生殖器, 保留子宫, 液性暗区, 顺铂, 身体健康, 临床资料, 联合用药, 快速冰冻, 环磷酰胺, 化疗方案, 彩色超声
摘要:少女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至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30年来仅发现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例1 患儿,女12岁,入院前一个月逐渐出现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急性痛苦面容来院.入院查:既往身体健康,血压120/80 mm Hg,皮肤、黏膜及睑结膜如常,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略大,心尖区未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拟及包块,表面结节状不平,腹部彩色超声,查有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物界限不清,诊断为卵巢肿瘤,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见肿瘤累及双侧卵巢,而子宫正常,可切除双侧卵巢,保留子宫,术后行化疗方案(PC)(PP),联合用药.① PC:顺铂50 mg/m2静脉滴注1次,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滴注1次.② pp: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1次,3 h滴完.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1次.以上方案每4周重复1次.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LAVH将成为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是糖尿病合并症之一,发病快慢不一,恢复也有急有慢,且有少数患者精神障碍持续时间长,病情重.本文作者通过对10例糖尿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由糖尿病引发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作者:张冬梅;徐威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落导致母婴死亡,临床按其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11例Lambert-Eaton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Lambert-Ea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11例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分析.结果 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神经重复频率刺激低频刺激时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时波幅递增达100%以上,有诊断意义.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颖;梁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考虑麻醉及术者操作技术水平,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尤其是有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陈润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活体供肾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前活体供肾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6例活体供肾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并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对比.结果 46例活体供肾中声像图清晰显示肾动静脉主干44例(95.65%),副肾动脉16例(发生率36.36%),其中副肾门动脉5例,副肾极动脉11例;肾门前分支18例(发生率(40.90%),其中主干肾动脉长径<1.5 cm者3例;肾静脉晚期汇合2例,其中肾静脉主干<1 cm 者2例;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2例.声像图显示肾动、静脉结果均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血管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冯冰;吴刚;闫天中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2:1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神经妥乐平片口服,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3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积分下降优于治疗组(P<0.05),第4周治疗组神经痛的后遗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可以较好的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者:莫仲莲;钟山;黄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血压血脂异常与高血糖的关系的探讨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聚集.即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为主要症状的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症侯群.这种聚集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也是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1].由于MS、有多个危险因素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为异质性的特点.因此,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以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随着人们日益生活水平的提高,MS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所以必须重视其预防和治疗.对MS各个疾病进行分组治疗,以全面降低他们对心血管和糖尿病的危险性的影响.

    作者:郑桂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160例观察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骨质丢失较同龄的男子更多、更快.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的更快.骨质疏松主要是骨小梁[1]减少,而骨质的化学结构并不改变.血清钙正常,血清磷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也正常.由于骨质疏松而不慎骨折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股骨颈、腕骨、脊椎椎体骨折较常见.骨质疏松后,可使脊椎变窄或成楔形.因此身体逐渐变矮.若坐卧时,不注意矫正姿势,则非常容易产生驼背或脊柱呈左右弯曲状态,且伴有腰部或胸椎下段疼痛.在这个过度的时期中大部分妇女被一系列或轻或重的现象困惑.重者本人很痛苦、家庭和社会都感到患者在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变化,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前上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24岁,于感冒后突然出现间断性左前胸部钝痛2周,疼痛可以耐受,并能够自行缓解,病程中无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盗汗、声音嘶哑等症状,无吸烟、隐睾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7℃、R 19次/min、P 84次/min、BP 130/80 mm Hg,胸廓对称、无畸形,颈部、锁骨下、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正常,睾丸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甲胎球蛋白(AFP)10.1 μg/L,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7ng/ml.

    作者:郑家庆;时文艳;李海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就诊时间分析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50%~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病死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 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早期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2].现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24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早期就诊原因,公众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认识及全民卒中科普教育的意义.

    作者:李卫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79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3、T4、FT3、FT4、TSH.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52周后HBV 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和HBV 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叶鹏;史保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低颅压综合征1例

    我们联合中医科于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低颅压综合征一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2010年5月10日初诊,渐发站立性头痛半月入院.以枕颈部头痛为主,站立或抬头时头痛加重,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缓解或消失.无恶心、无呕吐、无抽搐、无眩晕.

    作者:杨发浩;卢先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 对院前急救纠纷43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 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作者:罗波;陈丽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本科2010年3至5月份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抗病毒,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MP)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A组:大剂量冲击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连用2 d;B组:小剂量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连用2 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脉注射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亦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永忠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左下肢皮肤肿物的组织学以梭形细胞为主,呈车辐状排列,无明显的色素沉着,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极为相似,但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瘤细胞S-00、HMB-45及Melan-A阳性,诊断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多样,形态复杂,诊断时应详细了解病史,认真观察切片,加以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王晓鸿;苟新敏;郑燕璇;易先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卒中与营养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营养不良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依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两组.结果入院2周后各组均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其中首次卒中组22例,发生率为23%;非首次卒中组54例,发生率为47%,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差异.结论非首次卒中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首次卒中组.脑卒中尤其重症患者易于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早干预.

    作者:张元元;秦玉瀚;任秀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舒血宁、复方丹参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组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和营养脑细胞药物.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为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均无给予处理,一周后正常,显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疏血通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瑞斌;徐士平;严丽;郭松翔;吴祖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出血33例的微创治疗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已成型的治疗方案①内科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②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是:大脑半球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不能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小脑出血>10 ml,无明显心肺肾疾病,无手术禁忌证者.但临床观察外科开颅手术疗效并不很乐观,术前准备时间长,开颅损伤大,大量脑出血与非手术相比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呈植物人状态,故现国内大的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多数不做开颅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颅CT已明确诊断和定位出血部位,为研究此项技术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把我科微创治疗的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