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忠
主动脉夹层又称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在内膜和中外层之间有血液通过时的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发展形成真假两个通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凶险、预后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病死率高.如未治疗65%~73%将于两周内死亡[1].及早诊治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愈后的关键.现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3例夹层动脉瘤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5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一年后健康教育自觉体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年后自觉实施健康体检的血压控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龚秀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中重要、涉及内容多、技巧性强、难度大的必修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给临床护理工作业注入了新元素.为了与时俱进,动态地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护理工作同步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进行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大腿上内侧包块,当时无伴发热,无疼痛,无盗汗,无消瘦,无活动受限,无跛行,无二便异常,当时未引起重视,今自觉不适,遂以左侧大腿内收肌包块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无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大腿上内侧可扪及约10 cm×4 cm×3 cm包块,质硬,与内收肌粘连明显,无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左侧髋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左下肢远端血供、外观、活动可.CT表现:左大腿长收肌略增粗,密度减低,其上端及中下部见多发性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所见层面:左侧大腿其余肌肉以及右大腿肌未见异常征象,双侧股骨骨质未见异常征象.CT提示为左侧长收肌骨化性肌炎.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由军事训练导致的跖骨应力性骨折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3例军事训练中发生的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23例,占所有应力性骨折患者34.6%,经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3例,全部得到随访,均痊愈.结论 跖骨应力性骨折发病隐匿,放射学变现多样,诊断关键是结合病史与临床症状适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要与骨肉瘤,骨髓炎相鉴别.
作者:曹磊;李宜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Lambert-Ea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11例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讨论分析.结果 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神经重复频率刺激低频刺激时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时波幅递增达100%以上,有诊断意义.结论 本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颖;梁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骨骼与关节是维持人体运动姿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当其功能受损时,将会给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甚至生命带来影响在对骨骼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不仅要注意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更需须要重视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使患者大限度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桂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每位患者来院就诊的必经之路,是集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有效管理为一体的服务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门诊医疗技术护理管理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门诊管理水平成为综合性医院加快发展的核心内容.
作者:莫德格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为3%~4%,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3岁,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1].发作时患儿两眼上翻或凝视,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强直并抽动,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如果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现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45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宁心宝胶囊2粒,3次/d.治疗组(32例)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以四周为1个疗程.结果 参仙升脉口服液有明显提高心率作用,疗效优于宁心宝胶囊.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高晓慧;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及妊高征、双胎、男胎的孕妇,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可达85%[1].初起病时仅有恶心、呕吐、头痛、倦怠等症状,常伴妊高征,1~2周后病情骤然加剧,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少尿、肾功能衰竭,常发生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2].早期诊治可改善其预后,降低母婴死亡率.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03年6月至2010年5月曾收治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对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灿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典型病例1.1 病例一患者,72岁,因尿频、尿少、尿线细10余年而住院治疗.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服用乙烯雌酚及前列康无明显好转.近2年来病情加重,排尿次数增多,一昼夜约20次左右,尤以夜间有明显尿频,有憋尿感,遂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营养尚可,咽不红,心肺叩、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为130/80 mm Hg.肛门指诊结果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经化验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肝功化验、血三脂等项均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服用竹林胺10 mg,3次/d,连服3 d后,改为10 mg,1次/d,维持7~14 d停药.本例服药后3 h排尿较入院时通畅,8 h后排尿顺利,如正常人,患者顿感轻松.停服竹林胺7 d后,患者排尿仍无障碍,15 d后方出现尿断流现象,再服维持量后,又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庞国丽;安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儿MCA血流参数与胎儿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母婴ABO血型不合组、正常对照组,进行胎儿MCA血流参数检测,测得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血型不合组胎儿MCA的Vs、Vd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不合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MCA的PI、R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MCA血流参数测定对于预测胎儿宫内溶血性贫血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洪波;由春玲;秦加巍;张志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秀芹;祁华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是指受精卵在子宫颈管内着床、发育.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宫腔操作史等使宫颈妊娠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故宫颈妊娠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流产、宫腔感染等因素增加有关.如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近期应用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成功治疗1例宫颈妊娠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韩冰;李彦慧;张海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营养不良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依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两组.结果入院2周后各组均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其中首次卒中组22例,发生率为23%;非首次卒中组54例,发生率为47%,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差异.结论非首次卒中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首次卒中组.脑卒中尤其重症患者易于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早干预.
作者:张元元;秦玉瀚;任秀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N-乙酰半胱氨酸对对比剂肾病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阿托伐他汀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D组).造影前3 d至造影后3 d给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和N-乙酰半胱氨酸灌胃;造影当天,给予吲哚美辛、N-硝基-L-精氨酸甲酯、泛影葡胺静脉注射.造影前、造影后48 h及造影后72 h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肾脏病理标本.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和D组Scr、BUN均降低(P<0.05),肾脏病理有改善,但C组Scr、BUN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预防对比剂肾病均有保护作用,但阿托伐他汀保护作用更明显.
作者:王迪生;李霞;孔刘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方法 分析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全过程.结果 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平均6 d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全过程护理配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