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庆;时文艳;李海艳
乳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的焦点.2010年度卫生部新颁布的各类乳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均对原先的标准有了相当程度的变动.<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是此次修订具代表性的标准,对这几个标准进行解读、熟悉、掌握可以更好地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作者:沈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 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加强护理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提高治疗意识,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典型病例1.1 病例一患者,72岁,因尿频、尿少、尿线细10余年而住院治疗.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服用乙烯雌酚及前列康无明显好转.近2年来病情加重,排尿次数增多,一昼夜约20次左右,尤以夜间有明显尿频,有憋尿感,遂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营养尚可,咽不红,心肺叩、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为130/80 mm Hg.肛门指诊结果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经化验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肝功化验、血三脂等项均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服用竹林胺10 mg,3次/d,连服3 d后,改为10 mg,1次/d,维持7~14 d停药.本例服药后3 h排尿较入院时通畅,8 h后排尿顺利,如正常人,患者顿感轻松.停服竹林胺7 d后,患者排尿仍无障碍,15 d后方出现尿断流现象,再服维持量后,又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庞国丽;安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舒血宁、复方丹参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组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和营养脑细胞药物.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为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均无给予处理,一周后正常,显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疏血通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瑞斌;徐士平;严丽;郭松翔;吴祖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 回顾性地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4例UC患者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结果 64例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76:1,平均发病年龄44.7岁,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大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侵犯直肠及乙状多,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UC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UC严重程度.
作者:葛大赫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患者,男7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7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一个月为主症入院,既往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BP)120/80 mm Hg,呼吸略促,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于右肋下可触及5.0 cm质软,边缘钝,表面光滑,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浮肿;心电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胸片示两侧下肺纹理增强, 心界向左侧增大;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临床诊断确立为冠心病、缺血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Ⅳ级,经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入院主症有所缓解,可以平卧,但于入院后第四日,因活动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加重,同时伴有心前区闷痛,周身大汗,测BP 90/60 mm Hg,HR 170次/min,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余体征同前;急检心电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当时给予强心等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无改善,且胸闷气短及心前区闷痛继续加重,测BP 80/50 mm Hg,HR 180次/min,四肢末梢发绀;临时给予多巴胺20 mg加入50%葡萄糖40 ml缓解静脉推注约20 min后,该患胸闷、气短及周身发汗之症状逐渐缓解,且排尿约400 ml,病程中于推注多巴胺过程中,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两次,此后测BP为140/80 mm Hg,心率98次/min,心音低钝,律尚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再次复查心电提示窦上性心动过速纠正,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在随后的治疗中,应用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10 d,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未再发生,于入院后半个月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董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大腿上内侧包块,当时无伴发热,无疼痛,无盗汗,无消瘦,无活动受限,无跛行,无二便异常,当时未引起重视,今自觉不适,遂以左侧大腿内收肌包块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无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大腿上内侧可扪及约10 cm×4 cm×3 cm包块,质硬,与内收肌粘连明显,无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左侧髋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左下肢远端血供、外观、活动可.CT表现:左大腿长收肌略增粗,密度减低,其上端及中下部见多发性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所见层面:左侧大腿其余肌肉以及右大腿肌未见异常征象,双侧股骨骨质未见异常征象.CT提示为左侧长收肌骨化性肌炎.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8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平喘及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患者好转79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2.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6~21 d,平均12.4 d.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治较为困难,常合并多种疾病,转变快、病死率高,临床诊治需及时有效.
作者:卢晏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晕厥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晕厥表现为短暂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原因可分为5种类型,神经系统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1].康孝理[2]对晕厥的病因进行了分析.许实另有文献[3]阐述了对晕厥的诊断、治疗原则.因晕厥发病突然,容易造成意外及外伤,目前低年资医生对其认识还有不足,现报道1例因晕厥导致头面部、颅底、肺、肾、肠外伤的病例,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年;喻刚;鲁晶;申仕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反复住院戒酒患者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使患者了解酒精的危害,抵制酒精诱惑,重拾生活信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康复的患者80例,进行相关的心理矫正及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并在出院后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半年内未复饮者18例,占22.5%;适时适量饮酒者24例,占30%;复饮者38例,占47.5%.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酒精方面的知识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对戒酒后复饮的患者,应根据复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了解饮酒的危害-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出现危机,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患者明白酗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使患者自觉避开饮酒场合或用委婉的语言谢绝他人的劝酒,坚定戒酒的决心,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生活的目标.如果患者家庭生活和睦,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就会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温暖的怀抱中.
作者:王桂芹;栾艳;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临床症状更明显,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及访谈,减少医患纠纷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其相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与正常人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秀芹;祁华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一起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依据国标检验方法,结合新的检验试剂与方法,快速为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提供检验依据.方法 依据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GB14938-1994(食品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结果 29人中有5人的大便中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名厨师的大便中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这是一起由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对人类进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
作者:苟伟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药处方是理法方药的结合,是临床辨证论治的终末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千变万化,创制相应的新颖中医处方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文章就中药临证处方原则、中药处方的安全性,中药调配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医处方的新颖性做了简要分析.
作者:殷世美;杜鑫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一个亚型,又称AML-M3型,其发病率占急性髓性白血病的3.8%~34%[1],其临床表现,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本病极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常有严重出血,相当多的患者确诊时已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全身多脏器出血,而其中为凶险的是颅内出血,本病由于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早期死亡率高,但化疗敏感性高,如能缓解,经过规范的巩固治疗后生存时间长,我院在近7年内收治了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患者,经抢救2例达到完全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缓解,存活至今,现将诊治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林瑞祥;张洪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中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病理,以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随机送检431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就诊的患者宫内刮出物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 两组病史分析显示,除单纯阴道出血外,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史中合并应用HRT、子宫肌瘤、宫腔占位、宫颈息肉等占46.14%,非绝经妇女中,以子宫肌瘤、功内节育器放置、功血史等为多见.宫颈病理中宫颈内膜炎与宫颈内膜息肉是宫颈因素中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病理显示,绝经组常见的为老年萎缩性内膜,其次为粘液、内膜息肉等,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高(71.4%);非绝经组,以增殖期、分泌期为多见(71.19%),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低,为0.17%.出血时间分析,绝经后少量、长时间阴道出血提示癌变可能性大.结论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宫颈、宫腔的良性病变为多见,但绝经后出血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变.
作者:马卫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对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王灿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年龄1~3岁者98例(76.6%),82例为幼托机构儿童(64.0%);轻症者110例(85.9%),重症者18例(14.1%),128例患儿经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本病主要好发于夏秋季,全年散发.本病预后良好.结论该病目前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治疗方面主要以抗病毒及支持对症为主,做好小儿卫生,特别幼托机构小儿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作者:第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早产产妇共288例,本组早产患者中,经产妇共82例,初产妇共206例.其中医源性早产共78例,自然早产共210例.分析自然早产和医源性早产产妇中人流史、胎儿畸形、胎膜早破、双胎、臀位、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其他不明原因等情况.结果 在本组早产产妇中,医源性早产78例,占27.1%(78/288);胎膜早破共102例,占35.4%(102/288);双胎妊娠共48例,占18.6%(48/288).结论 导致早产的前三位因素主要是胎膜早破、医源性早产和双胎妊娠,在妊娠期要加强产前保健,积极预防胎膜早破,控制感染.在孕前要减少人流次数,有助于减少早产发生.
作者:吴文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为3%~4%,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3岁,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1].发作时患儿两眼上翻或凝视,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强直并抽动,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如果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现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45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