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研究

马卫星

关键词:阴道不规则出血,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中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病理,以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随机送检431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就诊的患者宫内刮出物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 两组病史分析显示,除单纯阴道出血外,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史中合并应用HRT、子宫肌瘤、宫腔占位、宫颈息肉等占46.14%,非绝经妇女中,以子宫肌瘤、功内节育器放置、功血史等为多见.宫颈病理中宫颈内膜炎与宫颈内膜息肉是宫颈因素中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病理显示,绝经组常见的为老年萎缩性内膜,其次为粘液、内膜息肉等,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高(71.4%);非绝经组,以增殖期、分泌期为多见(71.19%),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低,为0.17%.出血时间分析,绝经后少量、长时间阴道出血提示癌变可能性大.结论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宫颈、宫腔的良性病变为多见,但绝经后出血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变.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本科2010年3至5月份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抗病毒,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MP)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A组:大剂量冲击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连用2 d;B组:小剂量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连用2 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脉注射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亦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永忠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就诊时间分析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50%~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病死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 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早期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2].现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24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早期就诊原因,公众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认识及全民卒中科普教育的意义.

    作者:李卫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门诊的优质护理应延伸到每个工作细节

    目的 体会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通过临床细致观察护理,发现细节护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方法 用语言的沟通,细心地工作,达到患者的满意,社会满意.结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大的降低医患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结论 高度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提升医疗系统的整体形象.

    作者:周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我院实施的200脊柱手术,其中术后并发感染的有3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查其原因,3例患者都实施切开清创,进行引流术治疗.结果 3例脊柱手术并发感染患者都治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为了避免发生术后感染,应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术后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适时进行手术引流.

    作者:曹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LAVH将成为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改革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夜间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有效管理举措.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 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只要选用合适的麻醉剂量.严密观察严格调整麻醉平面,预输一定容量的平衡液,使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杜继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目前,国内外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传统疗法一般以应用阿托品为主,阿托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在临床实践中其用法与用量不易正确掌握,由于用法与用量的不适当导致传统疗法效果差,副作用大,病程长、护理繁琐、费用大.盐酸戊乙奎醚是我国研制成功的新型抗胆碱药物,我院自2007年起使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亦然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8例气管切开患者56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是降低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尹佐荣;尹艳秋;邵红;孔玲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8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8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平喘及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患者好转79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2.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6~21 d,平均12.4 d.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治较为困难,常合并多种疾病,转变快、病死率高,临床诊治需及时有效.

    作者:卢晏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胆胰间膈小切口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胆胰间膈小切口在治疗性ERCP中困难胆管插管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在治疗性ERCP中常规困难胆管插管86例患者采用胆胰间膈小切口后再行胆管插管,对胆管插管成功率和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6例困难胆管插管患者经胆胰间隔小切口后选择性胆管插管全部成功,无严重出血,穿孔及重症胰腺炎发生.结论 胆胰间膈小切口技术在治疗性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可明显提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安全有效.

    作者:邹永军;曹杰;张晓云;张丽荣;王波;禹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探讨

    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血脂含量高于正常范围时称为高脂血症.我国20世纪60~80年代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非常低,而近30多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目前防治高脂血症的方法很多,在临床应用中笔者根据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黄天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死亡TCD的诊断价值

    目的 讨论经颅多普勒在脑死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CD对几年来5例脑死亡患者进行TCD监测的总结,用4 MHz和2 MHz探头分别检查颈部及颅内大血管.结果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发现震荡波,或钉子波,或无血流.结论 5例患者中TCD检查与DSA对照只1例不符,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尽管没达到100%但如此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充分说明可以是脑死亡的一项可靠的辅助检查.

    作者:郭秀梅;张亚朋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与降脂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4%,对照组6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范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医疗模式转型医院管理的思考

    目的 在我国医疗模式改革逐步推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利益的背景下,分析我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求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通过对患者,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管理层自省过程中反映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分析.结果 调查显现出本院有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的问题,管理层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提出对应的策略.结论 新的管理措施使患者和医务人员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效果显著.

    作者:徐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竹林胺治疗前列腺肥大2例报告

    1 典型病例1.1 病例一患者,72岁,因尿频、尿少、尿线细10余年而住院治疗.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服用乙烯雌酚及前列康无明显好转.近2年来病情加重,排尿次数增多,一昼夜约20次左右,尤以夜间有明显尿频,有憋尿感,遂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营养尚可,咽不红,心肺叩、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为130/80 mm Hg.肛门指诊结果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经化验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肝功化验、血三脂等项均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服用竹林胺10 mg,3次/d,连服3 d后,改为10 mg,1次/d,维持7~14 d停药.本例服药后3 h排尿较入院时通畅,8 h后排尿顺利,如正常人,患者顿感轻松.停服竹林胺7 d后,患者排尿仍无障碍,15 d后方出现尿断流现象,再服维持量后,又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庞国丽;安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溃疡性结肠炎64例分析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 回顾性地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4例UC患者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结果 64例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76:1,平均发病年龄44.7岁,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大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侵犯直肠及乙状多,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UC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UC严重程度.

    作者:葛大赫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60例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LEF联合中等量激素治疗,对照组雷公藤多苷联合中等量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1),完全缓解率为46.4%,总有效率为85.7%.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可以作为治疗IgA肾病的选择之一,且安全、有效.

    作者:常靖;张文娟;宋修芹;邱晓军;袁东;郑烟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多排螺旋CT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92例多排螺旋CT诊断的小儿气管支气管阴性异物患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阴性异物90例,阴性异物种类有:花生碎粒、瓜子碎片、黄豆、毛豆、排骨碎粒、鸡骨头、哨子.结论 多排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检查时间短、无痛苦、定位准确、诊断率高的优点.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主动脉夹层误诊3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又称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在内膜和中外层之间有血液通过时的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发展形成真假两个通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凶险、预后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病死率高.如未治疗65%~73%将于两周内死亡[1].及早诊治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愈后的关键.现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3例夹层动脉瘤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