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映波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供求关系,以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用血量大增,无偿献血增长较其缓慢,造成血液紧张.结论 扩大献血宣传范围,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使无偿献血深入民心,同时加大临床监管力度,杜绝滥输血液,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吴立炯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与降脂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4%,对照组6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范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骨质丢失较同龄的男子更多、更快.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的更快.骨质疏松主要是骨小梁[1]减少,而骨质的化学结构并不改变.血清钙正常,血清磷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也正常.由于骨质疏松而不慎骨折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股骨颈、腕骨、脊椎椎体骨折较常见.骨质疏松后,可使脊椎变窄或成楔形.因此身体逐渐变矮.若坐卧时,不注意矫正姿势,则非常容易产生驼背或脊柱呈左右弯曲状态,且伴有腰部或胸椎下段疼痛.在这个过度的时期中大部分妇女被一系列或轻或重的现象困惑.重者本人很痛苦、家庭和社会都感到患者在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变化,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落导致母婴死亡,临床按其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24岁,于感冒后突然出现间断性左前胸部钝痛2周,疼痛可以耐受,并能够自行缓解,病程中无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盗汗、声音嘶哑等症状,无吸烟、隐睾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7℃、R 19次/min、P 84次/min、BP 130/80 mm Hg,胸廓对称、无畸形,颈部、锁骨下、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正常,睾丸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甲胎球蛋白(AFP)10.1 μg/L,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7ng/ml.
作者:郑家庆;时文艳;李海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人工髋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技术,它能有效的恢复关节的功能,解除髋部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耐受力,改善患者的预后.现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邹吉锋;赵小菲;王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夜间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有效管理举措.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按2:1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神经妥乐平片口服,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3周后治疗组的疼痛积分下降优于治疗组(P<0.05),第4周治疗组神经痛的后遗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神经妥乐平片可以较好的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
作者:莫仲莲;钟山;黄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体会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通过临床细致观察护理,发现细节护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方法 用语言的沟通,细心地工作,达到患者的满意,社会满意.结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大的降低医患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结论 高度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提升医疗系统的整体形象.
作者:周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 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只要选用合适的麻醉剂量.严密观察严格调整麻醉平面,预输一定容量的平衡液,使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杜继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中重要、涉及内容多、技巧性强、难度大的必修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给临床护理工作业注入了新元素.为了与时俱进,动态地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护理工作同步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进行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方法 分析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全过程.结果 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平均6 d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全过程护理配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及自制的服药依从性量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作者:全映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112例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理论及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大大超过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艳红;武俊亚;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其服用阿司匹林前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全血中血小板表面糖蛋白(CD62p /PAC-1)的表达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影响.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PAC-1、CD62p的表达率分别为(10.36±6.15)%和(10.72±7.1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经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抗血小板治疗后CD62p、PAC-1的表达率下降至(4.32±2.08)%和(4.90±2.37)%,(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CD62p和PAC-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且相关性良好,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栓形成.
作者:张文超;韦建瑞;田颖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30名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名实习护士全部圆满完成并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实习护士的护理行为都得到规范化,并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风险性,也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同时相应地提升带教护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意识,使我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实习护士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后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历钻孔置管引流术二次,再次复发后,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去大骨瓣术式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途径.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5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均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结论 通过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合理护理均好转出院.
作者:彭菲;白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危象型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21例危象型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危象型纵隔肿瘤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2例,并发心功能衰竭1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 危象型纵隔肿瘤病情急且重,应采取恰当的麻醉方式和选择适合的手术切口,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缓解症状.
作者:刘宇光;赵辉;华新民;江丽娟;曹殿波;童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临床症状更明显,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