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花云
总结160例康复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可发生于任何生育年龄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若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危及生命.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临床及时处理非常重要.经阴道彩超检查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现对我院135例异位妊娠进行分析,探讨经阴道彩超在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秦卫红;杨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该病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以退行性病变和颈部周围软组织劳损为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中发病率高,多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30~50岁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一般起病缓慢,但也有急性发病者.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灸治疗8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翠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10例:复方甘草酸苷60 ml和丹参20 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甘草酸二铵30 ml和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可明显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联合.
作者:翟爱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我们在重视治疗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护理技术是否得当、合理,而功能锻炼正是为重要的一部分.自2003~2009年,我科共收集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计277例,配合治疗及时进行了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护理和指导,总结出了一套护理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庆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0个临床及其他检查怀疑泌尿系结石患者的CT图像.结果 单纯肾结石2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14例、两者均有结石12例;单纯膀胱结石5例,2例未发现结石.其中,40例有肾盏肾盂扩张和输尿管扩张,10例可见环形征.结论 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晓;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如何预防避免等.方法 对24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24例患者低血糖常见原因有老年、降糖药物不合理应用、生活不规律、病程及低血糖的应激能力、夜间发生、药物种类及使用不当等.临床上多表现为典型低血糖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乏力、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也可以表现为脑部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很容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症且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应根据该类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特点,注意观察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以防可能引起的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谢立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愈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上消化出血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张希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至2010年115例术中使用胆道镜的胆道手术病例.结果 11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07 例存在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患者右肝管分支小结石无法取出,术中残留;3 例患者为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5 例患者经查肝内外胆管均无异常,其中1例患者行下端胆管壁活检示炎性组织.术后随访发现1例结石残留.本组患者残留结石发生率为1.74%(2/115).结论 术中胆道镜能够显著降低结石残留率、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能够直观的发现胆道疾病,为胆道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作者:奚栋;孙亚伟;徐学忠;杜建国;金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直结肠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外伤,大多是由于意外所致的腹部伤害或高处坠落所致,由于此病是突发意外疾病,所以并没有预防措施.目前治疗此病适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术后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168例肛门直肠损伤患者,现就诊治和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高萍;孙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特点,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法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者共1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治疗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具体为采取胃管注入奥美拉唑,剂量为0.6 mg/kg,1次/d,连续使用5 d.维持治疗持续到胃回抽物不再有咖啡样液体后,再行治疗1 d.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6.8%,对照组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明显,与常规治疗法相比,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雪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15年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本地区自1996年至2010年历年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6年至2010年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1996年高,为10.4%,2010年低,为4.1%.结论 本地区征兵体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15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
作者:张桂荣;郭秀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性质各类型儿童弱视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189例(265眼)弱视患儿分别按程度、年龄、弱视类型等分类并采用矫正屈光不正、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训练、视觉刺激训练、同视机、弱视治疗协同器等综合弱视治疗.结论 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患儿及家长越配合,治愈率越高.故弱视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金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在儿科,股静脉采血技术是一项常见操作,大多婴幼儿的静脉血是由直刺股静脉采取.我科自2008年以来运用股静脉斜刺法临床采血,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能使血糖平稳下降,3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良兵;武建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神经内科患者多具有病情重,病程长,昏迷及卧床时间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留置各种管道多等特点,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更重要的是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贵妆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彩色超声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0例患者进行彩色超声、X线检查诊断及排石证实.结果 550例均经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和综合疗法排石证实,彩色超声确诊率为98.73%.结论 对疑有输尿管结石者,应对输尿管全程做彩色超声观察;可清晰显示X线阴性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报道1例抗磷脂综合征致大面积肺栓塞护理体会: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伴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动静脉血栓形成,抗磷脂抗体阳性为主要特征,该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康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常熟市从2000年起居民肠道线虫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2006年达到江苏省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标准,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我市肠道线虫病流行现状,评估达标后防治效果,做好远期监测,及时调整防治对策,现将2003~2010年肠道线虫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妹娟;周卫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 ①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PRB蛋白的表达.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经5-杂氮脱氧胞苷(ADC)处理前后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③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DC处理Hec-1-B细胞系前后PRA、PRB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RA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蛋白在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肌层浸润无关.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Hec-1-B细胞系中,存在PR基因异常甲基化,ADC 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PRB恢复表达,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效果.
作者:田海侠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