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宁地区体检人群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张子涵;凌江红;余敏英;沈锦;曹波

关键词:消化不良,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体检人群进行消化不良问卷调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职的健康体检人群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37.37%,其中饮食偏嗜者占83.9%,吸烟者占36.5%,嗜酒者占47.5%,脑力工作者占60.9%,情绪不良者占63.8%,与非消化不良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群体中,伴有下腹痛者占19.5%、腹泻占45.9%、便秘占39.1%、粘液便占32.0%,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消化不良者(P<0.05).结论 消化不良与嗜酒、工作性质、生活起居、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从饮食起居、情绪等方而防治消化不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完善消化不良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药物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照组所采用药物为厄贝沙坦.治疗完成后,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厄贝沙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就康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结果 10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针对康复期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同时加强家属和社会的关爱,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脑卒重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郭静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胃管注入法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特点,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法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者共1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治疗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具体为采取胃管注入奥美拉唑,剂量为0.6 mg/kg,1次/d,连续使用5 d.维持治疗持续到胃回抽物不再有咖啡样液体后,再行治疗1 d.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6.8%,对照组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明显,与常规治疗法相比,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雪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189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性质各类型儿童弱视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189例(265眼)弱视患儿分别按程度、年龄、弱视类型等分类并采用矫正屈光不正、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训练、视觉刺激训练、同视机、弱视治疗协同器等综合弱视治疗.结论 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患儿及家长越配合,治愈率越高.故弱视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金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35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传统治疗以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为主.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术前或不能手术的患者经髂动脉、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马存凯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控制血压和治疗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治疗情况.方法 研究年龄≥18岁的807例曾被诊断和治疗高血压(血压≥140/90mm Hg)患者,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血压为143.4/84.9mm Hg,有49.2%耐药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没有改变.66.8%患者血压130-139/80~89 mmHg.血压水平控制不佳的主要因素,与治疗的变化和患者的依从性有关.结论 许多不受控制的心血管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需要医生的支持,并且患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否则无法控制他们的血压.

    作者:刘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我们自2008年~20011年对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4例患者均经脑CT或MR检查确诊,符合我国现行的脑血管断标准[1].患者均在发病一周内人院,按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康复组76例,对照组88例,其中康复组脑梗死47例,占61.8%,脑出血29例,占38.2%;对照组脑梗死53例,占60.2%,脑出血35例,占39.8%.两组年龄均在56~70岁之间,性别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胡滨;吕玉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南宁地区体检人群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体检人群进行消化不良问卷调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职的健康体检人群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37.37%,其中饮食偏嗜者占83.9%,吸烟者占36.5%,嗜酒者占47.5%,脑力工作者占60.9%,情绪不良者占63.8%,与非消化不良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群体中,伴有下腹痛者占19.5%、腹泻占45.9%、便秘占39.1%、粘液便占32.0%,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消化不良者(P<0.05).结论 消化不良与嗜酒、工作性质、生活起居、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从饮食起居、情绪等方而防治消化不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完善消化不良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子涵;凌江红;余敏英;沈锦;曹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创清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病死率为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2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提高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喻厚丰;查晓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精子核蛋白组型严重异常的临床病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孕早期自发流产或胚胎停育的精液实验指标.方法 38例精子核蛋白组型严重异常的实验与治疗统计.结果 38例精子核蛋白组型严重患有经过治疗后,连续监测病例发现核蛋白恢复正常后,其配偶自发性流产或胚胎停育发生机率明显下降,正常分娩率显著提高.结论 精子核蛋白组型异常是导致自发性流产和胚胎停止发育的非遗传危险因素,但通过药物等治疗途径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董树林;曲文玉;王立名;王蔓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血浆胱抑素C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胱抑素C(CyctaLin C)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5例肾病综合征,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其中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肾移植好转后再次测定,另外测定了15例血浆肌酐(Cr)含量正常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胱抑素C含量.并以2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照.结果 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例慢性肾衰患者肾移植好转后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结论 胱抑素C有助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血浆胱抑素C是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损害程度判断和疗效观察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作者:崔凡;邵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 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期间,我院实施150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于左胸后外侧,做一切口开胸,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其中进行110例为颈部吻合术(78.6%),14例为弓上吻合术(10.0%),16例为弓下吻合术(11.4%).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5例)、颈部吻合口瘘(3例),但经过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出院.2例于右胸后外侧、腹部正中,做二个切口,进行食管癌根治术;1例于右胸、腹部正中、颈部,做三个切口,进行食管癌根治术;7例于上腹部正中,做一切口,进行贲门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掌握不同人路的适应证,选取恰当的手术人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跃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我们在重视治疗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护理技术是否得当、合理,而功能锻炼正是为重要的一部分.自2003~2009年,我科共收集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共计277例,配合治疗及时进行了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护理和指导,总结出了一套护理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庆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该病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以退行性病变和颈部周围软组织劳损为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中发病率高,多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30~50岁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一般起病缓慢,但也有急性发病者.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灸治疗8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翠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对症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疼痛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11±0.54 vs 3.25±0.42),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VAS评分明显降低(3.24±0.43 vs 2.01±0.23),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了患者及亲属的认可,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慧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前方牵引与导弓矫治器在儿童上颌发育不足矫治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总结不间断施力矫治儿童上颌发育不足的矫治器应用.方法 选择病例16例,居家前方牵引与全天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保持近24 h持续矫形力,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前牙建立正常覆关系,上颌发育不足改善明显,矫治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前方牵引与导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全天持续给予矫形力,有效缩短矫治时间,矫治效果明显,居家佩戴前方牵引方式易接受.

    作者:祁德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2003~201O年常熟市肠道线虫病现况调查报告

    常熟市从2000年起居民肠道线虫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2006年达到江苏省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标准,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我市肠道线虫病流行现状,评估达标后防治效果,做好远期监测,及时调整防治对策,现将2003~2010年肠道线虫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妹娟;周卫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结160例康复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浅析护士减压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不能满足于一般疾病的护理.护士劳动强度大且报酬相对较低,护患关系紧张以及护士特有的月经、生育、哺乳和睡眠不足及睡眠障碍等生理问题,加之来自社会对护士的鄙视,都对护士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婴幼儿在康复科发生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康复科患儿惊厥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36例患儿惊厥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在婴幼儿无热惊厥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占第一位.总结正确的判断,良好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很关键,早期干预可降低癫痫的发病率.

    作者:唐富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