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

石现明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 局部复发, 原因,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手术后29例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吻合口复发11例(50.0%),会阴部复发7例(31.8%),盆腔复发4例(18.2%).行根治性切除13例(59.1%),姑息性切除9例(40.9%).随访时间1~13年,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48%、58%和23%、35%、7%.结论 对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如条件允许应积极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的直肠癌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能再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局部复发直肠癌预后较好.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损伤后GAP-43表达的研究进展

    GAP-43与神经元发育、突触可塑性、神经再生、长时期增强(LTP)关系密切,但其促进神经发育和再生的具体机制却并未完全阐明.深入了解其表达调控机制以及生理作用,将有助于全面理解轴突生长、突触连接重建的全过程,这将对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及临床治疗神经损伤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施颖菡;龙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应用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医疗卫生行业忽视经济管理,对医院的成本研究实在是太少.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成本计量、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能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1],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经营策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改善服务质量,达到医院的优质高效低耗.

    作者:朱丽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商品名:信必可)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中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治疗15周后,评价所有患者的运动耐力、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动脉血气、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震;黄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致死1例报道

    目的 分析头孢呋辛钠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方法 比较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过敏反应.结果 由头孢呋辛钠过敏性休克致死病例在临床实属罕见.结论 头孢呋辛钠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密切观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李云飞;凌艺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而且自护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 社区护理明显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魏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腹腔妊娠存活并抢救成功1例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妊娠病例资料.结果 此例腹腔妊娠术前未确诊,于手术治疗中发现而确诊.结论 腹腔妊娠术前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宜手术治疗.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婴宫内传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婴宫内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将196例HBV感染孕妇依据其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1×106和≤1×106copies/ml)分为两组,其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HBvac)治疗.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新生儿及7月龄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结果 孕妇血清HBV DNA>1×106组和HBV DNA≤1×106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2.7%和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1×106组婴儿7月龄时HBsAg 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高,而HBsAb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越高,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越大,阻断效果也越差.

    作者:林玉波;辛秋扬;林小娜;杨秋莲;范星;尧春茂;林楚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七病区,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3个月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香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医疗设备电源故障的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论设备功能多么先进、复杂,有一样东西是别不可少的,那就是电源,它是整个设备能量转换的动力源.尽管各种设备的原理不尽相同,但其电源的原理却大同小异.医疗设备中通常采用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的特点.在开关电源中,晶体管在激励信号的激励下,高速地交替工作在导通-截止的开关状态,频率很高,这使得晶体管的功耗很小,电源效率大幅提高,可达到70%~95%以上[1].另外,开关电源的电压是由激励信号来调节的,输入信号的电压变化可以通过调频或调宽来进行补偿,这样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较大的提高[2],允许外电网的电压波动范围也较大,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者:戴启兵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善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的对策

    目的 转变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管理的现状,完善管理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监督.方法 通过建立监控报告机制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全.结论 基层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体系,各部门明确职责,多途径齐抓共管,转变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观念,主动配合,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

    作者:华新东;李凌;吉晓风;周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重症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治疗和监护危重患者提供了较好的床边救治技术,但仍有些检查和操作如CT、MRI、介入治疗等需到专门的地点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将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而危重患者离开ICU的环境做转运的过程中不管时间的长短都是高风险的,院内转运可增加转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持续质量改进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清珠;吴碧瑜;陈兰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动脉采血部位及穿刺方法的研究进展

    通过介绍动脉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头皮动脉、腋动脉、脐动脉和各部位动脉的穿刺方法.以提高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给临床的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柯绪芬;汤宪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与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探讨儿科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编制<儿科健康教育手册>,并以此为教材,采用集体健康教育讲座+个体指导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1000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家长对育儿及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由接受健康教育前的48.2%提高到接受健康教育后的88.7%.护理服务满意度由过去的95.6%提高到98.3%.护士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教育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和集体健康教育讲座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范玲茹;简少霞;袁玫;任丽娜;任海燕;李文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3例皮肤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皮肤结核.方法 3例皮肤结核分为口服方案加口服方案和局部封闭和处置进行比较.结果 口服化疗同时局部封闭和处置疗效满意.结论 皮肤结核,单纯口服抗结核药治疗慢,有必要局部封闭和处置加快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今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剧烈头痛的诊治

    目的 探讨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 将18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行腰穿,并根据腰穿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平均病程(13.54±3.01)d,实验组平均病程(10.34±2.77)d.实验组较对照组病程相对较短,恢复快.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行腰穿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周庆明;穆苍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ACE联合3-DCRT和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其有效率及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的诊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远期疗效中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3-DCRT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辉;王素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2010年门诊与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1~12月份门诊、急诊处方216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1600张处方中有8210张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处方748张,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同类抗菌药联用、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理拮抗、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作者:蔡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 利用16排螺旋CT和MRI,回顾性复习2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 、MRI表现,对肿块的边界、大小、均匀度及强化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平扫期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强化程度较低.核磁肿瘤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呈混杂信号、中低信;呈轻中度强化;实性肿瘤为不均匀强化或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体积小时一般密度均匀、边界光整,增强后强化程度较肾实质明显偏低,但也可出现体积较大、强化明显、囊变坏死或周边侵犯及转移等表现.CT、MRI表现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内有灶状出血坏死和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和MRI对乳头状肾癌的早期诊断帮助很大,尤其是16排螺旋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董海涛;马艳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后,早期应答62例(80.5%),完全应答47例(61.0%),持续应答18例(23.4%),无应答9例(11.7%).结论 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聪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56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56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42例患者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11例患者在停药后30~50 d内月经来潮,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3例因病情反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4.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聂志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