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丽
目的 观察瘢痕子宫终止妊娠 64例处理方式及结局的分析.方法 瘢痕子宫孕周≤12周,64例终止妊娠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年龄、孕周、孕产次的非瘢痕子宫妊娠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流产方式、流产效果、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流血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终止瘢痕子宫早孕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非瘢痕子宫,瘢痕子宫早孕流产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11例髋关节强直患者行Ⅰ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28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赫明堂;杨泽晋;张卫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1 项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现况调查的通知>(中疾控地病发[2011]8号).在全国开展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防治措施落实现况调查,以便为国家制订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佟建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 在确定测定波长、线性关系、回收率试验的基础上,取诺氟沙星胶囊三批,每批各20粒,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结果 分别对照三批诺氟沙星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荣兵;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改进男性患者导尿插管方法,减轻患者插管过程的疼痛及提高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尿潴留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导尿方法,实验组按患者进行改进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的疼痛程度与插管一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插管方法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减轻,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改进插管方法为尿潴留患者导尿,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霞;赵金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44例SHA后CVS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44例患者经及早预防用药及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38例好转出院除,5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1例死亡.结论 尼莫地平防治SHA后CVS疗效确切,用药期间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能提高治疗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玲玲;张琼;张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妊娠病例资料.结果 此例腹腔妊娠术前未确诊,于手术治疗中发现而确诊.结论 腹腔妊娠术前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宜手术治疗.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56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42例患者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11例患者在停药后30~50 d内月经来潮,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3例因病情反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4.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聂志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后,早期应答62例(80.5%),完全应答47例(61.0%),持续应答18例(23.4%),无应答9例(11.7%).结论 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聪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而且自护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 社区护理明显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魏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儿科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编制<儿科健康教育手册>,并以此为教材,采用集体健康教育讲座+个体指导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1000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家长对育儿及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由接受健康教育前的48.2%提高到接受健康教育后的88.7%.护理服务满意度由过去的95.6%提高到98.3%.护士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教育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和集体健康教育讲座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范玲茹;简少霞;袁玫;任丽娜;任海燕;李文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四平市药店坐堂医经历了被取缔到开禁的历程,如今坐堂医诊所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任重而道远.坐堂医只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接受公众的监督,加强行业自律,路子才能走得正,走得宽.
作者:刘卫东;贾淑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D-dimer)定量测定水平在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照组46例健康体检者和病例组683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D-dimer定量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D-dimer定量测定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 D-dimer定量测定对脑梗死、骨折、心肌梗死 、脑出血、肺栓塞、深静脉栓塞、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妊娠、DIC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D-dimer定量测定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评价预后的水平.
作者:宋延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医疗卫生行业忽视经济管理,对医院的成本研究实在是太少.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成本计量、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能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1],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经营策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改善服务质量,达到医院的优质高效低耗.
作者:朱丽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1~12月份门诊、急诊处方216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1600张处方中有8210张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处方748张,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同类抗菌药联用、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理拮抗、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作者:蔡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针对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的26例为治疗组;采用鼻导管长期低流量吸氧的26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与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显著,可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菊贤;邓淑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实施剖宫产术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1 年4月在剖宫产术中作子宫肌瘤剔除的78例患者为A组与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单纯行剖宫产术42例为B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指征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是可行的.
作者:郭靖;李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 将18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行腰穿,并根据腰穿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平均病程(13.54±3.01)d,实验组平均病程(10.34±2.77)d.实验组较对照组病程相对较短,恢复快.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行腰穿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周庆明;穆苍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婴宫内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将196例HBV感染孕妇依据其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1×106和≤1×106copies/ml)分为两组,其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HBvac)治疗.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含量、新生儿及7月龄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结果 孕妇血清HBV DNA>1×106组和HBV DNA≤1×106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2.7%和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1×106组婴儿7月龄时HBsAg 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高,而HBsAb阳性率较HBV DNA≤1×106组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越高,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越大,阻断效果也越差.
作者:林玉波;辛秋扬;林小娜;杨秋莲;范星;尧春茂;林楚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应用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6年03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对20例尿毒症患者选择选择上臂肱动脉,实施动静脉内瘘术,对其治疗失败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刺失败的原因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和心理因素.面对治疗失败采取的对策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穿刺技术、术后做好恰当护理.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掌握穿刺技术,并附以恰当护理,才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吉雅菲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