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平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D-dimer)定量测定水平在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照组46例健康体检者和病例组683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D-dimer定量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D-dimer定量测定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 D-dimer定量测定对脑梗死、骨折、心肌梗死 、脑出血、肺栓塞、深静脉栓塞、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妊娠、DIC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D-dimer定量测定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评价预后的水平.
作者:宋延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通过对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阐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实验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使人们对常规实验室工作的作用产生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已付诸实践的实验室工作的新举措.
作者:孙文平;罗红;陈晨;杨光;赵春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而且自护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 社区护理明显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魏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11例髋关节强直患者行Ⅰ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28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赫明堂;杨泽晋;张卫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ACE联合3-DCRT和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其有效率及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的诊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远期疗效中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3-DCRT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辉;王素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 将18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行腰穿,并根据腰穿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平均病程(13.54±3.01)d,实验组平均病程(10.34±2.77)d.实验组较对照组病程相对较短,恢复快.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行腰穿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周庆明;穆苍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临床特点并讨论诊治及预后,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儿随诊.结果 12例患儿年龄10月至8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10例(83%),面色苍白8例(67%),咯血或痰中带血5例(42%),发热3例(25%);主要体征为呼吸音增粗2例(16%),肺部湿啰音5例(42%).免疫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随访12例中2例(17%)死亡(死亡原因为肺内大出血),10例(83%)存活.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在发病年龄、血红蛋白、用药疗程、性别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好发于1~7岁儿童,误诊时间较长,可出现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儿经长疗程激素治疗后可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作者:卞蓉;王加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TEP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开放式TEP术式行无张力修补方法,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等指标,以评价开放式TEP术式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手术耗时平均42 min,平均住院时间4.1 d,恢复正常活动时间6.2 d,尿潴留1例(1.25%),术后腹股沟区痛1例(1.25%),术后血清肿2 例(2.5%),2个月后自行吸收,术后无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缺血性睾丸炎,术后随访2~3年无复发.结论 开放TEP修补腹股沟疝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的发生率,手术简单,疗效肯定,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严命熔;林琛;熊克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实施剖宫产术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1 年4月在剖宫产术中作子宫肌瘤剔除的78例患者为A组与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单纯行剖宫产术42例为B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指征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是可行的.
作者:郭靖;李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当前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切除患侧乳腺的同时,也破坏了与患侧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加上术后全身性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如严重焦虑、恐惧和失眠,因失去作为女性特征的乳房而感到孤独、抑郁,因治疗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婚姻质量,因看病支出而产生对配偶及子女的负罪感等等,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胡雯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前、术中、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舒适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舒适护理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它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和护理现状,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黄芪桂枝汤治疗吉非替尼所致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所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4例,对其采取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的肢体麻木症,则采用中药黄芪桂枝汤治疗及物理微波治疗,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例.观察组为黄芪桂枝汤治疗,对照组为微波物理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100%.对照组6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黄芪桂枝汤治疗吉非替尼导致的肢体麻木症效果明显,临床值得使用推广.
作者:龚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及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 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经及时、有效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出血并发症,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洪淑婷;徐素云;李培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VITROS 350和OLIMPUS AU640两种机器关于胆红素的检测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 运用VITROS 350和OLYMPUS AU640对90例胆红素升高的患者进行追踪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检测值,根据两机器的线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以及方法学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阻塞性黄疸治疗后,BC比直接胆红素下降非常明显,在溶血性黄疸治疗后,BU比未结合胆红素下降明显,在肝病性黄疸治疗后,BC、BU都略比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 用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来做为黄疸疗效的指标要比用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来评价黄疸疗效更加直接,更加准确.
作者:韩升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原发性甲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原发性甲亢手术47例,包括超声刀手术25例(超声刀组),传统手术(传统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55.40±3.32)min,传统手术组(93.73±4.39)min,平均缩短38.33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10.32±1.86)ml,传统手术组(48.95±4.43)ml,平均减少38.63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手术切口(4.92±0.64)cm,传统手术组(10.14±0.83)cm,平均缩短5.22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超声刀行原发性甲亢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
作者:张好云;陶霖玉;齐柯;王红鲜;冯铎;陈天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妊娠病例资料.结果 此例腹腔妊娠术前未确诊,于手术治疗中发现而确诊.结论 腹腔妊娠术前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宜手术治疗.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1].它几乎可侵犯全身各个脏器,造成多器官病变,功能失常,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梅毒感染现状,为梅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11年1~9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6958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华;赵云学;徐公斌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高质量的睡眠是显微外科术后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促进患肢(指)顺利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1],显微外科手术后(尤其在1周内)血管危象主要发生在凌晨1~6点之间,绝大多数是由于疼痛、体位不适、对预后心存焦虑失眠所导致[2].针对这些因素自2009~2011年我们选择了100例显微外科术后失眠患者根据病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艳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32例泌尿外科普通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与其他患者相比较,睾丸切除患者具有很高的抑郁、焦虑水平;而且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与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以及生育情况有关.结论 睾丸切除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上主要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邓岚;周英;高红;王佳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重症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治疗和监护危重患者提供了较好的床边救治技术,但仍有些检查和操作如CT、MRI、介入治疗等需到专门的地点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将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而危重患者离开ICU的环境做转运的过程中不管时间的长短都是高风险的,院内转运可增加转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持续质量改进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清珠;吴碧瑜;陈兰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