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护士针刺伤及防护对策

易敏春;白树美

关键词:护士, 实习, 针刺伤, 防护对策
摘要:为了提高广大实习护士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从人力资源的配备、学校教育、护理操作行为等方面综述了针刺伤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提出了护生的防护教育应从学校开始,并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明确了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实习护士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门诊与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1~12月份门诊、急诊处方216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1600张处方中有8210张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处方748张,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同类抗菌药联用、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理拮抗、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作者:蔡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七病区,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3个月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香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善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的对策

    目的 转变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管理的现状,完善管理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监督.方法 通过建立监控报告机制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全.结论 基层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体系,各部门明确职责,多途径齐抓共管,转变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观念,主动配合,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

    作者:华新东;李凌;吉晓风;周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糖尿病足局限性坏疽的整体护理原则

    目的 探讨局限性坏疽(Wagner IV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整体护理原则.方法 对65例发生局限性坏疽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后,本组局限性坏疽糖尿病足治愈34例(52.3%),好转27例(41.5%),无效4例(6.2%).结论 针对局限性坏疽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全足坏疽的发生.

    作者:关利敏;周小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显微外科患者术后失眠的原因及护理

    高质量的睡眠是显微外科术后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促进患肢(指)顺利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1],显微外科手术后(尤其在1周内)血管危象主要发生在凌晨1~6点之间,绝大多数是由于疼痛、体位不适、对预后心存焦虑失眠所导致[2].针对这些因素自2009~2011年我们选择了100例显微外科术后失眠患者根据病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艳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患者下呼吸道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头孢西丁纸片对产AmpC酶菌株进行初筛,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确证,用K-B法测定这些菌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978株革兰阴性杆菌共检出产AmpC酶菌263株,检出率26.89%.产AmpC酶菌株对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在66% 以上,对碳青霉烯类、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25%以下.结论 AmpC酶是形成多重耐药菌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规检测AmpC酶对有效控制产 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引发的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永新;王伟;秦静;陈素洁;张铁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青风藤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风藤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观察清风藤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 青风藤提取物具有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用,以大剂量组为著.结论 青风藤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董永和;邱敏;庞海;刘欣媛;武海军;杨玉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理管理中应用考核机制激发队伍竞争意识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应用考核机制队与激发队伍竞争意识的作用.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在广泛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后,制定量化考核方案,量化考核方案中将其分为医德医风、病房管理、业务考核、护理质量、整体护理、消毒感染六大项,21个小项,以个人100分和病区100分的双百分制为基础分,对其个人分值进行加减评估.结果 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自学积极性和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结论 竞争机制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保证了应有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电刀喷凝法在腭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电刀喷凝法切除腭扁桃体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比较.方法 对98例住院患者实施扁桃体切除术,并分为A、B两组,A组为电刀喷凝切除,B组为传统剥剥离术,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及反应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10±2)min,B组(30±5)min,术中出血A组约为(3~5 ml)和B组(20~40 ml),术后反应A组轻于B组,能更早恢复正常饮食,但较B组伪膜生长慢、脱落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刀喷凝切除法较传统剥切法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正常饮食快,但创面伪膜较厚,脱落时间长.

    作者:陈胜武;王芳;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商品名:信必可)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中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治疗15周后,评价所有患者的运动耐力、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动脉血气、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震;黄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直肠冲洗,冲洗液送病理科检测.患者出院后6个月复查一次,医院记录患者情况,统计2年局部复发率和1、3、5年生存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直肠冲洗极有必要,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但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疼痛,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护理给药提供了便利,是临床输血、输液、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现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龙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超声刀在开放性原发性甲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原发性甲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原发性甲亢手术47例,包括超声刀手术25例(超声刀组),传统手术(传统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55.40±3.32)min,传统手术组(93.73±4.39)min,平均缩短38.33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10.32±1.86)ml,传统手术组(48.95±4.43)ml,平均减少38.63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手术切口(4.92±0.64)cm,传统手术组(10.14±0.83)cm,平均缩短5.22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超声刀行原发性甲亢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

    作者:张好云;陶霖玉;齐柯;王红鲜;冯铎;陈天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后,早期应答62例(80.5%),完全应答47例(61.0%),持续应答18例(23.4%),无应答9例(11.7%).结论 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聪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总结产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针对相关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结果 及结论 加强了防范意识,规范了操作程序,杜绝了不安全的操作环节,大限度避免针刺伤的发生,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宋肄劼;葛素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与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探讨儿科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编制<儿科健康教育手册>,并以此为教材,采用集体健康教育讲座+个体指导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1000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家长对育儿及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由接受健康教育前的48.2%提高到接受健康教育后的88.7%.护理服务满意度由过去的95.6%提高到98.3%.护士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教育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和集体健康教育讲座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范玲茹;简少霞;袁玫;任丽娜;任海燕;李文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与未剔除肌瘤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剖宫产术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1 年4月在剖宫产术中作子宫肌瘤剔除的78例患者为A组与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单纯行剖宫产术42例为B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指征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是可行的.

    作者:郭靖;李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剧烈头痛的诊治

    目的 探讨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 将18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行腰穿,并根据腰穿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对照组平均病程(13.54±3.01)d,实验组平均病程(10.34±2.77)d.实验组较对照组病程相对较短,恢复快.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行腰穿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周庆明;穆苍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针对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的26例为治疗组;采用鼻导管长期低流量吸氧的26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与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显著,可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菊贤;邓淑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去除牙垫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去除牙垫对降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探讨去除牙垫的可行性.方法 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置牙垫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口腔异味溃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期间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6例,观察组无故意拔管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醒患者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方法能增加舒适度、降低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因此,去除牙垫在经口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红;徐红宇;张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