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ABCD3F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脑卒中风险

王为强;张子诚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F, 预测
摘要:目的 探讨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评分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评分法评分,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17 例TIA 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2.2 %.ABCD2、ABCD2F、ABCD3及ABCD3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71、076和0.84,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3F评分法可能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越来越重要.沟通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淑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R-CHOP治疗方案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完全缓解3例占37.5%、部分缓解3例占37.5%、稳定1例占12.5%、进展1例占12.5%.所有患者使用R-CHOP方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寒战、心悸、胸闷、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反应.5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贫血、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经予以治疗后均好转,不影响治疗.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HBV的患者,运用R-CHOP治疗方案治疗,能提高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晓燕;何玉卓;郭学凤;李凤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ICU细菌耐药与医院感染及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综合性ICU,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随时危及生命的患者.近年来医院内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提高,而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ICU,因其收治的患者病情重、抵抗力差及各种侵入性检查多等原因,使ICU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所收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ICU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药的发生率.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喘息性疾病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平喘、抗感染等综合措施治疗,治疗组(MP组)(n=42)为在对照组(n=40)传统治疗的方法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MP剂量为2 mg/(kg·次),1次/d,静脉连用3 d,评价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足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缓解喘息症状效果明显,缩短患儿住院病程,短期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伶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强化ICU环境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ICU环境卫生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通过多种措施改进ICU环境卫生状况并结合调查方法,将环境卫生改善前后3次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U内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均是混合污染条件致病菌的载体,从ICU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检出细菌多为芽孢、革兰阳性等非致病菌,但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亦广泛存在.医院感染与环境监测结果表明,3次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次增加(P<0.05),病房感染率也是逐次降低(P<0.05),说明强化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ICU感染率与环境监测合格率不存在相关关系,但这只说明环境卫生效果监测不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关注指标,二者不是无关的,单纯通过环境消毒效果监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研究,对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 在47例患者中,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高,可达63.83%(30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比例高,为82.97%(39例),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抽搐;39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32例痊愈,其他患儿预后较差,死亡2例.结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易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发作,一般为呼吸道病毒引起,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虽然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率低,但预后也较差.

    作者:王葆辉;曹海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肠伤寒穿孔误诊6例临床分析

    肠伤寒穿孔是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 2%~6%之间,一旦发生, 误诊率也相当高[1,2].我院2000~2010年术前误诊肠伤寒穿孔6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10年6月间共收治肠伤寒患者134例, 术前误诊肠伤寒穿孔6 例,占4.48%[1],男4例,女2例, 平均(33.2±10.4)岁,小年龄8岁,大年龄52岁.

    作者:韦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诊治的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给予有效的基础护理,并适时给予吸痰等对症护理,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拔管后没有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患者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治愈率达到90.0%.结论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宝兰;吕淑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7例故障维修

    迈瑞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集光学、电子技术、流体力学、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生物化学、临床检验、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等于一体,适用于临床检验中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浓度测量等,共提供27项血液参数2个直方图和2个散点图.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的五分类上采用的是当前五分类血球仪的主流技术,即流式细胞术、半导体激光技术和化学试剂对细胞的处理技术,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采用电阻抗法,HGB的测定采用SLS-HB法,整机检测技术先进.由于使用该仪器的医院一般都是二、三级医院,医院患者量多,仪器的工作量也较大,且仪器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会出一些故障,下面介绍7例在工作中遇到的故障与大家交流.

    作者:戴启兵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

    目的 通过分析输尿管囊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诊断及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30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超声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单侧为28例,双侧为2例,囊肿内伴有结石3例,同侧伴有肾积水者9例,有22例伴有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快速、便捷,准确的诊断输尿管囊肿,为临床提供直接可靠的信息,可作为输尿管囊肿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异维A酸抑制痤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目的 探讨异维A酸对痤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度痤疮患者30例,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10 mg/次,2~3次/d,12周为一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的水平,另外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t=7.75,P<0.01);治疗后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6.78,P<0.01);治疗后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P= 0.0653).结论 异维A酸能抑制痤疮患者外周血IL-6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异维A酸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沈宝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倡导人性化服务,构建现代化门诊

    目的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人性化服务,打造门诊服务品牌.方法 运用不同的人性化服务和沟通技巧,不断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结果 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融入门诊医疗服务与门诊管理的全过程,使患者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结论 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更人性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上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金红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社区老年人关于牙科医疗资源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人对牙科医疗资源的知晓及利用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方法,抽样调查了上海市静安区973例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腔缺牙及牙科医疗资源相关情况.结果 在抽样调查的973例样本中,发现缺牙者888例,缺牙率为91.3%,缺牙修复率为51.9%.在973例样本中,愿意就近镶牙的老年人占74.2%,知道社区医院镶牙的占65.67%,知道有牙防所的占79.45%,考虑医疗费用的占63.2%,选择医院医生技术好的占64.03%.结论 社区老年人缺牙率高,修复率低;对社区医院牙科知晓率较低,对社区医院就诊意愿较高.应该加强关注老年人就医问题,加大社区医院的宣传、投入,发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作者:陈文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大成绩.方法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结果 2005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将激励机制纳入管理轨道,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稳定了护理队伍,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 护理管理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作者:刘雅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剖宫产术586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产妇术后采取一般护理、人性化护理、症状护理结果 孕妇经良好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剖宫产患者术后采取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吉林市0~6岁儿童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吉林市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对900例0~6岁儿童血清锌、铁、钙、镁、铜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检测0~6岁儿童缺锌、缺铁、缺钙比例较高,缺镁、缺铜较低.结论 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儿童保健工作者刻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孙虹;嵇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为20%~50%,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和药物的治疗.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显著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逐渐成为妇产科学和介入放射学的研究热点.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1 治疗方法1.1 药物治疗采用抑制肌瘤生长的药物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子宫肌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子宫肌瘤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作者:王鹤;施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分级制度中的隐患及对策

    护理分级制度是护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工作制度,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的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级护理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方向,使分级护理制度成为护理质控的内容之一.但在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着不少隐患问题,影响分级护理的执行及落实,使得护理分级制度流于形式.在此就对护理分级制度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邵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吉林地区妊娠妇女糖耐量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妇女正常妊娠、妊娠糖耐量受损、妊娠糖尿病的糖耐量水平.方法 4家医院联合前瞻性对1987名孕妇在孕24~32周间先行50 g糖筛查试验,不管其值高低均于3 d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OGTT按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NDDG)标准判断正常组1153名,取其4次血糖值的第97.5百分位数为5.36、9.62、6.58和6.82 mmol/L.OGTT中1项异常或2 h血糖值在6.67~9.11 mmol/L之间为GIGT组751名,第97.5百分位数血糖值为6.11、11.90、9.59、和8.02 mmol/L.GDM组83例,其中72例根据OGTT 4项值中≥2项异常确诊,其血糖值为8.02、16.88、14.42和11.70 mmol/L.结论 吉林地区正常孕妇OGTT第97.5百分位数的血糖值略低于国内外报道.目前应用的NDDG诊断标准是否过高导致假阴性,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作者:田鑫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血清IL-8、TNF-α在COPD不同时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IL-8、TNF-α在COPD不同时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非机械通气组与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为缓解期组与顺利脱机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组IL-8、TNF-α水平在COPD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二者水平明显下降,但顺利脱机组仍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结论 IL-8、TNF-α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动态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纪颖;王心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