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种固定液短时间固定对冰冻切片制片效果影响

徐云生;倪开志

关键词:固定液, 冰冻切片, HE染色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6种不同固定液短时间固定对冰冻切片制片效果的影响,以便在快速冰冻切片制片中选择较好的固定液.方法 收集新鲜活体组织,取材冷冻包埋后,经恒温式冰冻切片机切片,以6种不同固定液固定6 s,进行HE染色.结果 经乙醚酒精固定后冰冻切片质量较好,染色鲜艳,镜下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浆对比分明.结论 乙醚酒精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冰冻切片快速固定液.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未婚人流发生率探讨及干预

    目的 为了探讨未婚人流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区各医疗单位5年来所做的6858例人流中有3432例未婚人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未婚人流所占的比例由2006年的42.31上升到2010年59.67%,未婚人流平均年龄由23.96岁下降至21.42岁.69.29%的妇女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重复流产者占58.36%.结论 未婚妇女人流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婚人流的队伍逐渐年轻化;重复人流发生率高;无保护性性生活在未婚人流者发生率高,避孕知识、生殖健康知识仍需普及宣传;流动人口人流成为主力军,流动人口均等服务势在必行.为防止影响生殖健康许多风险,人流手术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药流患者要执行追踪复查,尽量避免自行购药行药流,以免流血多及时间长.正视现实,主动地从教育入手,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知识、性道德、避孕知识的普及教育,减少未婚女性性行为和妊娠的发生.

    作者:薛月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在心房纤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兰法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浅论规范完善病案信息管理还需重视的几项工作

    目的 本文以探讨性的方式论述了当前规范完善病案信息管理的意义、重要作用、以及还需重视的几项工作,力求从规范、完善的角度达到使信息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病案信息快速发展的要求和进一步提高病案信息利用水平的目的.方法 通过剖析、总结、充实、完善使病案信息管理内容更趋规范、合理,更有利于实际工作的需要.结果 建立有利于信息提取、利用的有效管理模式,以及避免由于管理缺失而造成的遗漏和不足.结论 夯实病案信息管理利用基础,规范完善病案信息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孟洁;许世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当前细菌抗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当前细菌的抗药性.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采集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分离得到病原菌的构成比例,并对常见的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共检测出致病菌株86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株214株,占24.77%;革兰氏阴性菌株560株,占64.81%;真菌90株,占10.4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高且较广,对大部分内酰胺类、氯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抗生素均存在耐药性,而且对第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等的耐药率也有增长的趋势.结论 为了降低临床上细菌的抗药性、减少耐药菌种的出现,应当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利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减少盲目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抗生素的临床佳疗效及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同时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作者:周放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 观察89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的眼位、手术量及双眼术前及术后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89例中,78例术后正位(正位率87.6%),38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作者:周丽君;王怡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翻白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翻白草(PDB)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探讨翻白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40 mg/kg)复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动物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翻白草黄酮低剂量组(80 mg/kg)、翻白草黄酮中剂量组(160 mg/kg)、翻白草黄酮高剂量组(320 mg/kg)和二甲双胍(DMBG)组,连续给药12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翻白草黄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结论 翻白草黄酮是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抗氧化应激功能来实现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昊;李俊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氯吡格雷的临床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作为继阿司匹林后新的一类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治疗在ACS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一系列的临床案例,探讨氯吡格雷在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孙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准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患病率为33.6%,其中约15%需要治疗.一般治疗方法以雌激素替代为主,但有增加肿瘤的风险,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1].2000~2008年,笔者应用黄永生教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世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0例分析

    对我院2008~2011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误诊1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2例,平均45岁.具有黏液性水肿面容6例,面色苍白,轻中度贫血1例,声音嘶哑4例,表情淡漠5例,心脏扩大并心包积液4例,月经不规则2例.

    作者:庞立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临床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近10年来,我国临床试验室已普遍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活动,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阶段[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别来自标上述3个阶段,而分析前的误差在实验室误差中占主要因素,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70%[2].大多质控多注意到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控问题,而分析前的质控问题,尚未引起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丛武;王冬旭;全吉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丹参酮ⅡA对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8只) 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 40%CCl4 溶液,9 周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给予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 溶液,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15 mg/kg)15 d;正常对照组(8只)仅给予等量精制橄榄油,9周后灌服生理盐水15 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 10%血清培养 HSCs24 h并负载好 Fluo23P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 HSCs[Ca2+]i.结果 ①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的血清预处理的 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正常大鼠丹参酮ⅡA组及肝纤维化模型丹参酮ⅡA组血清预处理 HSCs后加入 AngⅡ,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刘石萍;王军民;赵京梅;常健;宁贵彩;张贵利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推拿结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在影像学的基础上,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结果 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经2~3个疗程治疗,基本治愈19例,显效4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应以推拿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地增加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总结推广

    作者:刘现岭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58例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胰腺动脉插管灌注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奥曲肽或乌司他丁、5-Fu、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对照组(静脉给药)79例.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率(分别为22.22%和6.32%)及病死率(分别为17.72%和5.55%)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较传统方法有效.

    作者:段立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冠心病患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Hs-CRP 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 、血胆红素、血脂以及超敏炎症 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在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98 例,其中心绞痛患者 56 例,心肌梗死 42 例,同时选取正常人组3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 24 h 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 Hs-CRP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肌梗死组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 Hs-CRP 水平高于心绞痛组.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胆红素、血脂以及Hs-CRP 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津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人文关怀在椎管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00例椎管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结果 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韩凤英;李继忠;李倩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运用宫腔镜进行刮宫或肿物电切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40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28.9 min;术中出血量18~45 ml,平均 32.7 ml;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时间为1~9 d,平均3.7 d,无需特殊处理;术后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在对异常子宫出血做检查和诊断的同时给予刮宫或切除治疗,并能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效果,具有术前诊断明确、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目标准确,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不影响卵巢的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糖中膀胱ICCs超微结构的变化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DCP)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透射电镜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培养的ICCs超微结构.结果 随糖浓度增高和培养时间延长,ICCs内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大小不等、数量减少、肿胀、空泡样变甚至溶解,内质网扩张、空泡样变,胞质广泛溶解,突起消失.结论 高糖环境对豚鼠膀胱ICCs超微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这种结构破坏可能是造成D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范勇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受社会环境、家庭情况、自身因素、诊断的拖延等诸多因素影响.结论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错综复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通过选择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顺姬;朴爱善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在临床中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痊愈81例,其余19例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严重,对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效果虽不十分明显,但也将患者的病情控制稳定,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时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和特点给予有计划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

    作者:吴艳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髋臼骨折15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果 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11例,复位欠佳1例;非手术治疗2例复位欠佳,1例复位不满意.按dAubignt-postel评分标准:手术组优良10例,可2例;非手术组可2例,差1例.结论 髋臼解剖上分为前柱,后柱及穹项,通过单纯手法复位,髋臼难以复位.对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必须通过手术恢复其解剖构形.

    作者:张鹏飞;官义;马万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