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王涌涛

关键词:阿司匹林, 脂蛋白(a), 冠心病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血清Lp(a)浓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和32例正常血清Lp(a)浓度的对照者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1个月及3个月后的血清Lp(a)浓度.结果 高血清Lp(a)浓度和正常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浓度分别为(511±51.7)和(125.9±15.1),服药后高血清Lp(a)组患者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Lp(a)浓度分别为(475.2±23.5)和(437.4±21.8)平均浓度大约下降了7%(P<0.05).正常血清Lp(a)浓度变化不明显,分别为(118.6±13.4)和(119.8±13.7).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能有效的降低高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而对正常血清Lp(a)的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护理研究进展

    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1],严重时可导致化疗中止[2].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我国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通过查找有关文献,将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滕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和护理对策

    肿瘤通常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使患者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提出相对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指导护士给各个阶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

    作者:熊晓华;周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测定,比较各组尿酸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分别为69例和30例,占49.29和23.08%,血浆尿酸浓度分别为(413.5士87.9)umol/L和(349.8士81.8)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尿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平行关系,即病情重、预后差者,血尿酸水平升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 高尿酸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君丽;张璐璐;郭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指标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OP)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近期在本院骨科住院的OP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3例,根据入院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锻炼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早期功能锻炼包括肌力练习和有氧运动,3~5 次/周,6~8 周为 1个疗程,疗效指标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CVRS疼痛评分和骨密度值.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VRS疼痛评分、骨密度值和ADL总分无明显区别,(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VRS疼痛评分、ADL总分以及锻炼组骨密度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锻炼组上述各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1~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骨质疏松(OP)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指标.

    作者:黄雪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孕不育重在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21世纪,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全国有育龄夫妇约2.3亿人,不孕不育发生率大概在8%~10%,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千万个家庭受生育难题的困扰.因此,不孕症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笔者认为不孕不育重在预防.

    作者:黄秀娟;张桂芹;曲宏伟;康桂芹;王长娟;索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50例乳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行乳管镜定位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 50例均顺利找到乳管内肿瘤并切除. 结论乳管镜定位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病变定位准确,使手术范围缩小,简单易行,术后美容效果好,极大提高了病变的诊断率和手术切成功除率.

    作者:耿洪涛;赵广才;冯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肺血栓栓塞1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发肺血栓栓塞(PTE)是内科急症中危重而棘手的问题,死亡率高.给予恰当的治疗,对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科成功救治的1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友;姜丽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肛肠病术后应用一效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应用一效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8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一效膏.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效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79例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解毒剂和尽快达到阿托品化以缓解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79例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短期达阿托品化,对症治疗.结果 70例经及时抢救治疗3~10 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9例出现反跳,其中5例酌情阿托品维持5~11 d痊愈出院,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性期处理关键是短期达阿托品化,急性期处理后积极预防反跳.

    作者:叶斌;肖建;时宝忆;方永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血清Lp(a)浓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和32例正常血清Lp(a)浓度的对照者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1个月及3个月后的血清Lp(a)浓度.结果 高血清Lp(a)浓度和正常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浓度分别为(511±51.7)和(125.9±15.1),服药后高血清Lp(a)组患者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Lp(a)浓度分别为(475.2±23.5)和(437.4±21.8)平均浓度大约下降了7%(P<0.05).正常血清Lp(a)浓度变化不明显,分别为(118.6±13.4)和(119.8±13.7).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能有效的降低高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而对正常血清Lp(a)的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涌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1560例孕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评价和总结.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满意率,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护士的职业范畴得以扩展.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后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等,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心健康,因此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保证护理质量的更好完成.

    作者:霍晶;李晶;周景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本病欧美常见,近几年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死亡以老年患者居多.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60例急性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通过细心地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侯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16例临床分析

    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文献报道其约50%继发于甲亢.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特点多见于东方国家,年轻男性多见[1].本院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甲亢患者88例,其中16例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长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论专用眼A/B超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诊断准确、无痛无害、方便快捷的显像技术,目前专用眼A/B超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技术.对患者进行专用眼A/B超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眼球病理声像图进行分类和鉴别,并据此来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鉴于专用眼A/B超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即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马水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礼仪规范化培训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总结礼仪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在实行礼仪规范化服务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使护理人员加深了对护理职业礼仪服务内涵的认识,认识到礼仪服务对患者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 通过对护士的礼仪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召芳;夏继平;叶凤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例脑瘫患者烧伤后的护理

    报告2例脑瘫患者烧伤后的护理,加强对脑瘫烧伤患者综合性护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创面护理,皮肤护理及康复锻炼,保持正确姿势,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创面无明显受压、感染、加深,21 d痊愈出院.

    作者:张爱萍;张蓓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 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 增强CT扫描为 88.24%(60/68),B-US为47.06%(32/68), 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 (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卫金歧;边壮;周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温兰娇;陈雁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82例弱视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上影响弱视治疗结果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以戴镜、遮盖等经典疗法为主,精细作业、仪器或光盘训练等衍生方法为辅的综合疗法治疗82例弱视患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2例弱视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总疗程约18~24个月,总有效率为87.2%,进步率为6.8%,无效为6.1%.结论 经典疗法治疗弱视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治疗中要重视患者的依从性;对低年龄非正常视力患者,如屈光度较低应密切观察,可避免过度治疗;弱视伴全身情况如脑瘫患儿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辛奕菁;吴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1例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1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期(MST).结果 2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 11例,稳定 5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57.14%,中位TTP为5.8个月,MST为10.5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腹泻及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江汉龙;颜艳;金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