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斌;肖建;时宝忆;方永明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康复护理组为34例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性的早期肢体被动康复护理、日常护理和心理康复指导等;对照组34例按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护理组偏瘫的恢复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进程,减少致残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辛宁;徐贵侠;杨薇;赵文红;张文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钠肽(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早被发现在心室壁压力增加时大量分泌,因而在诊断治疗心衰、判断心衰患者预后中广泛被应用.近来的研究认为BNP在冠心病领域中也有重大的应用意义.在血液中检测BNP水平的变化能独立、有效、敏感地判断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和长期的预后,并且能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判断疗效.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BNP有相似的生理功能,但前者较后者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点,因而逐渐取代后者.
作者:傅燕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而由其造成的致死、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如何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各级医务人员的课题和责任.作为一名社区医师如何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治疗,努力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问题的关键.
作者:鹿启民;刘红芝;付燕燕;张芳;宋远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年龄与弱视程度及疗效的关系. 方法对101例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诊年龄越大,弱视程度越重;3~6岁组疗效优于7~9岁组, 7~9岁组优于10~12岁组;3~6岁组与7~9岁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与3~6岁组、7~9岁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年龄越小,程度越轻,疗效越好.
作者:李庆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前、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43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86%,通过及时介入治疗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急诊PCI对患者安全有效,满意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可使梗死的相关血管开通成功率较高,TIMI血流3级发生率高,并发症少,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韩名娟;任桂芝;刘振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 结果 HIF-1α、VEGF、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ACC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 HIF-1α、VEGF、MVD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HIF-1α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 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HIF-1α、VEGF 、 MVD 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游云华;梁军;黄志权;欧阳可雄;汪跃平;张华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新生儿窒息正确和规范的复苏直接关系到HIE及ICH的预防和预后.我国卫生部和中华围产学会在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翻译了英国第四版新生儿复苏教程(NRP)[1],旨在规范化指导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工作.
作者:胡玲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增强CT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8例,其中33例行ERCP检查, 68例行增强CT扫描检查,并与68例体表B超(B-US)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87.88%(29/33), 增强CT扫描为 88.24%(60/68),B-US为47.06%(32/68), ERCP结合增强CT扫描为96.97% (32/33).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ERCP结合增强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ERCP、增强CT扫描及B-US(均P<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增强CT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卫金歧;边壮;周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职业防护.方法 回顾分析和总结HIV-相关性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护理经过和正确的职业防护.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后心态乐观,康复出院,职业防护流程顺畅,措施到位.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恢复信心,有助于术前配合和术后康复,也有利于职业防护.
作者:郑燕珩;吴振婵;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对50例乳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行乳管镜定位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 50例均顺利找到乳管内肿瘤并切除. 结论乳管镜定位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病变定位准确,使手术范围缩小,简单易行,术后美容效果好,极大提高了病变的诊断率和手术切成功除率.
作者:耿洪涛;赵广才;冯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有效的方法.方法 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 11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105例,成功率94.5%;死亡5例,死亡率4.5%.结论 系统规范的内科治疗,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与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2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和观察.结果 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 准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艳丽;魏秋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源,探讨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按其严重程度依次为:工作负荷、管理因素、角色压力、职业暴露、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士自身因素.结论 手术室护士压力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向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节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查全年出诊病例中的327例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结合科内护理质控登记表汇总统计情况,查找护理隐患,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规范环节控制使全年出诊及时抢救率达100%.结论 科学严谨的环节质控提高了院前急救质量,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王金珠;郎凤琴;王晓杰;杨春芳;张立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肿瘤通常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使患者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提出相对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指导护士给各个阶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
作者:熊晓华;周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TAO),好发于股浅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主要症状为患肢冷感、静息痛、间歇性跛行.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血清Lp(a)浓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和32例正常血清Lp(a)浓度的对照者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1个月及3个月后的血清Lp(a)浓度.结果 高血清Lp(a)浓度和正常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浓度分别为(511±51.7)和(125.9±15.1),服药后高血清Lp(a)组患者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Lp(a)浓度分别为(475.2±23.5)和(437.4±21.8)平均浓度大约下降了7%(P<0.05).正常血清Lp(a)浓度变化不明显,分别为(118.6±13.4)和(119.8±13.7).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能有效的降低高血清Lp(a)浓度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而对正常血清Lp(a)的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涌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片与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8±11.2)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同时应用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后者仅服用胺碘酮片.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研究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为77.5% (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的总有效率52.6% (20/38),P<0.05.结论 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片比较,胺碘酮片和门冬氨酸钾镁片联用能够显著提高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效果,同时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杨涛;黄斌;赵桂叶;魏静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应用一效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8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一效膏.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效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上较为常见,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对26例(29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三联术),随访观察6个月~1年以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清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