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丽;刘玉梅
1 病例分析患儿,男,3 岁,体重:11 kg,拟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包皮环切术,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询问家长无上感症状,青霉素过敏史(+),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开放静脉输液林格液100 ml,静脉推注氯胺酮20 mg,入睡后抱入手术间.
作者:周广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硫酸镁和沙丁胺醇联合应用和单用沙丁胺醇比较在治疗哮喘中的疗效.结果 硫酸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可以很快缓解症状.结论 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也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1].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与科室护士长素质密切相关,科室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者,肩负着众多角色,是联络者、代表者、传达者、计划者、处理冲突者,科室资源管理者和分配者,而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作者:韦召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7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右眼视力数指/10 cm,光定位及色觉分辨正常,B超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后巩膜轻度葡萄肿.右眼角膜曲率K值43.22,眼轴长22.44 mm,因晶体混浊严重,电脑验光仪未测得右眼屈光度(患者自诉右眼原有近视,从未矫正),左眼屈光度-3.0DS≈-1.5DC×72°.依据人工晶体SRKII计算公式,如植入A=118.0,+24.0D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残余屈光度-0.77DS.
作者:宋冰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抚触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部位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有技巧的触摸刺激,使婴儿身心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让大量温和的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产生生理效应,从而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婴儿操可提高早产儿的四肢协调能力,促进运动感觉的发育,预防和纠正不良姿势的产生,更能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约医疗开支的方法.
作者:周晓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监测、分析目前常用酵母真菌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20株酵母样真菌,应用目前的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7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高的是灰黄霉素(92.81%),其次为益康唑(59.69%)、咪康唑(38.75%)、氟康唑(32.19%),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7.81%、92.19%、82.19%.结论 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李最琼;谭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前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准确性不高是其主要问题.痰涂片查抗酸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快速手段,是金指标,但仅可发现不足40%的菌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培养可以提高菌阳患者的检出率,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活动性判定仍是棘手的问题.
作者:孙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步长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加西比灵胶囊10 mg,睡前顿服;对照组睡前顿服西比灵10 mg,两组均连用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的疗效.
作者:陈霞;李丰雪;谢增秀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恢复效果.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尉荣翠;平玉卓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动过缓患者的室性早搏时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门或住院的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病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6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比较心率和室性早搏的变化.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的减少室性早搏频率的同时24 h平均心率可提高3.2次/min,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伴有心动过缓的室性早搏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同时可明显提高窦房结功能,促进房室结传导,对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际瞻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医院药房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品牌.方法 在医院药房实际工作中,药学人员的一言一行来做到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评价.结果 医院药房开展人性化服务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结论 人性化服务是医院药房工作的重点,不断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余生龙 刊期: 2010年第18期
1 病情观察1.1 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患侧瞳孔初期短暂缩小,继而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病变对侧出现中枢性瘫痪,生命体征严重紊乱,前驱期患者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烦躁不安等.
作者:杨萌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鼻出血也称鼻衄,即鼻窍出血.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对活动性出血,应马上进行止血.鼻出血多为突然发生,患者精神高度紧张.3年来我科收治鼻出血患者62例,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鼻出血患者克服了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祝淑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减低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方法.结果 正确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止血,减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率.结论 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为常见的原因.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和加强产前的预防措施,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锦笑;周钰静;蒋凤仪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 于2009年9~10月对济南市2086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调查,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代谢综和征的患病率为20.76%,其中男性为19.81%,女性为23.9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3.78,P>0.05).结论 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黄凤珍;刘军;庞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门诊高血压健康挡案,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跟踪调查一年.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在服药患者中有55%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规律服药与间隙服药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8.21,P<0.001).结论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遵医服药的依从性,帮助患者达到治疗目标.
作者:徐林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 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催产素10 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 Iu.比较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疗效明显高于缩宫素.
作者:谢鹏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7.5MHz普通高频超声对皮下异物间接探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7.5 MHz高频超声探头加自制简易水囊(PE薄膜手套注入水),对28例皮下异物进行间接超声探查,观察皮下异物声像图特征.结果 普通高频超声间接探测能够克服超声近场混响伪像,清晰显示皮下异物特征声像图.全部病例经手术、随访证实与超声结果相符.结论 普通高频超声间接探测方法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高频超声直接探测的补充.
作者:黄明龙;王艳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硬膜外麻醉后手术患者发生寒颤较为常见,尤其是剖宫产手术时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发生率更高,寒颤使产妇耗氧量增加,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妥善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马倩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出血是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如何更好地防治骶前静脉出血,提高直肠癌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外科医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将近4年来所接触3家医院的8例骶前静脉出血的病历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寻找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作者:赵明友;万力;刘峰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