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媛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因素.方法 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PTS)和Achenbach(CBCL)儿童行为量表对80例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研究组)与8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测查,对所取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在适应性、心境、反应强度、持久性和反应阈因子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交往不良、躯体主诉和社会退缩因子上较正常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与儿童本身的气质有关,且这类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心理沟通有助于降低牙科恐惧.
作者:姚天成;郭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监测、分析目前常用酵母真菌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20株酵母样真菌,应用目前的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7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高的是灰黄霉素(92.81%),其次为益康唑(59.69%)、咪康唑(38.75%)、氟康唑(32.19%),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7.81%、92.19%、82.19%.结论 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李最琼;谭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定量检测人体抗-HBs对乙肝免疫的重要性.方法 用时间分辨的方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的方法比对三者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时间分辨的方法和ELISA 与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阳性吻合率分别为98.6%和97.7%.结论 ELISA和胶体金方法只能测量乙肝抗-HBs阴性阳性结果,但对设备要求简单,回报结果迅捷,适用于大量标本的初筛;而时间分辨给出了抗-HBs的量化结果,更容易动态观察乙肝的病情发展以及疫苗注射情况.
作者:娄宏哲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重度颅脑损伤是∶GCS评分3′~8′伤后昏迷>6 h或在伤后24 h内意识恶化并昏迷6 h.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比较困难,护理较复杂.因此,精心而合理的护理,对患者的安危和愈后十分重要.自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收住重度颅脑损伤35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丽;王惠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56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妇女,随机分组,观察组86例,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后取器,对照组70例,常规取器.结果 两组宫颈软化情况及取器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可有效软化宫颈,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刘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康复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同样在药物治疗下,经康复治疗(热敷、按摩、关节体操训练)及未经康复治疗,患者晨僵时间改善及关节活动范围的比较,来判定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于对照组比较,晨僵改善时间和关节活动范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优与对照组.临床观察显示,无效6例,有效24例,显效22例.结论 经热敷、按摩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得以放松,有利于关节活动并减轻疼痛;关节体操能够增加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临床研究证明,增加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的康复治疗,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康复效果,缩短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
作者:孙亚萍;肖岷;王晓红;周杰;方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硬膜外麻醉后手术患者发生寒颤较为常见,尤其是剖宫产手术时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发生率更高,寒颤使产妇耗氧量增加,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妥善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马倩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肾穿活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430例行肾穿活检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430例患者中1例并发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认真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确保肾穿活检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兰芳;郑楚娜;李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 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催产素10 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 Iu.比较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疗效明显高于缩宫素.
作者:谢鹏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5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观察术后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呼吸道、引流管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加强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结论 做好听神经瘤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听神经瘤的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起着重要意义.
作者:凤力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为常见而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就目前医学水平尚无法根治.但如正确掌握治疗方法,对其病理生理变化的各个环节长期的合理治疗及生活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是可以缓解病情及改善症状的.据调查,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每年死于此病及并发症者已近百万,高血压病患者轻中型约占80%左右,这些患者大多数参加工作,其治疗大多数在基层医疗单位或医院门诊进行,对这样的患者,出院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陈金;刘中敏;刘念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分析动力髋螺钉(DHS), 解剖型锁定钩板(anatomical locked hook-plate,ALHP)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不同的手术方案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70~90岁,平均80岁.其中13例应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15例采用解剖型锁定钩板内固定治疗,1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5 a,应用DHS,解剖锁定钩板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卧床时间分别 3周,2周和1周,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周,8周和6周.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DHS内固定的患者出现螺纹钉穿出股骨头,4例出现髋内翻,2例出现肺部感染.仅30%年龄>70岁的患者恢复至术的活动水平.解剖锁定钩板内固定病例得到临床随访,优良率100%.结论 解剖锁定钩板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大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禄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诊CT对脑灰质异位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脑灰质异位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急诊CT发现的脑灰质异位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15.4岁,均以发作性癫痫为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CT检查确诊为脑灰质异位症并排除其他颅脑疾病,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1例异位灶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2例,全部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但所有病灶均呈灰质密度,CT值约为35HU,病灶境界清晰.结论 脑灰质异位具有较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急诊医师充分认识本病,可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作者:林成业;肖海松;陆志锋;刘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出血是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如何更好地防治骶前静脉出血,提高直肠癌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外科医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将近4年来所接触3家医院的8例骶前静脉出血的病历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寻找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作者:赵明友;万力;刘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以便医护密切协作,采取防治措施.方法 对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实施的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手术过程及术后ICU监测情况,分析发生精神障碍的因素,依个体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本组50例,死亡2例(4%);术后发生精神障碍5例(10%),均在术后7~15 d治愈.出院后随访1~4年,5例均无再复发.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与体外循环(CPB)、环境及个体精神状态密切相关.采用精神干预,适当药物治疗,妥善护理,可在短期内治愈.
作者:刘世彩;闫天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失误危及母婴的报道不为少数,为引起产科工作者的警惕,提高产科质量,笔者把在剖宫产中常见的失误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首先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术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运用到临床上来,目前剖宫产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1].
作者:武文慧;富晓敏;薛荣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恢复效果.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尉荣翠;平玉卓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护患矛盾是指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人群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矛盾,通常是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护患关系是否和谐完满,不仅体现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文明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疾患的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完满,现就护患矛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作者:何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8例AMI错过佳PCI治疗时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延迟PCI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 延迟PCI组较药物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 延迟PCI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泽萍;陈素芹;孙麦春;李立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除遗传因素以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很多因素都可引发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症又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阐述了血脂成分有哪些,临床检验中常测定的项目是哪几种,测定这些成分的临床意义是什么,进一步强调控制血脂含量的重要性.
作者:孙若东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