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阮承兰;张骏飞;宋海燕;董静;陈照林;陈曦;刘波;陈从新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预后, Logistic模型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拟合回归方程用于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确定预后模型的佳临界值.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为肝衰竭预后的保护因素;高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尿素氮升高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为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OR1=7.207,OR2=21.251,P<0.001)、血清TBIL(OR=0.347,P=0.002)、总胆固醇(OR=3.769,P<0.001)、腹水(OR=0.142,P=0.002)4个因素用于回归模型的拟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6.96%.结论 研究中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准确率较高,对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营养不良对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LD)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并探讨脂肪营养不良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北2个县区261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等基本信息,根据身体外周部位和中心部位的脂肪变化评估是否发生脂肪营养不良,并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共有147(56.3%)人出现了LD.女性、年龄大的患者LD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D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均得分均低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控制其他因素后,LD对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均有影响.此外,躯体健康领域还受到经济状况及年龄的影响,而心理健康领域受到经济状况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结论 LD是影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LD对提高该人群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安然;李青艳;陶兴永;刘爱文;肖永康;计国平;李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0-2012年无锡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调查

    目的 调查2010-2012年无锡市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2年无锡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报告卡信息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收集971份重症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无锡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5 277例,平均发病率为195.52/10万,其中重症手足口病971例,重症发病率为5.40/10万,重症病例比例平均为2.75%,重症病例比例在7~9月份达高峰;重症患儿主要集中在1~5岁(占80.23%),尤其以1~岁年龄组构成比高.2011年无锡市重症病例经济负担合计达806.32万元.结论 有关部门应针对手足口病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培训,提高基层的重症手足口病诊断能力.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发生具有较大的经济效应.

    作者:石平;杨璐瑛;钱燕华;刘福康;施超;褚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拟合回归方程用于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确定预后模型的佳临界值.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为肝衰竭预后的保护因素;高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尿素氮升高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为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OR1=7.207,OR2=21.251,P<0.001)、血清TBIL(OR=0.347,P=0.002)、总胆固醇(OR=3.769,P<0.001)、腹水(OR=0.142,P=0.002)4个因素用于回归模型的拟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6.96%.结论 研究中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准确率较高,对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阮承兰;张骏飞;宋海燕;董静;陈照林;陈曦;刘波;陈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市公园晨练人群对空气细颗粒物(PM 2.5)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园晨练人群对空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 2.5)健康危害的认知现状,为指导该人群的健康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天坛公园和陶然亭公园晨练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于2012年12月对该人群进行面对面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460人,其中天坛公园240人,陶然亭公园220人;384(83.5%)人为年龄≥60岁老年人.282(61.3%)名调查对象表示知晓PM2.5,其中248(87.9%)人认为PM 2.5对人体有危害;知晓PM 2.5的人中,仅95(33.7%)人表示会根据PM 2.5污染情况决定是否去晨练.136(29.8%)人在空气污染较严重时晨练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主要为戴口罩、推迟外出锻炼时间、减少运动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出锻炼之前关注空气质量(OR=3.23,95% CI:1.57~6.63)、认为PM 2.5对呼吸系统有危害(OR=2.64,95% CI:1.24~5.63)、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等疾病(OR =2.46,95% CI:1.45 ~4.18)为是否会根据PM 2.5污染情况决定晨练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公园晨练人群对PM 2.5的认知度不高,应加强空气质量的宣传,尤其是PM 2.5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指导该人群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作者:黄永;刘勋;施国庆;曾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预测研究

    目的 建立用于河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确定预测模型的基本结构,以归一化后的2003-2009年河南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数据为训练样本,以2010年的数据为检验样本,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1-2013年河南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数据进行预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在仿真预测样本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76%,在检验样本处的预测误差为0.434%.并获得了2011-2013年河南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预测数据.结论 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适合用来进行河南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

    作者:徐学琴;孙宁;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长沙市农村地区1~6岁留守儿童接种率调查及策略探讨

    目的 了解长沙市农村地区适龄留守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率现状.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乡镇(5个/区县)120个行政村1~6岁留守儿童,共入户调查留守儿童1 027名,非留守儿童1 150名.结果 适龄留守儿童卡介苗(bacilli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3剂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3)、3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3)、第4剂OPV(OPV4)、3剂次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P3)、第4剂DTP(DTP4)、第1剂含麻疹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1)、第2剂MCV(MCV2)、第1剂乙脑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1)、第2剂乙脑疫苗(JEV2)、第1剂A群流脑疫苗(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1)、第2剂A群流脑疫苗(MPV-A2)、第1剂A+C群流脑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C1)、甲肝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的接种率分别为99.5%、98.3%、99.1%、62.4%、98.7%、86.2%、97.6%、91.7%、93.5%、71.2%、98.2%、83.0%、48.0%和81.5%;留守儿童MCV1、MCV2、OPV4、DTP4、JEV1、JEV2、MPV-A2及MPV-AC1接种率均低于非留守组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8,7.66,4.41,4.77,4.21,10.87,4.93,5.04,均有P<0.05).结论 长沙市农村地区适龄留守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大部分达国家要求,但加强免疫接种率相对较低,且均低于非留守组儿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接种率,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刘浩;林希建;胡强;刘姝;陈水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1-2012年安徽省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哨点医院腹泻患儿中病毒性病原体感染状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安徽省两哨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4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采用聚合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或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RV、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并分型鉴定.结果 549份粪便标本中RV检出率为22.40% (123/549),NoV为12.02%(66/549),AstV为1.82%(10/549),AdV为1.28%(7/549),混合感染1.15%(4/549).对RV G/P分型结果显示G9P[8]为主要流行株,NoV以GⅡ-4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安徽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以RV为主,秋冬季高发,存在混合感染.

    作者:史永林;查震球;胡万富;吴家兵;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嘉兴市秀洲区145例麻风病存活病例生存状况调查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常导致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1].为了解麻风病存活病例的生存状况,笔者等于2012年8~10月对全区麻风病存活病例进行现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储斌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抑郁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抑郁、焦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在校学生,按照不同学制和年级进行分层,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抑郁、焦虑等情况筛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压力因子、实习态度与抑郁相关,父亲学历与焦虑相关(均有P<0.05);高职护生突发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均有P<0.001);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有共同的成份,在同一个体身上两者往往相互伴随发生(P <0.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高职院校应根据相关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务之急.

    作者:宋新跃;吴珊珊;瞿伟;丁宁;潘发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医学院校新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安徽省某医学院校本科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某医学院校本科一年级1 15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激之间的关系.结果 该医学院本科新生中有52.7%(596/1 13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19.0%(215/1132)的新生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而挫折、压力和情绪反应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且挫折、压力与情绪反应的产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该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应针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筛查,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提供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

    作者:范引光;沈先卿;邸东升;丁涛;张紫菱;汪江平;叶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市县中老年嫖客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老年嫖客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县市中老年嫖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采血,检测其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了377名中老年嫖客,平均年龄为(61.5±9.3)岁;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4.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6%;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5.2%、33.3%、27.8%;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5.3%、0.0%.结论 中老年嫖客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朱金辉;沈智勇;朱秋映;刘伟;覃春伟;吴艺清;韦加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病例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目的 评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病例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对2013年3月25日~5月5日期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卡信息,采用自定义指标,对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3月25日~5月5日,全国10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个案卡129张,报告无重复或主要逻辑错误,未见假期效应.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8d,发病-报告间隔中位数为7d.首次诊断即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诊断-报告间隔中位数为1.05h;订正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首次报告-订正诊断间隔中位数为23.62 h.报告-审核间隔中位数为0.18h.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诊断及时性较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所提高.诊疗、防控方案印发及网络直报系统增设报告病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前后,发病-诊断间隔、发病-报告间隔明显缩短.结论 借助已运行成熟的网络直报平台进行个案报告,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起到了及时、准确报告信息的作用.

    作者:孟玲;张娜;向妮娟;郭青;洪志恒;涂文校;李雷雷;曹洋;张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降低CVC胸腔置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中的应用

    本研究于2012年11月,应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方法对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胸腔置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管理前)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行CVC胸腔置管患者77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25例,年龄19 ~ 82岁,平均年龄(51.00±18.30)岁;选择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管理后)同组CVC胸腔置管患者83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9例,女24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1.60±17.4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置管部位、胸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作者:戴贞贞;耿蓄芳;裴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家界市1995-2012年老年人HIV感染者死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界市1995-2012年老年人HIV感染者死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中1995-2012年户籍和现住址均为张家界市的老年人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张家界市的人口数据计算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老年人HIV感染者生存率曲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张家界市老年人HIV年平均死亡率为2.56/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64.38,P<0.001),其中位生存时间为25.00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RR=0.141,95% CI:0.073~0.271),艾滋病确诊年限(RR=0.468,95% CI:0.297~0.738)和CD4+T淋巴细胞基线计数数量(RR=0.271,95% CI:0.162 ~0.454)是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张家界市老年人HIV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基线计数和艾滋病确诊年限是其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文杰;钟吉波;蒋作新;林麒;孙忠贤;杨郁君;谭红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轻中度高血压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中国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和南京6个地区入选480例年龄在18~75岁无慢性肾病史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肌酐水平,451例患者纳入终统计分析.结果 总人群平均血清肌酐水平约68 μmol/L,男性77.9μmol/L,女性61 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01);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Scr均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呈正相关;其他相关因素具有性别差异,女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而男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人群的血清肌酐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与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独立相关,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性别、年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兰莹莹;李海波;张自云;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王滨燕;臧桐华;徐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接种国产酵母型免费乙肝疫苗后1~8岁儿童乙肝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接种了3针乙肝疫苗后1~8岁儿童人群乙肝抗-HBs滴度及阳性率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仅接受了国家3针免费乙肝疫苗接种的城乡儿童血清,采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法)对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采用x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符合条件的807名儿童,乙肝抗-HBs阳性率为61.7%.儿童人群乙肝抗-HBs滴度和阳性率在接种后3年内下降快,4~6岁波动较大,6岁后回升到一定水平;乙肝抗-HBs滴度和阳性率与性别、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已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儿童人群应每间隔3年进行1次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对乙肝抗-HBs阴性或滴度≤10 mIU/ml者及时进行加强免疫.

    作者:陈华;段晋超;孙宏英;余林玲;严昌武;米桂英;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 安徽省2008-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60 8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53/10万,发病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发病率(除2011年)高于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发病率(除2012年)高于江淮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所占比例为55.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A16)所占比例为26.6%.结论 安徽省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 A16,农村和城乡结合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

    作者:张进;史永林;吴家兵;胡万富;黄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华市1997-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金华市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1997-2012年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截止2012年底,金华市累计报告HIV/AIDS 1 29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77例,死亡142例;1 295例HIV/AIDS中,男性906例,女性389例,男女比例为2.33∶1;HIV/AIDS主要来源以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河南和湖南等6个省的外来务工为主;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占65.6%和34.4%;经性、吸毒、血、母婴和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86.9%、9.3%、1.7%、0.2%和1.9%.结论 金华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艾滋病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可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应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工作覆盖面,加强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

    作者:张涛;齐俊峰;唐慧玲;阮祥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5-2012年安徽省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5-2012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适合国情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2年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安徽省共报告结核病患者341 679例,男女性别比为2.75∶1.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占到患者总数的99.47%;患者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65~74岁年龄段高,为245.64/10万.各职业类型中,以农民、工人和学生3类人群报告发病患者数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76.22%、5.13%和3.60%.报告患者自每年的3月份开始整体呈逐月下降的趋势,次年1月份降至低.全省16个地市均有患者发病报告,地区分布不均,铜陵市、合肥市、淮北市报告发病率较高.结论 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高龄组、农民群体、春季等是结核高发因素,应加强相应人群或领域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根友;王纪祥;邹铮;胡传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8-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居民死因状况及主要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兵团2008-2012年8个师部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和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10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减寿率等指标.结果 兵团2008-2012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08.67/10万,男性624.01/10万,女性383.14/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0~岁组和15~岁组的5年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5~岁组和≥65岁组的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损伤与中毒占0~岁组和1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24.19%和30.48%,循环系统疾病占45~岁组和≥65岁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为36.68%和47.20%;按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standar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兵团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措施,降低损伤与中毒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

    作者:张国强;刘博;敬文;李述刚;陈鹏;吴丽文;马晓玲;李凡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