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辉;沈智勇;朱秋映;刘伟;覃春伟;吴艺清;韦加玉
近年我国头颈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头颈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对有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头颈肿瘤预防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为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杨清;刘业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研究于2012年11月,应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方法对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胸腔置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管理前)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行CVC胸腔置管患者77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25例,年龄19 ~ 82岁,平均年龄(51.00±18.30)岁;选择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管理后)同组CVC胸腔置管患者83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9例,女24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1.60±17.4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置管部位、胸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作者:戴贞贞;耿蓄芳;裴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3-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数据以及2010-2011年江苏省死因监测登记数据,分别计算糖尿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2.21/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14.08/10万,累计增长536.67%.标化死亡率由1973-1975年的1.80/10万上升到2010-2011年的4.43/10万,累计增长145.41%.各时期女性糖尿病死亡率均大于男性,且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5岁以上年龄组糖尿病死亡率近40年来上升显著.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均明显增长,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居民.结论 近四十年来年江苏省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应加强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陈辰;周金意;韩仁强;武鸣;胡晓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 安徽省2008-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60 8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53/10万,发病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发病率(除2011年)高于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发病率(除2012年)高于江淮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所占比例为55.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A16)所占比例为26.6%.结论 安徽省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 A16,农村和城乡结合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
作者:张进;史永林;吴家兵;胡万富;黄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简述“率”的标化和“率”的校正的概念、区别以及计算方法,并用SAS宏程序实现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并以统计表格形式直接输出到rtf文件中.方法 对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过程编写通用的SAS宏程序.结果 整理好相应的原始数据,设定好相应的宏参数,运行宏程序便可快速获得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结果.结论 笔者编写的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SAS宏程序具有通用、简便、实用的特点,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谷鸿秋;李卫;王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接种了3针乙肝疫苗后1~8岁儿童人群乙肝抗-HBs滴度及阳性率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仅接受了国家3针免费乙肝疫苗接种的城乡儿童血清,采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法)对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采用x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符合条件的807名儿童,乙肝抗-HBs阳性率为61.7%.儿童人群乙肝抗-HBs滴度和阳性率在接种后3年内下降快,4~6岁波动较大,6岁后回升到一定水平;乙肝抗-HBs滴度和阳性率与性别、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已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儿童人群应每间隔3年进行1次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对乙肝抗-HBs阴性或滴度≤10 mIU/ml者及时进行加强免疫.
作者:陈华;段晋超;孙宏英;余林玲;严昌武;米桂英;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安徽省某医学院校本科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某医学院校本科一年级1 15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激之间的关系.结果 该医学院本科新生中有52.7%(596/1 13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19.0%(215/1132)的新生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而挫折、压力和情绪反应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且挫折、压力与情绪反应的产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该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应针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筛查,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提供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
作者:范引光;沈先卿;邸东升;丁涛;张紫菱;汪江平;叶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干扰素对肝细胞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3、4、7、9表达的影响.方法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JFH-1病毒的Huh7细胞分别加入干扰素α(interferon,IFN-α)、IFN-β、IFN-γ、IFN-λ1处理24h,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Toll样受体3、4、7、9以及HCV复制水平的变化.结果 各干扰素均能抑制HCV的复制(t分别为-45.699、-68.165、-70.994、-67.111,均有P<0.001).方差分析显示各干扰素处理组间TLR3、TLR4、TLR7及TLR9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25.901、263.537、163.289、31.774,均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IFN-α、IFN-β能上调TLR3(t分别为21.312、25.420,均有P<0.001)、TLR7(t分别为26.456、24.289,均有P<0.001)的表达,同时下调TLR9的表达,而对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IFN-γ可上调TLR4、TLR7的表达,对TLR3和TLR9的表达没有影响;IFN-λ1可上调TLR3、TLR7、TLR9的表达水平,但对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不同干扰素对肝细胞不同Toll样受体表达的作用不同,反映出不同干扰素具有不同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作者:陈晖;李彧;蒋敦科;苏锦明;曾锦荣;阮族明;莫林芳;叶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常导致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1].为了解麻风病存活病例的生存状况,笔者等于2012年8~10月对全区麻风病存活病例进行现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储斌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抑郁、焦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在校学生,按照不同学制和年级进行分层,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抑郁、焦虑等情况筛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压力因子、实习态度与抑郁相关,父亲学历与焦虑相关(均有P<0.05);高职护生突发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均有P<0.001);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有共同的成份,在同一个体身上两者往往相互伴随发生(P <0.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高职院校应根据相关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务之急.
作者:宋新跃;吴珊珊;瞿伟;丁宁;潘发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张家界市1995-2012年老年人HIV感染者死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中1995-2012年户籍和现住址均为张家界市的老年人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张家界市的人口数据计算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老年人HIV感染者生存率曲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张家界市老年人HIV年平均死亡率为2.56/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64.38,P<0.001),其中位生存时间为25.00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RR=0.141,95% CI:0.073~0.271),艾滋病确诊年限(RR=0.468,95% CI:0.297~0.738)和CD4+T淋巴细胞基线计数数量(RR=0.271,95% CI:0.162 ~0.454)是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张家界市老年人HIV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基线计数和艾滋病确诊年限是其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文杰;钟吉波;蒋作新;林麒;孙忠贤;杨郁君;谭红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金华市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为制定HIV/AIDS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1997-2012年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截止2012年底,金华市累计报告HIV/AIDS 1 29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77例,死亡142例;1 295例HIV/AIDS中,男性906例,女性389例,男女比例为2.33∶1;HIV/AIDS主要来源以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河南和湖南等6个省的外来务工为主;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占65.6%和34.4%;经性、吸毒、血、母婴和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86.9%、9.3%、1.7%、0.2%和1.9%.结论 金华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艾滋病疫情已经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可引起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应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工作覆盖面,加强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
作者:张涛;齐俊峰;唐慧玲;阮祥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国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和南京6个地区入选480例年龄在18~75岁无慢性肾病史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肌酐水平,451例患者纳入终统计分析.结果 总人群平均血清肌酐水平约68 μmol/L,男性77.9μmol/L,女性61 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01);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Scr均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呈正相关;其他相关因素具有性别差异,女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而男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人群的血清肌酐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与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独立相关,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性别、年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兰莹莹;李海波;张自云;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王滨燕;臧桐华;徐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实证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为促进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亲历者对案例教学及其作用的态度和看法.结果 被调查者中,认为案例教学适用的占95.4%,对案例教学满意的占68.2%;分别有96.1%和85.4%的教师和学员喜欢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分别有91.0%和84.6%的教师和学员选择了“案例的选取和设计的合理性”,84.6%和80.2%选择了“教师的实践经验”,82.1%和68.1%选择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对案例的把握程度”.采用李科特五分制法评价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在提升13项能力方面的作用大小,结果显示,各项得分都>3(1表示作用很小,5表示作用很大).其中,教师(学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卫生应急管理关键流程”两项评分高,分别为4.22(4.02)和4.08(4.10).结论 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很受欢迎,作用明显,应该通过案例库建设、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推广其运用.
作者:胡雪军;王明亮;彭博;潘伊明;崔娜;刘燕燕;孙静;付聪;赵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对小鼠心肌细胞(H9c2)的氧化损伤作用及维生素C(vitamin C,VitC)的保护效应.方法 使用不同剂量梯度DMF作用心肌细胞24 h、48 h、72 h,同时分别用含有DMF(100 mM)和0.025 mM、0.050 mM、0.100 mM、0.250 mM的VitC培养液培养心肌细胞24 h、48 h、72 h,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观察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和VitC的保护效应.结果 不同浓度的DMF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24h、48 h和72 h后使SOD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产生了明显脂质过氧化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保护组VitC在低浓度(0.025 mM、0.050 mM、0.100 mM)时对DMF对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使SOD和GSH含量升高,MDA降低.保护组VitC在高浓度(0.250 mM)时反而加重DMF对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结论 二甲基甲酰胺(DMF)对小鼠心肌细胞细胞(H9c2)产生了明显的氧化损伤,从而证实DMF所致的氧化应激是其引起细胞毒性的重要机制.小剂量VitC对DMF致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峰;杨永坚;向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者不同类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析,了解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不同类型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同时取粪便及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group 16 strain,CA16).比较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粪便标本的肠道病毒的总体阳性率为90.9%,EV71的阳性率为41.9%,CA16的阳性率为29.5%;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的总体阳性率为87.5%,EV71的阳性率为37.4%,CA16的阳性率为26.9%,粪便标本的EV,EV71,CA16检出率均高于咽拭子标本,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18,3.75,3.37,P值分别为0.073,0.052.0.064).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粪便标本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选择咽拭子标本用于手足口病的检测.
作者:王宏宇;张小爱;许红梅;何翠;刘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5-2012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适合国情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2年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安徽省共报告结核病患者341 679例,男女性别比为2.75∶1.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占到患者总数的99.47%;患者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65~74岁年龄段高,为245.64/10万.各职业类型中,以农民、工人和学生3类人群报告发病患者数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76.22%、5.13%和3.60%.报告患者自每年的3月份开始整体呈逐月下降的趋势,次年1月份降至低.全省16个地市均有患者发病报告,地区分布不均,铜陵市、合肥市、淮北市报告发病率较高.结论 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高龄组、农民群体、春季等是结核高发因素,应加强相应人群或领域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根友;王纪祥;邹铮;胡传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拟合回归方程用于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确定预后模型的佳临界值.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为肝衰竭预后的保护因素;高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尿素氮升高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为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OR1=7.207,OR2=21.251,P<0.001)、血清TBIL(OR=0.347,P=0.002)、总胆固醇(OR=3.769,P<0.001)、腹水(OR=0.142,P=0.002)4个因素用于回归模型的拟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6.96%.结论 研究中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准确率较高,对肝衰竭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阮承兰;张骏飞;宋海燕;董静;陈照林;陈曦;刘波;陈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嫖客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县市中老年嫖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采血,检测其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了377名中老年嫖客,平均年龄为(61.5±9.3)岁;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4.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6%;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5.2%、33.3%、27.8%;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5.3%、0.0%.结论 中老年嫖客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朱金辉;沈智勇;朱秋映;刘伟;覃春伟;吴艺清;韦加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LD)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并探讨脂肪营养不良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北2个县区261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等基本信息,根据身体外周部位和中心部位的脂肪变化评估是否发生脂肪营养不良,并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共有147(56.3%)人出现了LD.女性、年龄大的患者LD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D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均得分均低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控制其他因素后,LD对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均有影响.此外,躯体健康领域还受到经济状况及年龄的影响,而心理健康领域受到经济状况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结论 LD是影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LD对提高该人群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安然;李青艳;陶兴永;刘爱文;肖永康;计国平;李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