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倍通联合奥扎格雷治疗TIA的临床研究

宋冬晶;李明芬;徐丽英;王晓伟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 治疗方法, TIA, 抗血小板聚集, 对照实验研究, 缺血性卒中, 血流变学, 临床疗效, 及时治疗, 总结, 预防, 循环, 随机, 抗凝, 患者
摘要:及时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改善循环等.现将我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TIA患者应用倍通合并奥扎格雷钠前后血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了随机、开放、对照实验研究,总结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急性肠梗阻肠切除病例报1例

    老年性肠梗阻同时合并其他多种疾病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应抓住主要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现有1病例如下.

    作者:于晓峰;唐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阴道流血性疾病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妇科阴道流血疾病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48例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的妇科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548例妇科阴道流血患者超声检查诊断的疾病有14例,诊断准确率为84.7%~100%.结论 超声检查能对大部分妇科阴道流血病症作出相应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妇科阴道流血疾病的诊断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8例报告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并发症的原因,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对793例剖宫产术后镇痛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锥体外系反应8例,发生率为1.01%.大汗淋漓8例,表情淡漠、眼球上翻、凝视、闭目困难6例,失语4例,嘴角流涎、痉挛性斜颈、张口困难、肢体舞动、肌肉僵硬、角弓反张3例,失明、昏迷1例.结论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可导致锥体外系反应,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蓝冬梅;赵金琴;廖玉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

    药理实验教学是医药类院校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验方法、技能、作风等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实行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黄正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60 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作者:卢惠珍;李而周;吴小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00例外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人的衰老过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慢性退行性变,心理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转变;针对疾病护理向整体、全面的护理转变的今天,患者在我们眼中不再是单一的病体,透过他们不同的年龄、性别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情感、欲望、文化修养和宗教信仰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已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出生缺陷监测及干预措施的体会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监测和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院9年间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娩总数为3336例,分娩畸形儿51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5.28‰.可从其产母的生活、工作等因素中找到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为出生缺陷的筛查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并应采用B超、生化等手段早期筛查畸形儿,早期处理.

    作者:王素媚;易寅华;付小国;屈洁霞;欧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的平均寿命增高,高龄及超高龄患者逐年增多,1998~2006年笔者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产后出血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时间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88.24%)、胎盘胎膜残留(占7.35%)、组织裂伤(占4.41%),且多发生在24 h内.结论 产时、产后重点在24 h内加强监测,及时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是减少出血的根本.治疗上积极促进宫缩为主,同时抗休克治疗,清宫及时缝合伤口止血.

    作者:杜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肝脓肿、支气管哮喘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突发右下肢无力,不能行走2 d入院.无其他不适.患者近期无服药、运动、外伤史.入院时查体阳性体征:右下肢肌力V-,右下肢有压痛.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谈医患沟通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相分化潜能.由于取材容易、培养简便及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成为干细胞中研究的热点,在医学各个领域都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已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崔潇;杨莹;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牙本质过敏的疗效分析

    牙本质过敏是牙本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科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分别采用氟化钠甘油、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延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妊娠结局探讨及临床处理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分娩结局及防治.方法 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64例作为观察组,羊水正常的延期孕妇2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分娩情况、母体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剖宫产增加,围产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窒息、羊水胎粪Ⅱ~Ⅲ度污染、死亡高、Apgar评分低(P<0.05).结论 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较差,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应加强超声监测,在严密监护下可引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于向荣;孙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进几年来,随着疾病分类的演变历史,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在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多因素对发病的重要性.在对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发现,在其发病前有较高的行为应激发生率,尤其是手术患者,往往产生恐惧心理,这就是需要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作者:金燕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0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及护理体会

    目的 为非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套巩固疗效的方案预防复发.方法 204例患者诊断明确,经牵引、理疗、中药离子导入、TDP热疗等综合治疗后配合社区护士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结果 204例患者均取得远期效果.结论 本方法方便、安全、实惠,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尤丽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

    目的 检测孕妇产前IgG抗A/B 抗体效价,探讨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对317例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抗A/B IgG抗体效价测定,并对IgG类抗A/B效价≥1:64的孕妇给予临床干预,观察产后婴儿是否发生溶血,溶血出现的时间及程度;同时随机选择317例夫妻血型不合,产前未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产妇,调查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溶血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结果 ①试验组,新生儿溶血发生13例(4.10%),其中24 h内发生者1例,48 h发生者3例,72 h发生者3例,>72 h发生者6例;对照组,新生儿溶血发生49例(15.46%),其中24 h内发生者14例,48 h发生者17例,72 h发生者15例,>72 h发生者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平均出现时间(53.39±26.95)h;试验组(77.54±29.64)h,试验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③对照组黄疸程度较试验组严重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前ABO血清IgG抗A/B 抗体效价测定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对降低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志效;田淑娟;黄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快速自行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14例

    随着颅脑损伤诊治经验的积累及伤后动态头部CT检查的重视,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快速自行消散现象.对于临近手术指征的患者,如果在病情观察中发现有血肿消散减少征象,将使患者免于手术创伤.急性硬膜下血肿短期内快速自行消散病例相对很少,本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快速自行消散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举;李可;张弘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依从性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联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早期康复依从性,保证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汉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120例,按其中Ⅰ~Ⅲ型66例采取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Ⅳ~Ⅵ型5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120例随访1~2年,采用马元璋标准评定优良率8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昕;孙宇峰;赵刚;张凌;马艳荣;马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