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晔
使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无切口、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丹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观念越来越强,医疗纠纷逐渐上升,这对医患双方都带来了不必要的的麻烦.杜绝医疗纠纷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次序及其重要.作为医疗工作者怎样预防及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工作期间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吕翠华;季永东;谭美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DM)大鼠早期肾损害过程中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D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耐量异常,然后喂以高糖-高脂肪饲料10周,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测成型前4周、2周、成型时、成型后2周、4周血浆中CGRP、NO含量的变化.结果 成型前4周血浆CGRP、NO无明显改变,而成型前2周、成型时、成型后2周、4周血浆中CGRP进行性下降,同时血浆中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CGRP、NO相互作用共同参与DM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动态观察CGRP、NO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DN及分析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翠玲;李金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应用.方法 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续10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10 d血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例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减少,第5、10天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波;林淑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及清宫术的应用体会及推广价值. 方法对380例常规人工流产不全、药物流产不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畸形、疤痕子宫合并妊娠等的宫腔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全程监视宫腔内操作.结果 全部一次性清除干净,宫腔内显示细条状无回声或细线状回声为标准,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现子宫穿孔或其他并发症,术后即刻观察宫腔内有无残留物较几天后观察效果要好.结论 超声引导下实施宫腔操作使原来复杂、盲目、困难的宫腔手术变得简单、安全、可靠,全部一次清除干净,不仅手术快、出血少,而且可以杜绝术中并发症,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再次清宫术.
作者:白新华;熊华花;杨雪冰;梁新;邹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学教育工作者在言语行为失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通过几种言语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说明医学工作者的言行失范对医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双重的.结果 提高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多方素质减少言语失范现象.结论 医学教育者的言行失范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作者:汪秀荣;樊清华;肖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现代急诊医疗体系主要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急症监护等各科融合而成.其中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已有其自己独立的并已形成较规范的学科体系,而院前急救是以急救中心为主的急救医疗机构在院外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的过程,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患者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永贤;石玉平;郭玉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卫生宣教在预防孕期阴道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孕妇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简单告知要注意预防孕期阴道卫生;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防治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卫生宣教措施.比较两组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阴道念珠菌感染12例,感染率为12.6%;对照组阴道念珠菌感染l3例,感染率为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卫生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念珠菌感染,保证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侯代荣;陈秋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8年收治16例患者,结合文献讨论延迟性脾破裂的概念、诊断及治疗.结果 16例术前经病史、体检、诊断性腹腔穿刺、B 超及CT检查确诊;急诊行脾切除术6例、部分脾切除术6例,脾脏修补术4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 延迟性脾破裂往往受伤时即有脾损伤,而诊断却在48 h 之后,易导致误诊.诊断需仔细询问病史,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噪音以及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了病毒感染、避免电离辐射、噪音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作者:戴秀玲;陈晓晖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糸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小儿头皮针输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成年人静脉穿刺相比,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有较高的难度及技巧.穿刺成功与失败与患儿胖瘦、肤色、解剖变异、脱水循环障碍、水肿影响有关, 另外与头皮针,操作技巧、心理因素有关.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海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观测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一氧化碳(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程度与血清心肌酶呈正相关.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白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9例,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重度分级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健脾宣肺定喘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相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峰;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年来诊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55例,对其进行系统的摄食-吞咽功能训练,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6~8周的康复训练,54例患者吞咽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轻度吞咽困难15例全部痊愈;中度吞咽困难21例中痊愈17例,好转4例;重度吞咽困难19例中痊愈13例,好转5例,1例效果不明显.结论 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摄食-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尽早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淑萍;郭春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均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结果.结果 90例患者,穿刺成功87例,成功率96.7%;静脉炎8例,发生率8.9%;穿刺点出血6例,发生率6.7%;药物外渗2例,发生率2.2%.结论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方便,适宜神经外科ICU患者.
作者:李亚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找相关对策,使护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方法 通过本院急诊科2006~2007两年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论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注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要求,提供人性化服务,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是预防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程春娣;严喜秀;丁宇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主因乳房肿块或疼痛的11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87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本组87例患者其中超声诊断为恶性5例,良性82例;经病理学证实,恶性9例,良性78例,误诊4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95.5%.结论 超声具有无创、诊断率较高、方便等优点,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晓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含量减少及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骨量改变的疾病.1990年10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症(OP)大会中给出明确定义: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以及随之而来的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患[1].因此,该病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OP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饮食疗法,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本研究就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姝;李静;符加红;刘佳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夏、早秋季节,婴幼儿常见,以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为特征.由于具有传染性,且患儿因发热、口痛、厌食、烦躁不安并易引发肺炎、脑炎使家长惊恐不安.
作者:徐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