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研究进展

李静;徐姝;徐岩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 腺癌, 发病率, 诊断与治疗, 治疗方法, 诊治方案, 近端胃癌, 发病机制, 国内外, AEG, 肿瘤, 争议, 问题, 临床, 国家, 概念, 分型, 分类, 定义, 地区
摘要:近几十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出现胃远端肿瘤发病率降低,而近端胃癌特别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AEG的定义、分类、诊断与治疗尚存在许多争议,明确相关的一些问题对临床诊治方案的选择将大有裨益.本研究对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概念、分型及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素在防治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肝素在防治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结果 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3~6 d,对照组为3~12 d;关节肿瘤消失时间治疗组为1~2 d,对照组为1~4 d;治疗组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2~3 d,对照组为2~5 d;HSPN发生率治疗组为5例,对照组为9例;应用肝素治疗期间未见出血、皮疹、肝功能受损及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结论 过敏性紫癜应用肝素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时,应及早应用肝素,以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展.

    作者:赵继民;曹云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对200例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医嘱依从性差者作为观察组,医嘱依从性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200例患者医嘱依从性好24例(17.0)%,依从性差166例(83.0)%;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治疗方案复杂(服药种次数多)、高血压知识认知程度不良、医患关系一般、药物不良反应多.结论 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应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作者:袁永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糸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王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查阅<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全文期刊库>2006~2009年阿昔洛韦致泌尿系统损害的有关文献(1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频度虽然不高,但其危害极大,且主要由于不合理用药所致,如超适应证用药、用药量过大、滴注浓度过高、滴速过快、不合理配伍等.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阿昔洛韦所致的泌尿系统严重不良反应,严格把握用药指针,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闵然星;陈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及其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能量食物摄入大量增加,而体能消耗则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中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则明显提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继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系统乃至全身感染等多种合并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老年人糖尿病多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在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并发疾病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与青年患者相比,有发病慢、病情轻、症状不典型、疗效不显著等特点.针对上述情况,现将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操作方法及重要作用分述于下.

    作者:杨霞;肖素红;周凯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占同期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的9.19%.现将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昊;曹德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对翼状胬肉摘除术诱发青光眼的影响

    目的 预防翼状胬肉摘除术后诱发的青光眼.方法 在翼状胬肉摘除术终术眼滴入毛果芸香碱眼液.结果 有效预防了翼状胬肉摘除术诱发的青光眼.结论 在翼状胬肉摘除术终,术眼滴入毛果芸香碱眼液可使瞳孔缩小,房角变宽,房水通畅流出,有效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作者:盛雪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9例,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重度分级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健脾宣肺定喘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相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峰;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青年大肠癌6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青年大肠癌患者.结果 65例均行手术,其中根治切除42例,分别为Miles术式31例,Dixon术式11例.结肠癌根治术14例,分别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横结肠癌切除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例.姑息性切除9例,本组获随访60例,根治组5年生存23例.姑息性切除及探查造瘘术式均于手术后半年内死亡.结论 提高青年人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尽量行根治手术.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8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8例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临床诊断、处理.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间分娩的孕产妇发生的8例羊水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的8例患者,均有诱因存在.3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死亡率37.5%.文中抢救成功的病例,3例均及时行子宫全切手术.结论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去除病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

    作者:杨夫艳;陆薇;蔡艳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宫颈癌腔内应用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癌腔内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10例患者均采用腔内后装放疗加体外照射的方法.先给予体外全盆照射,每次每照射野用2 Gy,盆腔中心总剂量为20~26 Gy,然后于全盆大野中间用铅档,面积4 cm)<14 cm,4 cm×15 cm,每次照射野2 Gy,4次/周,宫旁总剂量为20~26 Gy;同时给予腔内后装治疗,1次/周,阴道与官腔的治疗分别进行,每次A点剂量5~6 Gy,总剂量30~35 Gy,对大的外生型肿瘤,给于肿瘤消失量5~10 Gy.结果 110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1.8%,其中Ⅱ期和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82.1%、79.3%.本组36例(32.7%)表现持续性便血或伴有下坠感,或因便血而致贫血,其中,l例(0.9%)有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2例(1.8%),其中l例(0.9%)与肿瘤相关,膀胱反应l2例(10.9%).结论 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好放疗方法及剂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瑞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术后3 d回访患者,询问身体恢复情况,并征求患者的宝贵意见.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并进行术后指导.了解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在随访中可以评价术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结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总结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患者在围手术期心理问题,解除患者的顾虑,满足患者的需求,争取患者主动的配合,是患者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这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雪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其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均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结果.结果 90例患者,穿刺成功87例,成功率96.7%;静脉炎8例,发生率8.9%;穿刺点出血6例,发生率6.7%;药物外渗2例,发生率2.2%.结论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方便,适宜神经外科ICU患者.

    作者:李亚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高龄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骨折后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流瘀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根据报道,外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发病率为25%;因治疗不及时而发生血栓形成后遗症高达40%~50%.因此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使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大大减少,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高龄骨折患者247例,通过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淑;隋红艳;菅晶晶;邢桂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对糖尿病肾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DM)大鼠早期肾损害过程中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D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耐量异常,然后喂以高糖-高脂肪饲料10周,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测成型前4周、2周、成型时、成型后2周、4周血浆中CGRP、NO含量的变化.结果 成型前4周血浆CGRP、NO无明显改变,而成型前2周、成型时、成型后2周、4周血浆中CGRP进行性下降,同时血浆中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CGRP、NO相互作用共同参与DM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动态观察CGRP、NO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DN及分析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翠玲;李金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高危儿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患儿于1岁时来院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 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作者:王海霞;刘世艳;佟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测定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CRP对UC患者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采集活动性UC患者40例、缓解期UC患者32例、以及健康对照42例,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CRP水平,评估它对UC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 检测结果发现活动性UC患者血清CRP水平比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者明显升高(P<0.05).活动性UC患者经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美沙拉秦或柳氮磺吡啶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CRP水平可以反映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是临床上判断UC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作者:温晓晔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应用的比较.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需要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分别选择用10-0缝线与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结膜瓣存活率,翼状胬肉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用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结膜瓣存活和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均与10-0缝线相当结论笔者认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用8-0可吸收缝线固定结膜瓣,避免术后拆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改善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失语患者的护患沟通状况

    目的 调查气管插管清醒失语患者在护患沟通中的主要困难,并制定相应措施改善此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对本院ICU的10位护士,及120例住院行气管插管的清醒失语患者进行护患沟通状况的调查总结.制定措施,开展学习,改善宣教和沟通技巧,并统计效果.结果 气管插管清醒失语患者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表达方式.调整病房环境,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并制作统一图片便于沟通,使患者对于护患沟通的满意程度达到95.8%.结论 营造温馨氛围,采取非语言方式加强护患沟通,可以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真正的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作者:林红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要求,舒适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2].

    作者:刘可秀;孙宇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