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发多系统、多脏器损害29例临床分析

闫秀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累及多系统, 多脏器,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发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愈率.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2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其他脏器改变患儿,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过敏性紫癜6例,肝功转氨酶改变16例,肾脏改变致肾小球肾炎2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放射线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其次根据累及脏器对症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在ICU通过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抓好ICU医疗质量管理;有效的医患沟通;善于换位思考;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等途径,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宋海锋;毛怀东;黄斌;黄颖臻;莫文庆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丙肝、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丙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HBsAg、抗-HBs、HBeAg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抗-HBe、抗-HBc、AFP测定用酶联免疫法;HBV、DNA检测采用PCR法;抗HCV采用ELISA法.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HCV RNA及HBV DNA、HCV RNA双阳性者各占63.89%、12.50%及15.28%.其中8.33%的肝癌患者HCV、HBV标志物均为阴性.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宋希兰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精神患者发生肠梗阻时的X线观察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科药物引发肠梗阻的作用机理以及X线观察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由精神科药物引起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的X检查情况.结果 透视观察发现由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肠梗阻,其胃肠蠕动未见明显增强,有个别患者的肠蠕动较为缓慢,甚至观察不到肠蠕动.结论 其X线表现与部分精神科药物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相符.

    作者:王海龙;赵秀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传统的静脉穿在多数情况下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致使患者对穿刺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如何运用佳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00例患者进行两次对比操作与观察,纪录了观察结果,并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总结.

    作者:孙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士如何防范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机会也多[2].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服务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罗山县医院性病门诊女性阴道感染情况分析

    为了解性病门诊就诊女性3种阴道感染情况,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本科性病门诊就诊妇女进行体检和淋病、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线索细胞检测,并用常规疗法观察疗效.结果 在性病门诊,阴道感染比宫颈感染多见,复合感染多见.阴道感染非淋表现不典型,对常规推荐的疗效不理想,阴道感染与性传播危险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田宇;田俊;颜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主要病因为胰管堵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是外科常见的急性急腹症,死亡率高达20%左右.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现将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会英;胡桂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护理的各项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始终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我院开始抓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以来,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桂梅;刘淑敏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青年教师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石,也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早、且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从青年教师转变角色,坚持多听课、多试讲、多请教、多阅读、多解剖,合理安排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手法,及时总结、把握重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文逊;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1例急性脓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包括7例胸腔镜手术.术中清除脓液、脓块及坏死组织,剥除脏层胸膜的纤维膜或纤维板,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结果 全组31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14±52)min,术中出血平均(250±175)ml,平均住院12 d,痊愈出院.随访无脓胸复发.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脓胸效果可靠,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胸腔镜下手术更加值得推广.

    作者:胡寿祥;伍铭;赵普;武守国;黄梅霜;杨艳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TIA患者147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A组 n=37)、阿托伐他汀组(B组 n=37)、低分子肝素组(C组 n=36)、对照组(D组 n=38),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和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连用21 d;C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次/12 h,皮下注射,连用7 d.观察各组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随访TIA复发和向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 A、B、C、D四组有效率分别为89.2%、78.4%、80.6%、65.8%,A、B、C组和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确切,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及向脑梗死发展.

    作者:郝琳;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适应理论在功能锻炼对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几乎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适应理论来阐述术后疼痛与功能锻炼的之间护理适应.

    作者:方一芳;阎成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预防围生期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 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研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早孕妇女,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孕产妇实施孕产期干预,以期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结果 N量表分值>60 分或<40 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N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E量表分值>60分或<4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E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P量表分值>5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P量表分值在<50分者高.及时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中各分表分值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病率.结论 通过对早孕妇女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后进行大约为期l年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各量表值,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在产前教育、孕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护理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可以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修兰;周素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阿仑膦酸钠10 mg/d 口服,降钙素第一周50 IU,1次/d,以后每周肌内注射50 IU 2次,连续治疗1年.对照组36例,降钙素,50 IU/支,第1周50 IU,1次/d,以后每周肌内注射50 IU 2次,连续治疗1年,用药前后所有病例均测定骨密度.结果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疼痛减轻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的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2.047).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雅芹;王晓佳;岳艳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院儿科对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退热,镇痛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梅;李淑华;金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7例的治疗效果及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 使用意大利HE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赫美疝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手术短时间30 min,长42 min,平均36 min,伴有术后疼痛的8例.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结论 此项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的手术方法,适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尚斌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康复训练在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集体康复训练对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男、女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采用集体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效果,每四周评定一次,随访8周.结果 经集体可康复训练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ANSS、PSP、BP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体康复训练能改善青少年期患者的症状和不良行为,促进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陈建峰;吴体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4周).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从入院患者中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曲美他嗪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分级,并分别用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临床显效率(36.6%)和总有效率(85.4%)均较对照组(17.1%和61%)显著提高(均P<0.05),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均显著增加(P<0.05,P<0.01),LVEDD均显著缩小(P<0.05),且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焦云丽;陈璐;安红梅;何莹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腮腺病变的CT和MRI诊断

    目的 探讨腮腺病变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病变的CT或MRI 的表现.结果 85例腮腺病变中,良性肿瘤63例(63/85,74.1%),大部分(38/63,60.9%)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恶性肿瘤12例(12/85,14.1%),大部分(9/12,75.0%)位于腮腺深叶或跨叶,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淋巴结转移;炎性及其他瘤样病变10例(10/85,11.8%).结论 CT 和MRI检查均能对腮腺区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并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本院2007~2008年门诊麻醉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2008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使用的麻醉药品中,除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UI>1外,其他品种的DUI≤1.结论 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用药结构合理,基本符合<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

    作者:陈小陆;李磊;王钰琦;吴喜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