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矽肺呼吸衰竭并发低血糖昏迷1例

孔莉;程丽娟;孔伶俐

关键词:矽肺患者, 呼吸衰竭, 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症, 病例报告, 糖尿病, 救治
摘要:矽肺患者患有糖尿病时,若发生呼吸衰竭和低血糖昏迷,低血糖症极易被掩盖.现将救治1例Ⅱ期矽肺呼吸衰竭并发低血糖昏迷病例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椎病患者81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运动针法进行治疗.结果 2组间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比常规针刺效果更佳.

    作者:吴忠源;黄素芳;宫慧娟;吴忠庆;贾志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整体护理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的应用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在超声检查下注入超声诊断造影剂(声学造影剂),观察其在子宫、输卵管及子宫直肠窝的影像.根据H2O2与宫腔内黏液作用后释放出大量气泡,在B超下显示出星状亮光回声走行情况来诊断输卵管的通畅性.

    作者:李影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护士行为

    临床合理用药是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多注重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方向的问题,而忽视护理工作在合理用药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临床合理用药中护士应做些什么方面的文章很罕见.本文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所观察到现象和体会简介如下,供参考.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精神患者发生肠梗阻时的X线观察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科药物引发肠梗阻的作用机理以及X线观察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由精神科药物引起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的X检查情况.结果 透视观察发现由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肠梗阻,其胃肠蠕动未见明显增强,有个别患者的肠蠕动较为缓慢,甚至观察不到肠蠕动.结论 其X线表现与部分精神科药物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相符.

    作者:王海龙;赵秀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1例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已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部分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患者经过盆腹部放疗控制原发肿瘤后如发生放射性肠炎,可能会严重损害肠功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太原市北大学医院普外科于2004年收治了1例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出现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汝姬;于建萍;孙小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树突状细胞

    打破HBV感染后的免疫耐受状态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1],DC作为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慢乙肝的发生发展中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慢乙肝与D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冬云;周伟;岳鹤声;李维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行介入治疗后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而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术后3 d及3个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各维度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龚亚君;王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实践,针对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和理论知识讲授多、实践技能培训少的矛盾,通过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并开展多媒体教学等途径加强中医学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AMI溶栓同时和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溶栓与抗凝同时进行和先溶栓后抗凝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收集AMI病例201份.随机分为抗凝溶栓同时进行组(A组)和先溶栓后抗凝组治疗(B组),每组根据发病时间又进一步分为A1、A2、A3和B1、B2、B3组.通过观察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并发症和死亡率来判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S-T段下降幅度大、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 溶栓抗凝同时进行的用药方法优于先溶栓后抗凝组.

    作者:王兰;曹海青;彭春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7例的治疗效果及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 使用意大利HE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赫美疝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手术短时间30 min,长42 min,平均36 min,伴有术后疼痛的8例.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结论 此项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的手术方法,适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尚斌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以依达拉奉治疗14 d,对照组仅以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第1、3、7、14天观察血清NSE、S-100β变化;在发病第1、14、28天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urvey,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第1天NSE水平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3天后,对照组在第7天后,NSE水平开始明显下降,与发病第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第3、7天的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NSE下降到相同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S-100β在第3 d达到峰值,与发病第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后逐渐降低;治疗组的第3、7天的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S-100β回到相同水平(P>0.05).治疗期间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8 天,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NIHSS评分、BI评分在相应时间点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浅谈改善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

    对钦州市妇幼保健院药房工作的现状进行概括,提出改善药房管理工作的合理化措施和总结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亲身体会.主要从人员的管理、日常工作的管理、药品的管理三方面着手,提高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作者:钟月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结合化疗预防性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采用Mile's 和Dixon术式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化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60例1/2、1年的局部复发率为1.67%、3.33%;对照组为8.33%、15%.两组1/2年局部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局部复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氟尿嘧啶化疗结合放疗的预防性治疗对防治直肠癌术后复发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鹊飞;夏晓惠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3例,对其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均平稳度过急性期,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规范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提高肺动脉栓塞的救治率至关重要.

    作者:马征;庞久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护理的各项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始终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我院开始抓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以来,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桂梅;刘淑敏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左心功能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都会累及右心功能,但左心功能是否改变一直有争议.本研究对在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通过测定有关参数,评价左心功能的变化以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失代偿期有无左心功能障碍.

    作者:毛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护士如何防范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机会也多[2].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服务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产ESBLs阴性杆菌的研究进展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研发和大量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9世纪40年代人类开发了第1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了一种β-内酰胺酶,即青霉素酶,它可以水解β-内酰胺环,使青霉素失效.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鼻源性头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156例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等资料及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发现钩突、筛泡变异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病变为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6~24个月.手术治疗130例,治愈10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和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作者:王巧英;翟和平;胡春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包茎与包皮过长新型手术方式

    目的 总结新型包皮环扎器在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中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349例包茎及包皮过长.结果 349例患儿均获治愈,平均手术时间7 min,全部患儿经治疗后由于弹力线阻断血运的作用,远端包皮均呈干性坏死脱落,脱落时间平均12 d.术后6 h即可沐浴.无一例发生包皮血肿及感染,愈后创缘整齐、光滑,残留包皮长短适度.结论 包皮环扎术[1]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儿痛苦,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成李力;谢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