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军华
患者男,48岁.2008年1月6日因阴茎冠状沟处起溃疡2个月,肛周起扁平丘疹4周就诊.2个多月前患者有一次非婚无保护性行为,10 d后在阴茎冠状沟处起丘疹,并破溃形成溃疡,4周前在肛周出现扁平丘疹并逐渐增多,所有皮损部位均稍有痒感、潮湿感,无疼痛,无尿急、尿频、尿痛,无发热及乏力.未经治疗.既往体健,无生殖器溃疡及结核病史.系外出务工人员,近半年来未与其妻有性生活史,亦拒绝携其妻检查.
作者:郭洪飞;巩伟亮;严旭;董文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本院自2000~2008年应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0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84例,女6例.年龄1~10岁,五岁以下者为72例,占80%.临床上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用手推或平卧不消失,消失后指压内环口.嘱患儿增加腹压,肿块不再出现,指诊外环扩大,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符合腹股沟斜疝诊断.
作者:李大志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限期.早期药厂对药品有效期的标示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标有效期,有的标失效期,有的标批号及有效期年限等,直到2006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4号令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
作者:常军卫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骨恶性肿瘤,11~20岁占发病率的大多数,男性多见 .男女之比约2:1,从诊断到发生肺转移的时间平均10个月.从发现转移到死亡时间约6个月,大部分诊断后1~2年死亡.临床症状大多数表现为:开始为间歇性疼痛,迅速转为持续性疼痛,后呈跳跃性,患者难以忍受,以后局部出现肿胀.20世纪70年代以前,骨肉瘤的治疗以截肢等手术治疗为主,5年生存率仅10%~20%,70年代中后期采用新辅助化疗,将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60%~80%.本科采用超大剂量甲氨喋呤(MTX)联合应用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顺铂(DDP),环磷酰胺(IFO)5种药物,保肢术后化学治疗骨肉瘤例,效果良好.
作者:张娟;周庆丰;李青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过程中脱失人员的综合分析,了解脱失的原因.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自愿来美沙酮参加维持治疗病员1525例,脱失992例,占服药人数的65.05%.结果 ①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者105例,占脱失人员的10.58%;②不明原因终止服药(包括未服或死亡)866例,占脱失人员的87.30%.因其他原因被门诊剔除者21例,占脱失人员的2.12%.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脱失者占脱失人员的87.30%,在入组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沈琳;杜晓娟;方海棠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不湿化痰多的气管切开对痰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多的气管切开随机分成两组,即不湿化组和湿化组各50例.在相同治疗的前提下,比较两组日痰液量、干/湿重量和痰粘度.结果 气管切开后第3、5、7天不湿化组的平均日痰量、干/湿重量比值显著下降,与湿化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粘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湿化痰多的气管切开可减少日痰量和降低干/湿重量比值,而对痰粘度无影响.
作者:黄登鹏;陈小设;朱新锋;邓令红;梁水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孟氏骨折87例,其中男71例,女16例,伸直型59例,屈曲型2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结果 优52例,良2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0.8%.结论 对孟氏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孟氏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钟理;姜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ICU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血管内治疗、呼吸机管路及湿化液等与护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控制措施.结果 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视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 各项的护理措施对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葛燕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建立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0:400:1);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50℃.结果 他克莫司在6.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0.78%,方法重现性的RSD为1.2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延东;陈茂玲;梁光江;唐细兰;叶成添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对柴白妇乐颗粒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芍、柴胡、败酱草、水蛭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采用Phenomenex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测定方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芍药苷260~13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为1.17%.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有效地控制柴白妇乐颗粒的质量.
作者:罗文汇;胥爱丽;毕晓黎;孙冬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劣,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尤其是儿科门诊,患儿病情变化快,婴幼儿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选择静脉给药,使儿科门诊输液量逐渐上升,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带来了巨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近5年以来,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笔者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魏波;肖忠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5年发生在急诊室的21例护理纠纷,从护理服务、业务技术、急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防范对策.结果 2年来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护理投诉率为0,急诊患者的满意度由90%提高至98%.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沈建英;李燕;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并作为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或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凭证之一[1].家长作为儿童监护人,及时为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是应尽的义务.笔者从事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工作多年,发现预防接种证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计免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就预防接种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阐述如下.
作者:安红彩;李福菊;王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增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其导致的眼底网膜病变也随着增加,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收集门诊50岁以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眼底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冯岳奇;李松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和护理.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关键是控制好血糖,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糖尿病,并能随时监测血糖及尿糖的变化,保持血糖在佳的状态,延缓各种并发病的发生.
作者:杜爽;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体征为全身粘膜或成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的疾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集体儿童机构内易流行,以冬春季多见,本病为飞沫传播,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多传染.
作者:张霭霞;卢丽金;徐秋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各级医院床护比例标准,我国大部分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现象为缓解医院事业快速发展与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在人员编制没有得到正策性增加的情况下,各医院开使大量聘用编外护士用来缓解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致使聘用制护士充实在临床护理大量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加强聘用制护士的管理,充分调动聘用制护士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问题.
作者:袁秀菊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有4例肿块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楚,压迫乳腺结构向周围移位,2例肿块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与腺体的略高密度之间形成较模糊界限,只显示肿块的轮廓,6例肿块前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边缘清楚,3例肿块的后部界限不清.7例均未发现钙化影.所有病例均无皮肤增厚、血管增粗征象.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 巨大纤维瘤依据其肿块大,发病年龄小,钼靶X线表现典型,临床征症状轻微等特点,一般可做出诊断.
作者:陈辉;李晋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抵抗素(R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CK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择CKD患者104例,分为肾病组、肾炎组、肾衰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 ①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在肾病组[(22.40±6.02)mg/L]、肾炎组[(12.41±4.01)mg/L]、肾衰非透析组[(15.88±4.94)mg/L]、腹膜透析组[(14.55±3.51)mg/L]和血液透析组[(14.26±4.54)m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95±2.19)mg/L]相比,P<0.01),并以肾病组升高为著;②患者的血清Res水平在肾衰非透析组[(9.95±2.65) μg/L]、腹膜透析组[(10.9±2.55)μg/L]和血液透析组[(10.52±4.77)μg/L]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4.60±1.47)μg/L]和肾病组[(5.80±2.16)μg/L]、肾炎组[(5.57±1.24)μg/L]患者相比,P<0.01);③CKD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与Res、尿蛋白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1);血清Res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CKD患者的血清ADPN、Res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尿蛋白量、炎性因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有关.ADPN和Res在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桦;贾宁;郭军利;张慧涛;汪悠悠;朱晔;周文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注入人文关怀,倡导全程护理.
作者:王东禹;孟海艳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