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感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杨惠;高婷婷;高传忠

关键词:大青叶, 板蓝根, 连翘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上感冲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板蓝根、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在14.016~70.080 μg/ml.表明连翘苷在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0%,RSD=0.86%(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水痘患儿的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体征为全身粘膜或成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的疾病,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集体儿童机构内易流行,以冬春季多见,本病为飞沫传播,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多传染.

    作者:张霭霞;卢丽金;徐秋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药品有效期管理与实践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限期.早期药厂对药品有效期的标示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标有效期,有的标失效期,有的标批号及有效期年限等,直到2006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4号令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

    作者:常军卫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0例临床分析

    本院自2000~2008年应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0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84例,女6例.年龄1~10岁,五岁以下者为72例,占80%.临床上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用手推或平卧不消失,消失后指压内环口.嘱患儿增加腹压,肿块不再出现,指诊外环扩大,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符合腹股沟斜疝诊断.

    作者:李大志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云南白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护对策

    通过文献搜索云南白药的不良反应,发现云南白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偶可发生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超剂量使用时易对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产生毒性反应,故使用时应引起临床注意,加强不良反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罗忠萍;李佳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食管带膜支架的临床应用

    自1983年Frimberger[1]报告了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成功以来,国内外的专家相继开展了消化道腔内支架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良恶性狭窄并获得良好效果,而食管支架植入术是内镜领域近年来开展较多的一个项目.本院自2004年5月至20008年10月,应用国产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32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成;杨位轩;钟巧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宫腔镜属妇科内窥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是电子、光、超声等科技与医学结合的产物,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用宫腔镜可直接检视宫腔内病变,是唯一可以直接、全面提供宫颈管和子宫腔视野的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取材活检.

    作者:孙英;朱洁;崔远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多见于青壮年高能量创伤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目的是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移位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移位、复杂的骨折,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较多争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德超;李奎;崔冰;宁宇;程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加强聘用制护士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各级医院床护比例标准,我国大部分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现象为缓解医院事业快速发展与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在人员编制没有得到正策性增加的情况下,各医院开使大量聘用编外护士用来缓解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致使聘用制护士充实在临床护理大量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加强聘用制护士的管理,充分调动聘用制护士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问题.

    作者:袁秀菊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INF)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干扰素肌内注射和病毒唑、喜炎平静脉滴注,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高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992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脱失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过程中脱失人员的综合分析,了解脱失的原因.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自愿来美沙酮参加维持治疗病员1525例,脱失992例,占服药人数的65.05%.结果 ①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被公安强制戒毒或劳教者105例,占脱失人员的10.58%;②不明原因终止服药(包括未服或死亡)866例,占脱失人员的87.30%.因其他原因被门诊剔除者21例,占脱失人员的2.12%.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脱失者占脱失人员的87.30%,在入组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

    作者:沈琳;杜晓娟;方海棠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纳入CVA患儿6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布地奈德2~7岁:200 μg,2次/d;7岁以上:400 μg,2次/d.咳嗽停止后续用至疗程满3个月改为200 μg 1次/d,维持3个月.同时,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喷,3次/d.咳嗽消失后停药;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体重>30 kg:10 mg,1次/d.体重≤30 kg:5 mg,1次/d.两组计入观察的疗程均为前3个月,峰流速仪测量高呼气流速.结果 ①两组患者咳嗽消失率均为100%,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平均(9.75±4.90) d,对照组(13.83±6.19)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PEF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晨、晚间PEF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快速有效缓解CVA患者咳嗽症状.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聋哑产妇死胎致DIC,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24岁,先天聋哑,以腹痛、阴道持续出血6 h入院.经检查,发现患者为孕3产1孕36+4周,胎盘早剥,死胎,失血性休克,DIC?因条件所致从未做过任何检查.一般状况差,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寒战,躁动.

    作者:王冠杰;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护理三级循环质量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探讨对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三甲医院三级行政管理模式,将护理质量管理分三级质量管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管理细则,实行PDCA循环质量管理.结果 经过不断循环的三级质量管理,不断循环改进,病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通过PDCA循环解决护理问题,可促进护理质量阶梯式提高.

    作者:郑凯兰;吴可萍;邓斯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目的 研究分析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髓内固定的PFN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本组病例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5岁(52~89岁).骨折分型按Tronzo分型,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10例,Ⅴ型3例. 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个月~26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患肢短缩、髋内翻各2例(13.3%),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功能优良率为86.7%.30例中仅3例输血200~400 ml. 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损伤小、出血少、不输血等优点,对TronzoⅡ、Ⅲ、Ⅳ型骨折较为适宜.

    作者:程峰;崔冰;李奎;宁宇;王德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他克莫司滴眼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00:400:1);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50℃.结果 他克莫司在6.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0.78%,方法重现性的RSD为1.2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延东;陈茂玲;梁光江;唐细兰;叶成添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压氧舱内机械通气的应用

    近几年,对存在呼吸障碍的危重患者抢救的需求,推动着高压氧舱内机械通气的开展应用.本科购买北京一公司的QS-2000C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应用于高压氧舱内危重症患者救治后,使得不能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又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也为舱内机械通气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压氧舱内机械通气开展时必须注意的工作,为同行们提供借鉴.

    作者:余芳;张存海;李爱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其中13例中转开腹外,1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良好.结论 急性胆囊炎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操作的技巧.

    作者:金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从提高输血安全探讨医院输血科的管理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保证血液质量、提高医疗用血效率、促进输血事业和科研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关键. 医院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如何履行好职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科学、合理、有效,已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体会如下.

    作者:邢英新;张秀云;关兴丽;由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感染措施

    目的 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ICU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血管内治疗、呼吸机管路及湿化液等与护理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控制措施.结果 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灭菌,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重视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 各项的护理措施对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葛燕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劣,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尤其是儿科门诊,患儿病情变化快,婴幼儿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选择静脉给药,使儿科门诊输液量逐渐上升,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带来了巨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近5年以来,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笔者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魏波;肖忠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