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发生可能的原因、环节进行分析,探讨防范风险的措施和管理方法.达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周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功能锻炼是一门科学,是集医疗与护理为一体的治疗手段.需要有科学的指导,严格的管理,周密的安排,认真的实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刘德海;刘光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尤其在心脑肺复苏,麻醉体外循环,外科手术及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气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必要的检查项目之一.
作者:袁亚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后止痛的新方法.方法 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验组:在胸部手术结束关胸前,在胸椎侧开胸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注入亚甲蓝.对照组:在周围静脉置止痛药泵.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价两组止痛效果.结果 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两组疼痛VAS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毁损预防开胸术后疼痛具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作者:赵辉;李航;任宪伟;华新民;徐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通过加强药品的采购、领用、库存的管理及药品核算管理,对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完整、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药学工作,应该顺应医疗制度改革,实现功能转变,通过药品和药学技术手段向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药学服务.
作者:卞宏芳;张爱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服毒患者是急诊科的一组特殊患者,往往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与治疗,甚至否认服毒不接受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询问,有部分患者在经抢救脱离危险后有再次轻生的可能.因此护理人员在积极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还要进行早期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自觉配合治疗,为抢救赢得时间.
作者:徐月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在劳务工高血压普查基础上,研制适合医疗保险劳务工人群的高压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课题试验方法,研制深圳市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临床路径.结果 建立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临床路径.结论 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强调了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又突出了劳务工特殊群体社区医疗连续性照顾的特点.
作者:杨泽民;李红侠;陈虾;李衡梅;邓晓燕;陈建;刘晓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新技术,并发挥出独特而优越的作用.由于PCA泵是患者自己控制的止痛泵,它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PC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
作者:胡微澜;任珍;叶建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随着各种法制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巡视不及时是易造成医疗安全的隐患,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便于举证倒置,本院护理部自2002年开院就设计使用了护理巡视卡,并将其悬挂输于液架上或置于患者床头桌上.
作者:张秋艳;张小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通过对44例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甲钴胺,发现丹红注射液可以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其疗效与甲钴胺相似.
作者:王立波;刘晓阳;隋淑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脑耗盐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标准的低钠血症患者,根据脑耗盐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确定该综合征的病例.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伴低钠血症患者31例,其中脑耗盐综合征24例,占大多数,多发生于病后1~2周,积极补钠治疗有效.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伴低钠血症者多为脑耗盐综合征,及早发现、积极治疗,能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对于顽固性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筛查肿瘤,避免误诊.
作者:李江华;赵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新疆哈密市济困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800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要求终止早孕妊娠的妇女,停经6~7周内,无药物禁忌证,自愿服药者,年龄在25~40岁.
作者:王春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2.0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心胸比、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每分钟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和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后有45例心功能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 、SV、CO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特别是左室收缩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吴耀辉;卲发保 刊期: 2009年第3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其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护理行为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已不符合新的医学模式,达不到整体护理的要求,而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手术又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1].
作者:王春晖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土鳖虫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 观察土鳖虫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脏脂肪含量、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土鳖虫提取物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肝脏脂肪含量,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能明显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胰脂肪酶活性.结论 土鳖虫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降脂作用.
作者:王征;陈晓光;吴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8例慢性肾脏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治疗.结果 7例重症肺部感染治愈,1例死亡.结论 应早期行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病原体可早期行经验性治疗,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作者:侯终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82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前列地尔10 μg+1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腺苷钴胺1.5 m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2 500 μg,1次/d,肌肉注射.疗程均为3周.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郭翃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方法 分析总结2004~2008年间收治的17例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 17例患者:13例治愈,4例死亡;手术治疗5例,其中术后出血3例,胆漏2例(置管引流),其余保守治疗.结论 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应引起足够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客观评估手术风险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合理的术式选择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寇韬;许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能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邹启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近十多年来,亚低温(28℃~35℃)成为治疗颅脑损伤后的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措施,不但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病理损害程度,而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主要保护机制包括: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脑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生成和释放,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等.这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阮国锋;王莺;郭春莲;李婵 刊期: 200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