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管桂兰;管桂鑫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并发症, 护理
摘要:2005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住院的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其中轻型32例,中型18例,重型6例;并发肺水肿2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1例.经抗感染、抗休克和血液透析治疗,除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外全部痊愈.笔者认为,减少出血热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操作技术和责任心在抢救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合理布局,知识培训,定人管理,保持病室内清洁整齐,物品定时消毒,加大感染的监控力度等措施进行管理.结果 没有发生新增医院感染病例.结论 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洁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手术简化操作的特点及疗效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不同穿刺方法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PVP术中A组患者采用偏侧穿刺(正位X线照片穿刺针尖约位于穿刺侧椎弓根眼内侧皮质与棘突中线中心),B组采用中心穿刺(穿刺针尖位于棘突中线),所有患者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中手术时间、穿刺方法对比、及术后及随访疗效VAS评分.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A组:26±5 min,B组:38±7min,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骨水泥渗漏率A组8%,B组:16%,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术前、术后24 h、术后6月A B两组VAS评分及随访结束VAS评分改善值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简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定位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更多X线照射,手术操作简单,更安全、疗效肯定,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运用.

    作者:柳昱;陆锐均;李菊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针灸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分期分型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期,分别进行相应针灸治疗.结果 三期患者的疗效都比较好,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提高,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分期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6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颈动脉斑块的总体发病率左侧高于右侧,斑块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发病率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目前是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良好手段,它可以清楚观察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性质、部位、管腔狭窄程度.

    作者:沈燕;王渊霞;温艳婷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肺癌致严重低钠血症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活动后气短1个月,于2008年4月20日入院.既往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门诊行X线胸片检查:右中肺炎(阻塞性),建议行CT检查.

    作者:刘彦玲;王成;秦少波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至2005年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疗法组,采用推荐剂量治疗,密切观察各临床指标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剂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1) .结论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炯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148份冠脉介入患者护理文书缺陷分析与对策

    护理文书是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又为日后医疗纠纷提供直接证据[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实施以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由于举证责任倒置,护理文书的书写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记录书写必须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并妥善保管[2].冠脉介入患者由于其高风险﹑高费用,护理文书成为面对法律纠纷时的重要证据.本文就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148份冠脉介入患者护理文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目的 在于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波;王秋雯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应如何做好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也随之越来越多,是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很多老年人对冠心病这个词并不陌生,可说到冠心病的保健知识或是与其相关的健康教育,知道的并不多或是不够准确.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高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经咽鼓管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突发性聋

    目的 观察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突聋) 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采用经咽鼓管鼓室径路注入地塞米松,1次/周,每次5 mg,共3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记录听力改变、耳鸣和眩晕等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一周复查纯音测听.显效8例,0.25~4 kHz 听阈平均提高35.4 dB;有效1例,平均提高14 dB;无效11例;有效率为45%.结论 鼓室内应用激素能改善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为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提供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作者:赵春霞;郭明坤;王济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交流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把机械地执行医嘱和常规技术操作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护理人员很少与患者交流沟通,形成只关心疾病而不关心患者的工作模式[1].

    作者:黄晓旭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CT和MRI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机械仪器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促进并推动了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同样在医学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的投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从而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特别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CT和MRI作为两种在医疗实践中常用检测仪器,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正发挥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龙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多发的一种代谢疾病,可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多,往往因病程较长,B细胞分泌缺陷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需要胰岛素的治疗.

    作者:刘俊杰;孙永艳;王丽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门诊各科外伤换药及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换药室在外科门诊也是必不可少的,直接接触各科的各种无需住院的创伤,缝合换药的患者.这就要求换药室护士不但能够对外科各种创伤伤口有所了解还要掌握相关知识、换药注意事项,要求护士素质好、有耐心、有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完成告知义务,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应注意的问题,尽快使创伤愈合避免不必要情况对创伤产生不良影响,延长愈合时间.

    作者:王文玲;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风险可能因素及防范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发生可能的原因、环节进行分析,探讨防范风险的措施和管理方法.达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周智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股静脉留置针在NICU患者中的体会

    NICU病房中的患儿以急、危、重为主,留置针在PICU患者中应用广泛,对于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患者,心肺复苏抢救中,开放血管通路是非常重要的,快速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的给药和补液,可以大大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休克或心肺骤停时静脉可能塌陷而造成小血管穿刺有困难,采用22号或20号套管口径较大的留置针经股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可以快速给药或补液,应用24号留置针在头皮或四肢穿刺由于血管小血流速度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易引起皮肤苍白发花或坏死,基本每天要换不同部位重新穿刺,采取股静脉穿刺,延长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减少了反复所造成的感染机会的增加,减轻了PICU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娜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24例脑耗盐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脑耗盐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标准的低钠血症患者,根据脑耗盐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确定该综合征的病例.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伴低钠血症患者31例,其中脑耗盐综合征24例,占大多数,多发生于病后1~2周,积极补钠治疗有效.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伴低钠血症者多为脑耗盐综合征,及早发现、积极治疗,能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对于顽固性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筛查肿瘤,避免误诊.

    作者:李江华;赵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1月~7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钙)2粒/d,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不服用包括乐力钙在内的任何补钙药品直至分娩.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补钙后血钙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钙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6例,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1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无病例发生FGR,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补钙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FGR发生率.

    作者:陈少妮;刘桂香;黄永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武警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警某部2009年649名入伍3个月的新兵和700名入伍1~2年的非新兵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新兵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显著高于非新兵组(P<0.01),新兵组的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症状4项因子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 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够理想,心理卫生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干预.

    作者:黄卡亚;刘绪宏;施根林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误区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致使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有些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结合常见的高血压用药误区,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

    作者:刘忠勇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通过对44例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甲钴胺,发现丹红注射液可以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其疗效与甲钴胺相似.

    作者:王立波;刘晓阳;隋淑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