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力潘·加马力;温切木·吾斯曼;玛依努尔·沙衣提
目的 解决麻醉状态下易发生的甲状腺体位综合征、截石位所致血压下降、俯卧位时眼损伤、侧卧位皮肤压疮的问题.方法 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各专科常用手术体位易发生的并发症中,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减少了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麻醉后各种体位并发症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闫秀芝;马丽萍;田艳春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输血质量的提高,以往由输血而引发的传染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为确保血液质量,减少操作中所带来的误差,我国绝大部分地域血站在血液免疫检测上已实现了全自动化仪器,使血液检验测定的精密准确而提高.在全自动酶标仪启用后,对标本的质量要求也相对提高,而这点有时往往被忽略,对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也是非常的不利,从而给某种检验结果造成误差,下面就介绍几方面影响血液质量问题作以分析.
作者:聂晓云;王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干预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嘱其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血压监测,精神放松,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2组患者的遵医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以上各方面的遵医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或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敖瑞兰;吴桂芳;谢菊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44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置入鼻肠管, 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结果 36例1次插管成功,8例在胃镜辅助下鼻肠管到达患者空肠上段,EN过程中,4例发生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或降低营养液浓度后症状缓解;10例发生咽部炎性反应,给予草珊瑚含片治疗后缓解 .EN 1~4周后,4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施宪孟;樊海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疗程为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加克拉霉素,加阿莫西林,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疗程为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检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55%和91.11%,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3%和9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33%和7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促进其愈合、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且耐受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丽;蒋磊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婴儿肠源性紫绀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 29例婴儿服叶菜类蔬菜煎汁30~150 ml/人,快40 min,慢4 h起病,全部病例均有皮肤黏膜、指(趾)甲紫绀,抽静脉血振荡后呈紫黑色(巧克力棕色),确诊后洗胃,美蓝[1 mg/(kg·次)]快速静滴,辅以维生素C[100 mg/(kg·次)]静滴.结果 2 h内皮肤黏膜逐渐转红润,6 h内全部症状消失,1~2 d后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小婴儿食叶菜类蔬菜煎汁可致肠源性紫绀,经洗胃,小剂量美蓝,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很快痊愈.
作者:王珣;刘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无晶体眼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22只眼) 无晶体眼青光眼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4~70岁,平均46岁,进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眼压、前房、眼内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32.6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平均眼压17.3 mm Hg,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前用药2~4种,术后用药0~2种.随访期间眼压均<21 mm Hg,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16只眼,用药后眼压保持正常者6只眼.术后无前房出血、前房消失、眼部炎性反应、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有2例微穿. 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无晶体眼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卢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大量紧急输血程序(MTP)在大量输血患者的应用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 分别介绍了5例大量输血患者,有2例发生了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减少.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MTP的过程和关键点.结果 通过应用MTP,各种血液相关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取得显著疗效.结论 在大量输血患者使用MTP方案,不仅能避免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而且能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长奇;王康;陈燕萍;朱芳;卢常青;沙洪;余国保;朱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1952年Leroy Abbott首先开展颈椎前路手术以来,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颈椎前路融合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解决下颈椎不稳定、满足脊髓减压后的修复重建,都涉及颈椎内固定技术.而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专家都认识到:下颈椎前路手术,为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要求有良好的椎间内固定技术.
作者:景成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8 例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 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 例中转开腹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部分肝损伤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作者:熊进文;黄海球;刘忠民;章桂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测定大卫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4.6 mm ×250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50∶ 5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在1.504~15.04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87%(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大卫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明军;涂伟君;邝翠仪;李瑞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方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的管理.结果 通过对各环节的规范和监督,形成了采购、验收、专人专管、用前核对、用后毁形、统一回收的科学管理工作程序.结论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高雪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与恶性间皮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将可能成为其化疗的新靶点.
作者:田报春;李舍予;陈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检测apoE基因缺陷小鼠肝脏CuZnSOD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基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ApoE基因缺陷小鼠是用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成熟模型,本实验将18例7周龄apo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及作为对照的18例7周龄正常的C57BL/6J雄性小鼠分别随机分成三组,在饲养至0周、7周、14周时取其肝脏,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肝脏CuZnSOD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段apoE基因缺陷小鼠与正常的C57BL/6J小鼠CuZnSOD基因CpG岛甲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E基因缺陷小鼠肝脏没有发生CuZnSOD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CuZnSOD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没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天欧;孙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能否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协助诊断急腹症的常用的方法,简便、快捷,易掌握,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1~3].笔者多年来对6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及时做出诊断,腹穿诊断率达100%,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刘德芳;王培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的代谢紊乱,以慢性高血糖等为特征的多因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可致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代谢紊乱,属终身性疾病.我们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达到预防或治疗患者的自理缺陷,维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 .本文针对我科自2007年1~12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人格特征的不同,结合其病情特点,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学会和掌握了患病后的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能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文;杨勤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建立血塞通滴丸的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血塞通滴丸中的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 R1;采用HPLC法测定本品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简便、准确;三七皂苷R1在0.51~4.08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人参皂苷Rb1在3.75~30.0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重现性试验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三七皂苷R1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4%;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回收率为99.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3%;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为98.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7%.结论 所建的TLC鉴别方法准确、特异性强、无干扰;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分离度高,完全能够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董瑞祥;张淑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本文着重分析了医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具体措施:教、学、管三管齐下;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葛李;陈美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近来,应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例,发现因注射肿节风致腹水发生,经对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夏世信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股骨远端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后追踪随访,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4~25个月,平均术后6周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周(8~24周).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肖永庆;陈志平;蒋欲华;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