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瑞兰;吴桂芳;谢菊香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6例),B组为体针组(36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后第20天,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参与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发展过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β和IL-6水平有关.
作者:赵鲁琦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枢性眩晕临床比较多见,因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部分病例预后较差,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将今年收治的9例(病因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梗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司机.因突发剑突下稍偏左处疼痛1 h余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呈持续性闷痛,不向其他处放射,伴大汗,气促,无明显胸痛及胸闷,无吐、泻,无晕厥.既往:平素体健,否认类似持续剑下疼痛史及胸闷、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史.个人史:嗜烟(20支/d×30年),嗜酒(3两/d×30年,约1年前戒酒).家族史:父母均健在,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否认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入院查体:P:70 次/min,BP:130/94 mm 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HR:70次/min,偶闻早搏(1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剑下稍左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作者:杨汉杰;郭俊;尹志超;戴玲;陈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 对2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2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庞敏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护理干预科病房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干预组,80例在非护理干预科病房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心理和社会综合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出院后随访6月和1年末,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PANSS评分出院后随防6月及1年末干预组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SDSS评分出院后随访6月及1年末干预组职业和工作、社会活动、家庭职能、生活自理、责任性和计划性等因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王继红;曹红军;宋新勤;晏成芳;龚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维生素K缺乏使得这些凝血因子的谷氨酸不能γ- 羧基化, 从而成为异常的不能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临床表现为凝血障碍,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属于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成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临床上不明原因出血的病因之一,极易漏诊误诊.本院近3年来诊治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7例,经维生素K1及输注血浆治疗均痊愈.为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芮红兵;林珺芳;薜原;卓光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89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研究.在常规降血糖的同时,治疗组患者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对照组服用力平脂200 mg,1次/d,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TG、TC、IDL-C、ApoB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HDL-C显著上升(P<0.05);并且TC、APO-B治疗后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TG、LDL-C治疗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TC、TG指标的显效率分别为79.2%、66.0%与对照组(57.9%、4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HDL-C的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6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具有高效安全的降脂作用.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的代谢紊乱,以慢性高血糖等为特征的多因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可致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代谢紊乱,属终身性疾病.我们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达到预防或治疗患者的自理缺陷,维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 .本文针对我科自2007年1~12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人格特征的不同,结合其病情特点,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学会和掌握了患病后的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能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文;杨勤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我院从2005年1月起在病案室专设一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人员.就是把所有的出院病历中的护理文书都要检查一遍,检查是否按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书写.本院制作了一份护理病历质量考评标准,通过质控,发现问题记录下来,填写好质控结果单,然后反馈到护理部及时改正及补充,考核扣分的给予经济的处罚,考评结果也作为考核各科护理质量的考核内容之一,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不断完善文书书写.
作者:黄黎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发病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和康复持续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志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2例高泌乳素症患者血清经聚乙二醇沉淀前、后的泌乳素值,根据其回收率区分巨泌乳素及单体泌乳素,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2例高泌乳素血清中,检出巨泌乳素31例,检出率为19.1%.单体泌乳素经聚乙二醇处理前后的泌乳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巨泌乳素经聚乙二醇沉淀前后检测的泌乳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巨泌乳素可引起高泌乳素,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可以提高临床对高泌乳素血症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方法对本院过去一年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四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筛选出的264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四组:氯丙嗪组(1),氯氮平组(Ⅱ)、舒必利组(Ⅲ)、利培酮组(Ⅳ).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各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成本分别为:2 116.12、2 568.57、3 634.65、9 632.14元;有效率分别为:62.25%、72.32%、80.63%、89.36%.每获得一个单位的效果,四种方案所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33.99元、35.03元、45.05元、107.80元.在方案1的效果基础上,每再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方案2、3、4所花费的成本依次为22.80元、71.62元、269.87元. 结论方案1为成本效果比低的方案,但有效率不高;方案2、3、4有效率有较大提高,而三种方案中增加相同的效果所需的成本则以方案2低.
作者:龚晶淼;王春蓉;胡尚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8 例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 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 例中转开腹手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部分肝损伤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作者:熊进文;黄海球;刘忠民;章桂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活动的佳时间.方法 60例行PTCA或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6 h开始床上活动和24 h开始床上活动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拔管前后不同时间,在室温下测定下肢皮肤温度(术侧、健侧).结果 拔管后6 h开始活动的患者,术侧皮温在拔管后12 h明显恢复(P<0.05或P<0.01),健侧则在6 h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而拔管后24 h开始活动的患者,术侧皮温在拔管后48 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健侧则在12 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拔管后及早活动有助于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淑萍;姜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本文介绍了医学论文引言的内容、格式和写作要求,指出了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作者:王庆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设计制作访视温馨卡,融关爱、宣教、指导于一体,兼珍藏纪念、宣传于一职,投入临床使用,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术前准备及减轻术前紧张综合症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年4~5月和6~7月的择期非局麻手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用访视温馨卡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及术前紧张综合症情况、术中配合情况.结果 2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准备完成秘99%,术前紧张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访视温馨卡可使患者在术前从生理、心理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唐红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本文着重分析了医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具体措施:教、学、管三管齐下;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葛李;陈美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粘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本文对IBS的各种致病因素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美兰;陈静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药学迅速崛起,而临床药学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合格的临床药师是临床药学水平和成败的关键,拥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临床药学,实现临床药学现代化.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优秀临床药学人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作者:邓永中;潘志海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