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勇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65例,主要分布在老年病科(68株,25.7%)、呼吸内科(56株,21.1%)、和腹部外科(40株,15.1%).标本来源主要是痰(195株,73.6%),脓(40株,15.1%)和血(11株,4%).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高,多重耐药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绝对耐药(100%),较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81.4%)、阿米卡星(78.2%)和哌拉西林(67.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创面感染,多重耐药性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作者:周齐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枢性眩晕临床比较多见,因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部分病例预后较差,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将今年收治的9例(病因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梗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各种有效的静脉护理方法来预防、减少和如何处理化疗药物的外渗.方法 从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以及如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及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遗症.结论 全面细致的静脉护理减少化疗物外渗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红梅;谢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血液的细菌污染、病毒感染和血型错误,是输血安全的三个重大因素.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大多数细菌污染的血液出现在采血开始的5~10 ml内[1], 排除采血过程中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已被证明可以显著减少细菌污染血液的危险[2].一次性使用带采样装置塑料血袋就是在传统型塑料血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采样装置,去除细菌污染概率大的前端血液,减少血液被细菌污染的潜在危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本产品已与2008年委托威海专利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受理号为2008200213972.
作者:孙红霞;王建卫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夜间超声检查对外科急腹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2例夜间就诊的外科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12例外科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泌尿系结石和急性阑尾炎常见,共292例,占70.9%,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365例,15 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92.2% .结论 夜间急诊超声检查对外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外科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一敏;关兴;何鑫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2714例甲状腺肿的病理诊断体会.方法 统计归类分析2 714例甲状腺肿病理活检材料. 结果男女之比为1:6.8,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占57.3%,毒性甲状腺肿占42.7%.结论 甲状腺肿的病理诊断上注意鉴别,毒性甲状腺肿逐年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减少不显著,缺碘因素仍存在,需要改进.
作者:何秀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发病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和康复持续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志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法拉奉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 依达拉奉在脑梗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降低致残率.结论 依达拉奉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乔力潘·加马力;温切木·吾斯曼;玛依努尔·沙衣提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建立血塞通滴丸的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血塞通滴丸中的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 R1;采用HPLC法测定本品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简便、准确;三七皂苷R1在0.51~4.08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人参皂苷Rb1在3.75~30.0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重现性试验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三七皂苷R1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4%;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回收率为99.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3%;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为98.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7%.结论 所建的TLC鉴别方法准确、特异性强、无干扰;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分离度高,完全能够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董瑞祥;张淑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89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研究.在常规降血糖的同时,治疗组患者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对照组服用力平脂200 mg,1次/d,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TG、TC、IDL-C、ApoB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HDL-C显著上升(P<0.05);并且TC、APO-B治疗后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TG、LDL-C治疗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TC、TG指标的显效率分别为79.2%、66.0%与对照组(57.9%、4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HDL-C的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6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具有高效安全的降脂作用.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胸腔积液引流并腔内注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91例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持续引流并注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感觉较舒适,导管无脱落,感染机会少.结论 精心的护理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及局部感染等,保证积液引流及胸内注药顺利完成.
作者:黄映君;丁少冰;郑逸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应用动态比浊法定量测定蒲公英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细菌内毒素进行干扰试验.以40倍稀释为佳的检测浓度,进行三个批号蒲公英注射液干扰试验,其回收率分别为163.1%,188.6%,132.4% .结果 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样品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日常检查.结论 动态比浊法鲎试剂试验可以有效的测定蒲公英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武少馨;师新颖;韩文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残致死率高.我科近年来采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外用解毒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文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关系密切.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灵活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过程生动多彩.同时注意避免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技术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作者:郝春红;张晓丽;刘骙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维生素K缺乏使得这些凝血因子的谷氨酸不能γ- 羧基化, 从而成为异常的不能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临床表现为凝血障碍,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属于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成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临床上不明原因出血的病因之一,极易漏诊误诊.本院近3年来诊治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7例,经维生素K1及输注血浆治疗均痊愈.为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芮红兵;林珺芳;薜原;卓光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舒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前后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等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护理上强调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及观察小儿在雾化时的病情变化,以及雾化完后用物的消毒.
作者:焦其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 本组12例中,存活3年者8例,5年者3例,存活10年者1例.结论 在治疗腮腺恶性肿瘤时,首次术式选择合理,术后放疗是减少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颈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差的晚期癌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粟伟;廖劲松;张政;程锴;肖小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简便、安全、科学地脐静脉插管方法,提高急救时脐静脉插管速度及安全系数.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胎龄在29~36+6周,体质量在900~2 800 g)及新生儿窒息患儿246例,Apgar 1~10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23例,观察组用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进行脐静脉插管,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脐静脉插管.结果 观察组脐静脉插管时间平均(13.5±4.56)s,一次成功率100%,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0例,对照组脐静脉插管时间平均(35.6±8.75)s,一次成功率78.56%,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10 ml 68例,5~9 ml者55例,两组插管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高且观察组插管过程不出血.结论 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脐静脉插管速度快,成功率高,避免插管过程中脐带出血问题,为成功抢救新生儿窒息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何真;葛月萍;王淑靖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方法对本院过去一年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四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筛选出的264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四组:氯丙嗪组(1),氯氮平组(Ⅱ)、舒必利组(Ⅲ)、利培酮组(Ⅳ).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各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成本分别为:2 116.12、2 568.57、3 634.65、9 632.14元;有效率分别为:62.25%、72.32%、80.63%、89.36%.每获得一个单位的效果,四种方案所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33.99元、35.03元、45.05元、107.80元.在方案1的效果基础上,每再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方案2、3、4所花费的成本依次为22.80元、71.62元、269.87元. 结论方案1为成本效果比低的方案,但有效率不高;方案2、3、4有效率有较大提高,而三种方案中增加相同的效果所需的成本则以方案2低.
作者:龚晶淼;王春蓉;胡尚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18~35岁中心型肥胖者与QT离散度及ST-T改变的心电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年龄18~35岁的39例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肥胖组)与34例正常体质量者(对照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及测量QT离散度(QTd)、校正后QT离散度(QTcd)、ST段及T波、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 肥胖组的BMI、WHR、QTd、QTcd 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肥胖组出现ST-T改变的病例中QTd增大更明显.结论 年轻中心型肥胖者的QTd增大,尤其是伴有ST-T改变者中QTd增大更显著,提示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明显异常,并提出心电学指标有可能作为早期预测肥胖者具有较高患心血管病风险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张琴;万里凯;唐文红;杨苏萍;秦国伟;陈晓婕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