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喘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焦其英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 喘乐宁, 爱全乐, 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舒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前后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等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护理上强调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及观察小儿在雾化时的病情变化,以及雾化完后用物的消毒.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AMI超急性期病理性Q波形成一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司机.因突发剑突下稍偏左处疼痛1 h余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呈持续性闷痛,不向其他处放射,伴大汗,气促,无明显胸痛及胸闷,无吐、泻,无晕厥.既往:平素体健,否认类似持续剑下疼痛史及胸闷、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史.个人史:嗜烟(20支/d×30年),嗜酒(3两/d×30年,约1年前戒酒).家族史:父母均健在,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否认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入院查体:P:70 次/min,BP:130/94 mm 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HR:70次/min,偶闻早搏(1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剑下稍左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作者:杨汉杰;郭俊;尹志超;戴玲;陈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中枢性眩晕9例分析

    中枢性眩晕临床比较多见,因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部分病例预后较差,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将今年收治的9例(病因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梗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集体和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体治疗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集体和家庭治疗组(观察组30例)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于病情稳定后进行集体、家庭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两组PANSS 、NOSIE评分4周后无统计学意义,8周末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集体和家庭治疗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作者:张静;刘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

    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能否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协助诊断急腹症的常用的方法,简便、快捷,易掌握,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1~3].笔者多年来对6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及时做出诊断,腹穿诊断率达100%,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刘德芳;王培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7例临床分析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维生素K缺乏使得这些凝血因子的谷氨酸不能γ- 羧基化, 从而成为异常的不能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临床表现为凝血障碍,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属于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成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临床上不明原因出血的病因之一,极易漏诊误诊.本院近3年来诊治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7例,经维生素K1及输注血浆治疗均痊愈.为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芮红兵;林珺芳;薜原;卓光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阑尾粘液囊肿是由于阑尾腔近端阻塞导致远端粘连聚积,囊状扩张的结果,临床较少见.患者常以右下腹疼痛或包块就诊,术前常误诊为阑尾炎.个别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在做其它部位的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阑尾粘液囊肿较罕见,当阑尾梗阻时,阑尾黏膜中尚有功能的粘液细胞分泌粘液积存在腔内形成阑尾粘液囊肿,待肿大到一定程度时粘液细胞则失去功能,不再分泌.本文分析了2003-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粘液囊肿的声像图特点,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薇;郭丽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6例),B组为体针组(36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后第20天,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参与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发展过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β和IL-6水平有关.

    作者:赵鲁琦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为学龄前儿童的合理饮食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兰州市妇幼保健所体检的0~7岁学龄前儿童1 000例,应用SK-Ⅱ型微量元素分析仪进行血液中钙、锌、铁、铜微量元素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钙、铁、锌和铜缺乏的情况,且除元素铜外各年龄段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之间的差异除元素钙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红古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高情况不容乐观,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作者:满乐彤;冯晓燕;王俊玲;祁招弟;缪玲文;张连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急诊高血压危象14例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为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其中高血压危象又是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病.当急速进展时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故而本文通过对14例就诊时已急速进展至濒死状态的高血压危象病例的分析以图快速、准确诊治高血压危象.

    作者:李伯军;何靖;秦书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喘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舒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前后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等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观察普米克令舒、喘乐宁、爱全乐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护理上强调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及观察小儿在雾化时的病情变化,以及雾化完后用物的消毒.

    作者:焦其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cTnT/I在ESR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心脏肌钙蛋白T/I(cTnT/I)已被作为诊断心肌损害(包括微小心肌损害)的一项敏感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在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且被用来判断预后[1].同时终末期肾病与心血管事件的紧密的联系也被广泛认同,甚至同糖尿病一样被当作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然而临床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症状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包括透析患者)中,相当数量的患者血清心脏肌钙蛋白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3].目前对其确切机制及临床预后意义仍存较大争议.本文对cTnT/I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异常变化、发生机制以及对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刘昕;毛永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下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进展

    1952年Leroy Abbott首先开展颈椎前路手术以来,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颈椎前路融合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解决下颈椎不稳定、满足脊髓减压后的修复重建,都涉及颈椎内固定技术.而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专家都认识到:下颈椎前路手术,为获得良好的颈椎稳定性,要求有良好的椎间内固定技术.

    作者:景成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夜间急诊超声检查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夜间超声检查对外科急腹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2例夜间就诊的外科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12例外科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泌尿系结石和急性阑尾炎常见,共292例,占70.9%,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365例,15 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92.2% .结论 夜间急诊超声检查对外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外科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一敏;关兴;何鑫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一起诊断为群体性癔病事件的调查分析

    通过一起发生在学校中的群体性癔病事件的调查分析,认识到群体性癔病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许多影响因素,大家普遍缺乏对此类事件的认识.笔者就调查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菊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注意事项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PPROM的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孟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表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中膀胱穿孔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TVBt)中膀胱穿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总结分析15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中11例膀胱穿孔病历. 结果 11例中,7例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腹膜外穿孔,其中6例未行闭孔神经阻滞;4例腹膜内穿孔,其中3例在处理膀胱顶部及前壁肿瘤时,汽化过深而出现,1例切除膀胱前壁肿瘤时,气泡爆炸引起. 结论穿孔是TVBt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患侧闭孔神经阻滞,术中保持低压冲洗或保持回流水通畅,均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穿孔的发生;术中应及时排出汽化中产生的气体,或改变体位避开气泡,预防气泡爆炸的发生.

    作者:苗晋忠;王志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蒲公英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的研究

    目的 应用动态比浊法定量测定蒲公英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细菌内毒素进行干扰试验.以40倍稀释为佳的检测浓度,进行三个批号蒲公英注射液干扰试验,其回收率分别为163.1%,188.6%,132.4% .结果 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样品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可用于日常检查.结论 动态比浊法鲎试剂试验可以有效的测定蒲公英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武少馨;师新颖;韩文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大量紧急输血程序在临床上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大量紧急输血程序(MTP)在大量输血患者的应用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 分别介绍了5例大量输血患者,有2例发生了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减少.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MTP的过程和关键点.结果 通过应用MTP,各种血液相关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取得显著疗效.结论 在大量输血患者使用MTP方案,不仅能避免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而且能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长奇;王康;陈燕萍;朱芳;卢常青;沙洪;余国保;朱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恶性间皮瘤中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

    目的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与恶性间皮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将可能成为其化疗的新靶点.

    作者:田报春;李舍予;陈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访视温馨卡在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设计制作访视温馨卡,融关爱、宣教、指导于一体,兼珍藏纪念、宣传于一职,投入临床使用,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术前准备及减轻术前紧张综合症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年4~5月和6~7月的择期非局麻手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用访视温馨卡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及术前紧张综合症情况、术中配合情况.结果 2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准备完成秘99%,术前紧张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访视温馨卡可使患者在术前从生理、心理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唐红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