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杨文华;乐兴丁;林艺禅

关键词:脑卒中, 心律失常
摘要: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并发心脏损害,这种心脏损害可加重脑部原发病变,并可引起患者猝死.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对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尾神经综合征13例的手术疗效分析

    马尾神经综合征常因硬脊膜外占位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或椎管狭窄引起,缺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5.4%~10.6%不等[2].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霖;杨战坤;吴乘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凝血因子FⅦ活性测定和冠心病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冠心病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相关性,为冠心病新危险因子的发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比较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冠心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间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差别,FⅧa:采用重组可溶组织因子法,FⅦAg:用ELISA法,FⅦc: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 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6±0.5,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5±0.8,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3.04±16.70,高于正常对照组86±22.0(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2.66±17.33,高于正常对照组87.5±22.0(P<0 005).FⅦ:Ag较稳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FⅦa、FⅦAg与FⅦc 3项凝血因子可以为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FⅦ活性的增高与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栓形成发病可能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杨文;于欣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5240例献血员ALT、HBsAg、HCV、TP、HIV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本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血液质量不断提高.输血是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输血也存在引起各种疾病传播的危险.HCV、HIV、HBV、TP是主要致病因子.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及血液不合格原因,笔者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景德镇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HCV、HIV和梅毒抗体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怿;沈建军;段国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0%),粥样斑块者93例(69.9%),总体异常者117例(87.9%),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3%).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3%.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IMT,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示同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不如颈动脉明显.

    作者:麻志恒;张汉新;周柱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矫治方法对安Ⅱ1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的改变

    目的 通过对安Ⅱ1错以不同方法 矫治;观察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寻求佳的矫治方法 .方法 第一组选择10例患者在替牙期用Bionator矫形矫治,之后在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进行双期矫治;第二组10例患者仅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矫治.结果 矫治后,20例患者均下颌前移,面形得到改善,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和后牙关系良好.第一组Go-Pg、Co-Go增加量大于第二组.结论 安Ⅱ1患者,双期矫治疗效更好.

    作者:杨鹴;姚霜;刘晓君;杨苹;周治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结果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75例输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21%,抗-HCV阳性率为2.36%,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41%.结论 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显清;李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BNP、SA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2例ACS患者(包括32例UAP和30例AMI患者)和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以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及对照组(P<0101);UAP组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比较,P<0.01;SAP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血浆Hs-CRP、BNP和SA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三者在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有明显的相关性,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孙静;胡小怀;李上海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应用频率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平均用药时间5.31d.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陈蓉;陈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抢救急性马钱子中毒1例

    急性马钱子中毒在临床工作中较少遇见,该患者由于抢救及时,很快脱离了危险.后经本院药剂人员对剩余制马钱子粉称量,重量为6.6 g.按每付2次/d服用,每次0.9 g计算,制马钱子粉总量约为8.1 g,即该患首次服量约为1.5 g,过量服用约为0.6 g,而致药物中毒.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凯时注射液及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DM)(符合1997ADA标准)并发临床DN(24 h尿蛋白定量>0.5 g)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和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凯时注射液10 μg加人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B组给予洛丁新10 mg,口服,1次/d,疗程也为20 d.用药前及用药20 d后各测1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A组治疗后Scr下降,Ccr增加,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B组治疗后Scr、Ccr无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A组与B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凯时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格列卫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患者于2002年因全身乏力、纳差,多次查白细胞异常增高,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先后给予羟基脲、干扰素、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化疗后白细胞可降至正常、症状缓解.但病情时有反复.2006年7月因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13.5×109/L,N 72.2%,LT150×109 /L,再次以CML入院治疗.

    作者:操淮芳;吕孙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P-HPLC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中芦丁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分析条件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冰乙酸(5∶94.5∶0.5)为流动相A,乙腈∶水∶冰乙酸(70∶29.5∶0.5)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42 nm,柱温30℃.结果 芦丁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相关系数为r=0.999 8),平均回收率(n=5)为99.0%;不同产地枸杞样品中芦丁含量存在差异,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枸杞中芦丁的含量.

    作者:廖国玲;刘学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福州市成人牙科畏惧症状况的初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状况,为开展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口腔健康咨询的福州市民24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三部分:社会人口学资料,牙科经历探访,Co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DAS量表);对问卷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调查对象平均DAS分值为9.62,其中男性为8.69,女性为10.4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②牙科畏惧症的患病率为28.33%,不同年龄、性别对畏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文化程度对牙科畏惧水平无显著影响;③直接牙科治疗经历对牙科畏惧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①牙科畏惧症在福州市成人中呈中度流行趋势,且女性的畏惧水平明显高于男性;②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由综合性因素造成,需要通过患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将牙科畏惧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钟声;马忠雄;黄晓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分娩时肩难产的预测与处理

    凡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称肩难产.其发病率国外报道0.15%~0.6%,国内报道0.15%;肩难产的发生率:胎儿体质量≥4 000 g为3%~12%,≥4 500 g发生率为8.4%~22.6%.

    作者:齐文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8~2003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小涎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口腔小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6例占43.33%,恶性肿瘤34例占56.6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9.23%,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为多,共14例,占恶性肿瘤的41.18%,手术+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38.24%,5年生存率为34.48%.结论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术前X线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首次手术彻底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辅助性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作者:廖劲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指导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61例窒息新生儿和34例正常的新生儿分别测定AST、LDH、CK、CK-MB4种心肌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异常,并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围产期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性的重要指标,尤其是CKMB,临床上具有协助早期诊断和治疗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陈之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以全身多发性皮下结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患者,男,55岁.皮肤结节3个月收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颈部、右胸部有2个结节,约黄豆大小,当时因为无任何不适,故未在意.但随后又在左上臂、右背部、右下腹先后出现3个结节,大小同前.为明确诊断,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钟成全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现代药品管理中的资金管理探讨

    药品作为医疗业务运转过程中的必备重要物资,在医院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大,药品收入在医院的医疗收入中平均占50%以上,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对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现就近年来我院日常药品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及文献复习体会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殿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间肺癌发患者数约120万/年,死亡人数约110万/年,为全球主要的癌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的发患者数超过100万,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作者:张自超;达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 例阿维菌素中毒抢救的报告

    1 患儿资料患儿男,17个月,于2007年3月14号14时左右在邻居家误服毒物(当时具体不祥)一口约5 min后,即出现口腔及鼻腔出血,量约3 ml,面色发绀,当时无呕吐、惊厥,神志尚清,家长即送入医院急诊.在准备予以洗胃插胃管时患儿有鲜血呕出,故放弃洗胃.

    作者:王华;陶业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